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外破碎機械的差距分析(四)——立軸衝擊破(制砂機)篇

  • 顎式破碎機篇

  • 圓錐式破碎機

  • 反擊式破碎機

作為20世紀80年代發展起來的破碎機型,立軸衝擊式破碎機(簡稱衝擊破)已在砂石場廣泛應用,被用戶公認為最有效的制砂設備,通常直稱為制砂機。

立軸衝擊式破碎機以葉輪直徑(或轉子直徑*電機功率等)作為規格的劃分標準,按葉輪形式可分為開式和閉式,按外殼是否裝有反擊板可分為石打石和石打鐵兩種破碎方式,從而組合為4種基本形式。(有關制砂機破碎方式的對比可點閱《制砂機的2種破碎方式和2種進料方式,選不對將大大影響你的生產效率!》)

國內外破碎機械的差距分析(四)——立軸衝擊破(制砂機)篇

國內外破碎機械的差距分析(四)——立軸衝擊破(制砂機)篇

從國際上來看,立軸衝擊式破碎機的先進技術體現在3個方面:靈活的機械性能、優秀的耐磨材料和零件設計,有效的粉塵控制。對國內市場來講,至少前兩者是共同的。

1、技術性能

開式葉輪將允許100~150mm的進料粒級,而國內至今沒有商品化的開式葉輪立軸衝擊式破碎機提供給市場。因此在砂石場,國內立軸衝擊式破碎機僅能作為三級或四級破碎設備,而不能如國外那樣作為二級破碎設備。

國外公司已有葉輪直徑達1.6m,配套的電機功率高達1103KW的設備,適合各種特大的生產線,而國內的立軸衝擊式破碎機規格很少超過1.2m。

國內外破碎機械的差距分析(四)——立軸衝擊破(制砂機)篇

先進的葉輪通道可以在3~7個間變化,有不同構造與不同轉速等的配合以適應不同的物料及進料粒級,達到較高的制砂量和需要的細度模數。而國內的閉式轉子基本上固定為4個通道,很少變化,因此對不同工況的適應性較差。

2、耐磨材料和零件設計

由於在立軸衝擊式破碎機上設計了物料的料墊來取代襯板作為易損件。因而,提高耐磨件的使用壽命可分解為零件設計耐磨材料應用2個方面。例如:第二代葉輪設計曾採用外徑堆焊耐磨材料進行保護,現在先進的零件設計已採用料墊保護方式,取消了價格昂貴的鉻合金鋼堆焊。

國內外破碎機械的差距分析(四)——立軸衝擊破(制砂機)篇

國際上專業的立軸衝擊式破碎機制造商已普遍採用陶瓷製作耐磨零件,而不僅僅是硬質合金碳化鎢和高鉻鑄鐵。陶瓷材料不但可耐較高的溫度,而且有特別好的抗腐蝕性,因而在帶有相當溼度的物料高速衝擊時,其耐磨性能良好。國內的立軸衝擊式破碎機目前採用硬質合金和高鉻鑄鐵材料,質量不穩定,易腐蝕和磨損,且易被金屬件擊碎。由於砂石場使用的破碎設備國內外產品差距明顯,故國內高端市場,如規模較大的砂石場仍是進口設備佔多數。

小結

國內外破碎機械存在差距的原因有很多,除了科研投入不足等主觀原因外,市場需求不同是主要的客觀原因。歐美地區,大規模的基本建設階段已過去,市場對砂石料的需求不多,且環保要求又高,勢必形成砂石場高度集中以大規模生產來實現環境保護,故所需破碎設備規格大、自動化程度高、機動性強。而我國正處於大規模的基本建設時期,各地對砂石料的需求劇增,遍地開花的砂石場往往投資少,規模較小,技術水平低下,因此與國際上先進水平差距明顯。

儘管國內外破碎設備差距很大,但縱觀國外的破碎設備製造商,由於本土市場日漸縮小,生產成本高,紛紛開拓本國以外的市場。這種局面給國內破碎機械製造商以很大的發展機遇。畢竟我國的製造成本較低,又有較好的重工業基礎,通過引進國際上先進技術,產學研相結合,同行企業合作與分工,加大科研投入,一定能克服技術上的差距,使我國的破碎設備產品更好的進入國內外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