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一、原材料成本浮動大

這幾年原材料一路高攀、但這也是傢俱生產商主要收益和壓力的來源!喜憂參半吧!原材料暴漲原因也就不多贅述。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1、稀缺性瀕危

2、通貨膨脹

3、遊資炒作

二、人工成本高,由於計劃生育、義務普及教育、社會科技進步等原因

重體力勞動從事者逐年減少。前段時間一名剛工作的大學生在網絡吐槽自己在小飯館吃一頓不到10元的快餐、而隔壁桌的幾名工地工人正啤酒與魚肉、這一情景剛好影射了當今社會的現實情況。

而木工師傅又是特殊技能群體、更是“技術勞動者中的佼佼者”所以日薪數百元以上,成為這個傳統手工業普遍現象!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三、安全隱患大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多數紅木生產商是小作坊式,三相電路負荷大,條件簡陋。火災隱患大,輕則破財消災,重則傾家蕩產,把牢坐穿!

四、資金利用率低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生產週期長嚴重製約了資金週轉率。

由於紅木傢俱生產週期長,一套傢俱從原料購進--設計--開料--烘乾處理--木工製作--雕花--木工安裝--刮磨--磨光--表面處理,往往要3到5個月,甚至一年以上,所以積壓的資金成本也是相當可怕的。

五、風險係數高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空心的大紅酸枝料

由於很多紅木原料優劣程度無法在表面判斷,開料過往往差強人意,這些風險只能轉嫁到成本上,總有幾家歡樂幾家憂。

紅木廠家“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已結束

所以,有這麼五座大山緊壓在紅木傢俱生產商身上,總是讓一些廠家有苦說不出來,已經告別“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的時代,將來何去何從一切未可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