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亞已有VC加入ICO,股權vs代幣的戰爭

導讀

東南亞VC界目前還沒有大佬能像徐老師一樣,後者以一種蹦達蹦達的方式將自己的心裡話傳給了自己的門徒們,雖然看起來是人家真格資本的家庭派對,但不得不讓其他同行嗅到些意味。

正文

一. 好的項目難找,好的“錢”也難找

根據【7點5度】內部信源,國內已經有幾家大VC立下了自己的新年“區塊鏈”小目標,而在東南亞,也已經有了類似的苗頭。我們去年年底參加的Blockshow(新加坡)和在某個After Party時聽到消息,新加坡某見過大風大浪的風險投資基金已經建了一支Crypto Fund(加密幣基金),準備對區塊鏈項目進行一些探索。如果這支先頭部隊能以平日的作風,一年參加好幾十個項目的投資,很可能會帶動東南亞的新型投資熱潮。

現在一些稍微熱門,稍微有些背景的項目都希望儘可能在私募輪就將代幣發個大概,像我們採訪過的東南亞網紅直播平臺Uplive所做的Gifto項目就選擇了2/3的份額對私募。不過這裡我們不深入某個項目,有興趣的船長可以看看我們往期的採訪文章(請戳: )。

“幣圈”講究裙帶關係,私募輪基本上都只面向機構投資者或者是能帶的動資源的大佬們,眼看是為了項目發展的未來。但也有人說這是一個圈子裡的人先自High,然後吸引其他的機構投資者入場背書,最後再大家一塊割一波韭菜(後來者未必如圈子裡的人瞭解實情),還有一些關係不夠鐵的機構自己也變成了韭菜,這就是ICO的亂象。

所以要想愉快合作,不但投資者想找到好的項目,好的項目想要找到合適的投資者,而且往往好的 “錢” 更難找,畢竟有實力的投資者更想拿股份,這怎麼說也比拿幣要穩妥一些。當然,拿幣絕對有它的好處,而且是VC們夢寐以求的好處。

二. 直擊風投心臟的流通性

“ICO會重塑VC”,“ICO能顛覆風投”等言論我們沒少聽。為了避免大家以為我們存在一邊倒的觀點,這裡不得不先拿反對這些言論的邵亦波(經緯中國)某條長朋友圈鎮一下樓:

東南亞已有VC加入ICO,股權vs代幣的戰爭

不過,ICO還在繼續。國內禁了,有大大小小的項目選擇海外落地,而且仍舊有些VC背後的LP們早就按耐不住,以個人名義進場。傳統的股權投資,錢進去了就進去了,什麼時候能順利退出,只有老天能知道,變量實在太多,網際快車Flashget創始人老侯,98年迷上魔獸之後,一年沒有更新研發新軟件,於是“迅雷“不及掩耳,直接帶著P2P技術就殺出了自己的天下。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厲害的最後都發幣了,

背景知識:迅雷玩客幣。

前面純屬胡扯,其實想說的是,創業的確很不穩定,所以VC進場就考慮出場,也無可厚非。ICO就能提供這樣的便利,一般六個月左右的鎖定期一過,該賣的賣,該割韭菜的割韭菜,資產立刻變現,只要破發沒有超過預期,接盤俠們足夠給力,簡直比股權融資爽太多了。也不用高興太早,現在一些靠譜的ICO項目方可能會在基本鎖定期之外再要求一個長期持有的條例,限制VC們過早退場。

相信到了最後,ICO也很可能要變成了一個需要耐心的投資,真是拿創投的低效率沒辦法。。。

三. ICO投資門檻已經高舉

對於VC來說,第一個要面對的就是自己本來有沒有存一筆加密數字資產,現在以比特幣和以太幣為主(甚至大多數項目開始只認以太幣)。目前那些出手闊綽的基本上如果不是傻土豪(這個比例可以忽略不計),那基本就是在某個相對低位買進了一筆可觀的數字資產,但是如果讓傳統的VC直接掏錢出來買幣投,那還先要等到某個低位再說。遙想當年以太坊項目ICO的時候(2014),每個以太幣是按0.3美元兌換的,現在已經1000多美元,狠狠漲了3000多倍,實在讓人下不去手。

這麼貴,那有沒有VC入場東南亞的ICO的項目呢?在東南亞,我們瞭解到馬來西亞和泰國的一些土豪和LP們已經進入了某些項目的私募輪,一般出手在百萬美元的級別,不算多,對於現在東南亞這些兩三千萬美元左右級別的ICO來說,大概能接受10個左右。當然這是以太幣或者比特幣換算成美元后的數額,變動稍稍有點大(誰讓最近市場這麼不穩定)。

在研究東南亞ICO的流程時,我們加入了很多社群當吃瓜群眾之一(但是堅決不做接盤俠),這類社群用的最多的工具就是深受恐怖分子們喜愛的Telegram。

東南亞已有VC加入ICO,股權vs代幣的戰爭

Telegram也要ICO了

不知道是不是看多了ICO的火熱,最近Telegram也宣佈要發幣了,一上來就要募12億,甚至有人說是20億美元,而且投資者還只能使用美元、歐元等法幣才能參加,膽子這麼大的前所未見,粗暴作風簡直就是在向建各種“幣圈” 社區收收保護費,戰鬥民族的作風就是雷厲風行。那麼像這種收法幣,不用高價買幣再投的項目,是不VC們的菜呢?那估計只有這位俄羅斯哥們才能給出答案了。

東南亞已有VC加入ICO,股權vs代幣的戰爭

Telegram的創始人Pavel Durov

文末Takeaway: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