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三月的方湾村春寒料峭,山林路旁新植的樟树苗,田间地头“赶春”的甜花儿菜,无不换发盎然生机。整洁的村容村貌,一处处文化宣传壁,提振着红色革命老区人民精气神,向外人展示着当地村民对美好的生活的不懈追求。

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方湾村位于箭厂河乡东南部,全村总面积7.4平方公里,辖8个自然村16个村民组。是箭厂河乡两个深山区贫困村之一,2016年实现了整体脱贫。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号召,方湾村发展了养殖螃蟹、鹅和种植甜花儿菜等特色产业,推广光伏扶贫试点,搭建“一带一路一园”空间布局,构筑“一红一绿一花”产业布局,助力全面建成老区示范县。

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这里红色资源丰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红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所在地,是目前在全县乡镇中仅有的一处“国宝”,也是国家(革命)一级文物《中华苏维埃土地法大纲》壁书原址所在地,现为县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

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司令部旧址位于新县箭厂河乡方湾村,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旧址建筑群建筑之一。原是闵氏宗祠,坐北朝南,背靠太平寨,面临一条小溪,门前有两株枝繁叶茂的古枫树。1932年11月29日,中共鄂豫皖省委在檀树岗召开军事会议,重新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1933年7月红二十五军司令部迁此。

2006年,这里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司令部旧址西山墙上还保留着军政治部主任郑位三同志当时亲笔书写的“为保障秋收秋耕,坚决扩大红二十五军,打破敌人的新进攻”和“十月革命指示了中国工农群众的一条出路”等标语。

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保存完好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

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这部《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是1931年11月27日召开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颁布的。1932年初,传达到鄂豫皖根据地后,紫云区二乡(现今新县箭厂河方湾村)苏维埃政府主席派秘书方思归将全文书写在方湾的一面青砖墙壁上。

2016年新县人民政府将箭厂河乡方湾村青砖墙上的《中国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令(草案)》进行了复原,并建立了纪念碑。

箭厂河乡方湾村:新县唯一国保村,深在闺中无人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