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達木盆地上的脫貧畫卷

——海西州脫貧攻堅見聞

柴达木盆地上的脱贫画卷

烏蘭縣銅普鎮都蘭河村村民在製作手工藝品。

五月的柴達木,天高雲淡,綠潮湧動。無論是牛羊成群的草場上,還是耕種正忙的田地裡,到處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遊牧民定居書寫“小城故事”

從小在牧區長大的蒙古族小夥子巴根生加布對眼前的生活很滿足。加布的家原本在距離德令哈市區150多公里的蓄集鄉伊克拉村,村民以放牧為生。由於家裡沒有草場,母親只能給別人放羊,一家人的生活過得緊緊巴巴。

改變源於當地實施的遊牧民定居工程。2017年8月,加布和村裡其他20戶人家一起搬進了位於德令哈市區的新家——陶爾根家園。

走進陶爾根家園,牆上的壁畫、樓裡的雕刻都有著濃郁的民族特色。小區內,老人們在亭子裡下棋,孩子們在廣場上嬉戲。

海西州扶貧開發局局長鋼夫說,自推進遊牧民定居工程以來,海西州目前已建成34個定居小區,惠及2.6萬餘名遊牧民群眾。

加布和母親如今已被聘請為生態管護員,每人每月有2500元的固定工資。同時,他們家還通過貸款搞起了奶牛養殖,201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27785元,一舉摘掉了“貧困帽”。

產業調整催生“新型農民”

在烏蘭縣銅普鎮都蘭河村,幾乎每戶村民的家門口都豎著一塊咖啡色的牌子,上面清晰地印刻著“藜麥代售點”“刺繡加工”“鹽敷袋加工”……

都蘭河村過去是一個農業貧困村,村民多種植青稞、小麥等傳統農作物,產業結構單一。2016年全村361戶1159人中有貧困人口59戶165人。

近年來,海西州有效探索一家企業幫扶一戶貧困戶的“一企一戶”幫扶措施,廣泛動員社會力量助力精準扶貧。青海三江沃土生態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是當地一家規模化藜麥種植企業,公司通過探索“公司+合作社+農戶”的合作模式,助力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目前簽約的農戶約有4000戶。

都蘭河村魏海民家是因病因學致貧的典型,魏海民夫妻倆均患有疾病,一雙兒女在上學。三江沃土公司定點幫扶他家後,免費提供種子、肥料和技術,2016年他們家改種藜麥0.27公頃,掙了1.5萬元;2017年種了0.67公頃,掙了5萬元。

“有了閒錢,今年初我愛人的病也醫好了,現在最大的心願就是給已經畢業的兒子娶個媳婦。”魏海民笑著說。

鋼夫說,通過大力發展特色種養、農牧產品加工、生態旅遊、現代服務等扶貧主導產業,海西州已逐漸構建起“戶有增收項目、村有集體經濟、縣有扶貧產業園”的扶貧產業格局。

在德令哈市郊的新堉種植示範園區內,蔬菜、水果長勢喜人。靠這個園區,周邊近400戶農民在家門口端起了“鐵飯碗”。“走路十分鐘上班,一個月的收入超過3000元,還可以調休呢!”柯魯柯鎮民興村村民王菊香說。

“精神扶貧”激發群眾活力

“過去有的困難群眾對脫貧沒有信心,有的貧困戶有勞動力也不願就近就業”……採訪中,基層幹部對過去一些群眾精神狀態記憶猶新。

海西州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烏蘭縣委書記李元興說,針對“硬骨頭”,烏蘭縣積極培育新時代有信仰有信念、有信心有目標、有想法有能力、有壓力有動力的“八有”新人,廣泛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烏蘭縣茶卡鎮巴音村原址距離茶卡鎮20多公里,群眾生產生活困難。當地政府將巴音村整體搬遷到了旅遊資源豐富的茶卡鎮,並補貼資金給每戶建起了120平方米的二層樓房。

村民郝大慶通過貸款和向親戚借錢,把空房間裝修成了家庭小旅館,一年收入10餘萬元。“雖然欠了筆債,但現在條件這麼好,只要肯努力,沒幾年就能還清的,我有信心!”郝大慶說。

烏蘭縣希裡溝鎮河東村把“心懷感恩之情,堅定脫貧信心”等內容列為村規民約,在良好的致富風氣引領下,村裡已發展起了養殖、拉麵等多種產業。村民除了通過產業致富外,還積極參與村裡的生態建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