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19前三季度經濟:總體平穩 穩中提質

今年以來,成都按照“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年”總體部署,持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成都發布前三季度經濟成績單——2019年成都前三季度經濟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提質。

“經四川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四川調查總隊審定,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2047.26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同期增長8.1%。”據成都市統計局、國家統計局成都調查隊相關負責人介紹,成都生產總值增速分別高於全國、全省1.9、0.3個百分點。

從產業來看,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441.64億元,增長2.5%;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4881.72億元,增長7.3%;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6723.90億元,增長9.0%。三次產業比為3.7:40.5:55.8。

A

經濟結構優化

三大產業均有亮眼成績

從產業構成來看,前三季度農業、工業及第三產業均有亮眼表現。

作為國民經濟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成都工業經濟在前三季度發展穩定。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成都實現工業增加值4159.88億元,同比增長7.7%,對成都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35.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0%,連續12個月保持在8%以上。優勢產業支撐有力,37個大類行業有27個行業實現增長。其中,電子信息產品製造業、機械產業分別增長13.5%、11.6%。

在產業結構方面持續保持優化,高技術製造業工業增加值增長12.5%,增速較上半年提高1.6個百分點。其中,航空航天器製造業、醫療儀器及儀器儀表業增加值增長21.7%、16.6%。新興工業產品產量較快增長,城市軌道車輛、太陽能電池、新能源汽車產量分別增長185.5%、110.6%、48.9%。

與老百姓生活息息相關的服務業,前三季度發展穩中向好,對成都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59.9%。規模以上服務業穩中有升,1-8月,全市規模以上服務業實現營業收入3173.4億元。其中,租賃和商務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28.0%、10.5%。金融業穩步發展,實現金融業增加值1324.75億元。此外,現代物流業發展加快,交通運輸與郵政倉儲業實現增加值544.36億元,快遞業務總量增長21.5%。

農業生產穩中趨緩。經濟作物產量穩定增長,鄉村振興戰略深入推進,鄉村振興項目開工442個,實際完成投資460.2億元。

B

國際品牌首店

新增371家,數量僅次京滬

穩中有升,是成都前三季度固定資產投資、消費品市場和對外貿易呈現出的共同特點。

其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增長9.6%。部分行業投資加快,製造業投資方面,建材工業、醫藥工業投資分別增長41.6%、20.6%。服務業投資方面,房地產開發、交通運輸倉儲郵政通信業投資分別增長12.9%、17.7%。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比提高,高技術製造業投資佔工業投資比重達34.5%,比上半年提高0.3個百分點。

值得一提的是,民生領域補短板力度加大,民生及社會事業投資增長23.6%。其中,教育、公共服務投資分別增長70.2%、35.1%。

消費品市場平穩運行。加快建設中國特色消費型城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429.1億元,同比增長9.7%。消費升級穩步推進,體育娛樂用品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零售額分別增長12.8%、18.7%、10.0%。可穿戴智能設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零售額分別增長196.8%、53.1%、457.3%。網絡零售較快發展,限額以上單位通過互聯網實現商品零售額527.3億元,增長10.8%,增速較上半年提高2.5個百分點。“首店”經濟發展態勢較好,新增落戶國際品牌首店371家,超過2018年全年首店數量,首店數量僅次於上海和北京。

對外貿易方面,實現進出口總額4156.1億元,同比增長18.6%。其中,實現出口總額2336.6億元,增長24.2%;進口總額1819.5億元,增長12.1%。貿易結構優化調整,民營企業佔比提升,民營企業進出口額增長38.7%,佔進出口總額比重為18.3%,比上年同期提高2.7個百分點。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商品出口快速增長,渦輪發動機、集成電路、液晶顯示板出口額增長31.3%、37.1%、2倍。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實現進出口額1178億元,增長18.3%,佔全市的比重為28.3%;對歐盟、東盟進出口總額分別增長42.1%、21.6%。綜合保稅區增勢良好,高新綜合保稅區進出口總額增長26%,進出口規模已連續18個月居全國綜合保稅區首位。

