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保持平穩態勢 一季度嘉興外貿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

總體保持平穩態勢 一季度嘉興外貿經濟發展“成績單”出爐

新冠肺炎疫情對嘉興市外貿影響幾何?日前,記者從嘉興海關獲悉,今年一季度,嘉興市外貿進出口總值599億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8%(全省下降5.4%)。其中,出口總值423.4億元,同比下降7.6%(全省下降10.4%)。嘉興市以上兩項數據降幅低於全省均值,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分別列全省第4位、第5位和第4位。

隨著嘉興市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企業陸續復工復產,3月份嘉興市進出口出現恢復性增長。據統計,3月份,嘉興市進出口233.7億元,增長5.3%,同比增速較前兩月大幅回升15.7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65.4億元,增長3.8%;進出口總值、出口總值、進口總值均列全省第4位。一季度,嘉興市外貿經濟形勢總體保持平穩態勢。

海外疫情衝擊外貿訂單

市場多元化格局抵禦疫情影響

當前,海外疫情衝擊嘉興市外貿訂單,這已成為一個不爭的事實。不過,嘉興市通過做大對外貿易“朋友圈”,早已不再過度依賴個別國家和地區,外貿市場已形成多元化格局。

從市場情況來看,歐盟為最大出口市場,一季度,嘉興市前5大出口市場為歐盟、美國、東盟、日本和拉丁美洲,分別出口94.9億元、80.8億元、55.3億元、30.6億元和26.0億元,分別下降8.9%、下降22.1%、增長10.8%、下降12.1%和下降4.5%,分別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22.4%、19.1%、13.1%、7.2%和6.1%。

從主要出口商品來看,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亮眼。據瞭解,一季度,嘉興市出口勞動密集型產品、機電產品、高新技術產品分別為178.3億元、170.4億元和44.0億元,分別下降12.3%、下降3.3%和增長28.8%,分別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42.1%、40.2%和10.4%;高新技術產品中,太陽能電池出口表現優良,出口21.2億元,增長43.2%,拉動同期全市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增長18.7個百分點,佔同期全省太陽能電池出口的34.4%,居全省第2位。

同時,從區域情況來看,一季度,海寧、桐鄉、嘉善出口值居全市前三,分別出口100.4億元、61.2億元和52.4億元,分別下降12.8%、下降10.4%和增長6.6%,分別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23.7%、14.5%和12.4%。令人眼前一亮的是,嘉興港區出口13.5億元,大幅增長49.6%,出口增速領跑全市。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持續發揮作用,嘉興市持續深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和民心相通,不斷加大市場開拓、招商引資和對外投資力度,此次也有效降低了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據統計,一季度,嘉興市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出口186.8億元,增長0.9%。其中,出口142.7億元,增長2.1%,佔同期全市出口總值的33.7%。

精準施策對沖疫情影響

牢牢穩住外貿基本盤

嘉興是民營經濟大市,在此次疫情“大考”面前,嘉興市民營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對全市穩外貿作用明顯。

據統計,一季度,嘉興市民營企業進出口371.7億元,增長0.4%,高於同期全市整體進出口增速5.2個百分點,佔同期全市進出口總值的62.1%。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3月份以來企業復產率不斷提升,從外貿數據來看,嘉興市民營企業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分別為11.0%、8.8%和17.7%,分別高於同期全市進出口、出口、進口增速5.7個百分點、5.0個百分點和8.4個百分點。

從統計數據來看,嘉興外貿3月份以來“回暖”態勢明顯,尤其是民營企業再次扛起了外貿大旗,這離不開嘉興市多措並舉戰疫情穩外貿。記者瞭解到,自疫情發生以來,嘉興市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各政府部門充分發揮職能優勢,不斷優化服務措施,紛紛以“三服務”活動為契機,主動問需求、解難題,為外貿企業提供金融、稅收、政務服務等方面的支持。

對於嘉興一季度的外貿進出口表現,嘉興海關相關負責人分析認為,受疫情影響,嘉興一季度的外貿情況總的來說在預期之中,比全國和全省的總體情況要稍好一些。眼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依然在蔓延,疫情對世界經濟發展造成了嚴重衝擊,勢必會引發國際市場的需求萎縮,帶來外貿新訂單減少等問題。不過同時也要看到,嘉興市外貿韌性強、競爭力強,企業的創新能力和市場開拓能力也很強。

近期,按照上級決策部署,嘉興市還因地制宜進一步採取了一系列穩定外貿發展的措施,幫助企業克服困難,打通國際運輸通道,穩定供應鏈、產業鏈。對此,該負責人坦言,雖然疫情對進出口影響可能還會持續,下行壓力仍然存在,但也要看到中國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有強大的國內市場,因此,嘉興市有信心化危為機,穩住外貿基本盤,將疫情對嘉興市進出口的影響降至最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