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環圈——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

PDCA循環圈——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

{案例3}……

李老師做總經理時做了一條規定,以前銷售部門、其他部門,出了什麼事就打電話,叫生產現場的人到辦公室來,現在規定有事情不準打電話叫他們上來,你自己下到現場去。因為很多問題,到現場反而解決得快。

另外,改革了產銷協調會。產銷協調會就是無休無止地吵架,產銷協調會是星期五上午開的,從八點鐘吵到十二點,吵不出名堂出來,李老師一怒之下,就把產銷協調會給它關掉了。因為發現了問題:星期一碰到問題不協調,星期二碰到問題不協調,星期三也不協調,星期四也不協調,等到星期五把問題統統端出來吵架。

取消會議後提出要求:

星期一發現問題,星期一直接到車間去解決,銷售人員要跑到生產車間去;星期二發現問題星期二到現場去……不用開會了,取消會議現在好得很,不吵架了,問題也解決了。所以,一定要到現場去。

{案例4}……

有個銷售人員就很敬業,敬業到什麼地步呢?

製造部接了一個急單,第二天早上八點鐘貨櫃車就要到公司來拉貨,拉到碼頭直接出口。業務員就很緊張,他說李經理,今天晚上一定要給我把貨趕出來,我跟你一起跟一個通宵,我不跟我不放心。這種業務員才是真正的業務員。

有時跟了就有,不跟就沒有。我們是內部供貨,兩個事業部一個是原材料,另外一個事業部是客戶,前面的那個事業部對外面的客戶特別好,內部的客戶就特別差,他那兒有就有,沒有就沒有,經常找不到貨,他們就經常斷線。

後來李老師要求是這樣的:也是要到現場去跟蹤,我要求每個班組長下班之前,一定要搞清楚我明天的材料在哪裡,因為那個材料是前一個事業部供的,如果發現明天的材料已經在倉庫裡面,已經檢驗好了,就沒關係了。如果發現他的材料已經到了倉庫,沒有檢驗,就要去追蹤,去找那個質量部的人,說你今天晚上必須幫我檢好,檢驗好了,晚上睡覺,第二天可以上班。如果發現那個貨還在前面一個事業部的車間裡面,就派人去跟,為什麼要派人去跟呢?

我們前一個事業部很過分的,他說我晚上一點鐘給你換線生產你的原材料、你的產品,到了一點鐘他不換,反正你人不在,他就接著生產了,到了第二天他說對不起,沒貨了。

那麼人跟到現場,到了一點鐘,你怎麼還沒換呢?馬上換過來,不換我打電話給李總,他馬上就換了。所以,有時候就需要這麼跟他,不這麼跟就跟不到東西。

另外,我們有時候採購人員去跟客戶的貨、供應商的貨也是一樣,有的採購人員就打電話問供應商:有沒有貨?供應商說:沒有了。有的採購人員很厲害,你說沒貨,馬上開車就到供應商那兒去,這不是貨嗎?拉上車,虎口拔牙把他拔過來了。供應商要是缺貨的話,肯定是很多客戶在搶,誰去他就給誰,所以一定要跟得緊,一定要到現場去。

現場管理的金科玉律:當問題發生的時候,要先去現場;檢查現物;當場採取組織措施,挖掘真正的原因並將其排除;然後標準化防止它再發生。

李老師公司是這樣規定的:基層幹部第一次發現問題,報告的,有獎勵;第二次同樣的問題報告的,不獎不罰;第三次還有同樣問題,處罰。

有的企業發現第一次問題就處罰了,這樣,變得有問題他就不說了,因為說出來反而被處罰,不說沒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