C

經濟發展質量

新經濟重點監測企業營收196.2億元

翻開前三季度成績單,不難發現成都在發展經濟時將新發展理念深入踐行。

作為全國首個系統提出發展新經濟的城市,新經濟發展動力持續增強,通過實施企業梯度培育計劃,深入推進“雙百工程”,今年從1月到8月新經濟百家重點監測企業實現營業收入196.2億元,增長29.5%。同時,推進實施“交子之星”經濟證券化倍增行動計劃,新增A股上市公司6家,數量位居中西部第一。

綠色發展成效同樣顯著。《成都市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條例》,這部國內首部城市森林公園保護法規的制定實施,為加快建設美麗宜居公園城市助力。在成都,遙望雪山成為一件越來越容易的事,今年以來空氣質量持續改善,空氣質量優良天數達215天,同比增加17天,無重度汙染天。同時城市綠道建設加速推進,建成各級綠道3296公里。

區域協調發展縱深推進。四川省委十一屆三次全會提出,要構建“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今年以來,成都市區域發展新格局加快構建,著力構建半小時交通圈,成德綿、成眉樂、成資、成遂、成雅鐵路公交化運營加快推進,3條城際公交穩定運營。此外,企業梯度轉移深入推進,“成都企業市(州)行”活動累計簽署投資項目238個,推動企業向市(州)轉移升級。

開放通道持續拓展。本著高水平打造國際門戶樞紐城市的目標,成都市加快構建“陸上絲綢之路+空中絲綢之路”立體大通道體系。國際航空客貨運戰略大通道加快佈局,國際航線數量位列全國第四,中西部第一。

隨著“穩就業”政策的深入實施,前三季度城鎮新增就業21.86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3.66%。居民收入穩定增長,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4546元,同比增長8.6%;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690元,增長9.8%。民生工程穩步推進,大力推進優教成都建設,新建、改擴建學校(幼兒園)65所,新增學位約4.6萬個。社會保障體系持續完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826.24萬人、523.07萬人、574.20萬人,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率達98%。

D

“三城三都”建設

加快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在成都市委十三屆五次全會上,審議通過的相關意見,為東部新城加快建設指明瞭方向。前三季度,“東進”區域投資增長11.0%。其中,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7.8%,高於全市平均水平9.9個百分點。

重大項目均有重大進展,其中龍泉山森林公園基本成型,奧體城建設有序推進,天府國際機場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完成項目投資244.8億元。

正在進行中的第十二屆金鐘獎,讓世界再一次注視成都,當前成都建設“三城三都”的步伐正加快。

在建設世界旅遊名城方面,“夜遊錦江”“夜遊都江堰”等夜間旅遊新業態蓬勃發展,全市接待遊客19514.0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國際會展之都加快建設,舉辦第三屆中國西部國際博覽會進出口商品展暨中國西部(四川)國際投資大會、2019數字世界博覽會等重大會展活動。成都在建設國際美食之都加快建設,限額以上餐飲收入增長29.7%,高於限額以上零售額增速25.1個百分點。國際賽事之都加快建設,成功舉辦第十八屆世界警察和消防員運動會、國際劍聯女子重劍世界盃、鐵人三項世界盃等重大國際賽事13場次。

與此同時,國際化營商環境加快建設。減稅降費成效明顯,不折不扣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中增值稅增長7.1%,個人所得稅下降24.2%,分別低於上年同期2.5、46.7個百分點。

據成都市相關負責人透露,綜合來看,成都市前三季度全市經濟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提質的發展態勢,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和大趨勢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當前經濟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問題依然明顯。

下一階段,成都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認真抓好“重點工作、重大項目、重要環節”的跟蹤落實,加快推進國際化營商環境建設。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秦怡 楊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