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說起李煜,大家第一時間一定會想到,“虞美人”這首流傳千古的詞了,特別是“恰是一江春水向東流”這首如今還廣為流傳的詩句,但是今天我們說的是他還是南唐最後一個君主。

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李煜,937年8月十五日出生於金陵,是南唐元宗李李璟第六子,初名從嘉,字重光,李煜從小喜歡詩文、書畫,並且從小就有驚人的天賦,因為他的才能突出,遭長兄太子李弘冀猜忌。李煜為了避禍,字號”鍾隱”、“鍾峰隱者”、“蓮峰居士”醉心於研究書畫,不問政事。

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但天有不測風雲,建隆二年(961年)六月,李璟病逝。臨終前寫下遺書,指定要李煜繼承王位,於是李煜迫不得已登上看王位,到了建隆三年(962年)三月,在李煜的治理之下,國家繁榮穩定,有更加繁榮之勢,其他國家紛紛來拜訪,請求結盟。

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但好景不長,開寶四年(971年)十月,宋太祖滅南漢,屯兵漢陽,李煜非常恐懼,去除唐號,改稱“江南國主”,並遣其弟鄭王李從善朝貢,上表奏請罷除詔書不直呼姓名的禮遇,太祖同意,但扣留李從善。同年,有商人告密,宋軍於荊南建造戰艦千艘,請求派人秘密焚燒北宋戰船,李煜懼怕惹禍,沒有批覆。時國家形勢緊迫,李煜憂心似焚,每天與臣下設宴酣飲,憂愁悲歌不已。

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到了開寶七年(974年),國家大勢已去,李煜也重病不起,閏十月,宋軍攻下池州,李煜下令全城戒嚴,但宋軍勢不可擋李煜招募兵卒,全力抵禦外敵,因強弱懸殊,兵敗如山。到了第二年十月,李煜奉表投降,南唐滅亡。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李煜在獄中寫下千古絕句後的第二天,死於北宋京師,時年四十二歲整。

被皇帝耽誤的詩人

歷代評價

毛澤東:南唐李後主雖多才多藝,但不抓政治,終於亡國。

歐陽修: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葉嘉瑩:李後主的詞是他對生活的敏銳而真切的體驗,無論是享樂的歡愉,還是悲哀的痛苦,他都全身心的投入其間。我們有的人活過一生,既沒有好好的體會過快樂,也沒有好好的體驗過悲哀,因為他從來沒有以全部的心靈感情投注入某一件事,這是人生的遺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