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黨支部書記的鄉村振興夢——記省級勞動模範、尋山街道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玉曉

村黨支部書記的鄉村振興夢 ——記省級勞動模範、尋山街道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玉曉

村黨支部書記的鄉村振興夢——記省級勞動模範、尋山街道趙家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玉曉

孫玉曉(右一)為來村參觀者介紹情況。

日前,走進尋山街道趙家村,你會發現這裡環境優美、山清水秀,一排排樓房乾淨整齊。這裡,村風和諧,產業興旺,群眾安居樂業,成為全市新農村建設的典範。

說到村莊的變化,村民們異口同聲地感謝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會主任孫玉曉。村民趙啟蘭動情地說道:“多虧我們攤上個好領導、好書記,才能住上樓房,要不然哪裡能有今天的好日子。”

懷著鄉村振興的夢想,10年前,孫玉曉放棄了自己的事業毅然回村工作。那時的趙家村,是一個經濟落後的落後村。孫玉曉帶領全村父老踏實苦幹,經過10多年的努力,趙家村完成了華麗變身,不僅讓老百姓告別了低矮的平房,全部住上了有暖氣、天然氣的新樓房,也樹起了正氣,帶領老百姓共同富裕,村民們過上了堪比城市的好生活。由於事蹟突出,孫玉曉被評為2018年山東省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趙家村也先後被國家和省市授予“無邪教示範村”“省級生態文明村”“威海市級文明村”“榮成新農村建設先進村”“榮成市誠信示範村居”等榮譽稱號。

著力解決民生問題

上任伊始,擺在孫玉曉面前的問題很多。孫玉曉明白,心氣不順,什麼工作也沒法開展。為此,他從老百姓最關注的自來水問題入手,逐項梳理解決關係群眾切身利益的吃住行等民生問題。

飲水安全問題是事關群眾健康的頭等大事。當時的趙家村村民喝的是地表水,衛生安全難以保證。上任沒幾天,孫玉曉圍繞解決自來水問題進行了深入調查。

“原先村民喝的水取自村東一處果園裡的流沙井,是地表水,無法保障水質安全。水是老百姓生活的必需品,我覺得這件事等不得。所以回村以後第一件事就是解決這個問題。”孫玉曉說道。

經過孫玉曉多方聯繫,多方融資,多方探測,村裡僅用了半個月就打了一眼深150米的深水井,為每家每戶通上自來水。困擾村民幾十年的吃水問題一下子得到了解決,村民們無不拍手稱好。與趙家村毗鄰的黃家樓村也同樣面臨著飲用水的問題,村民以前喝的是趙家水庫未經任何處理的水,孫玉曉看在眼裡,便主動提出把自來水接入到黃家樓村,讓鄰村村民也喝上了潔淨的自來水。

心氣慢慢順了,孫玉曉借勢啟動了村莊環境整治。但治理“三大堆”、規範亂種植,觸動了一些村民的利益,孫玉曉和村幹部們挨家挨戶做工作,並順勢成立了村級事務協調委員會,吸收村民代表參與,每週召開例會,把村裡的大事小情拿到例會上討論,村裡的事務由村民參與決策。許多不支持的村民慢慢想通了,剷除了亂種植、清理了亂堆亂放。多少年來,村民們第一次如此團結、積極參與到村莊整治、綠化美化中。大家也在改變村莊面貌的同時,增強了歸屬感和集體榮譽感。

2009年,趙家村又率先在全市啟動整村拆遷改造安置工程。土地調整完畢後,孫玉曉緊跟著啟動了趙家村拆遷改造安置工程。在資金緊缺等各種不利情況下,他克服諸多困難,於2012年底完成了2萬平方米村民安置樓的建築、裝修及配套建設,並於2013年元旦前順利地完成了村民的搬遷入住,讓全村百姓歡天喜地住上了做夢都不敢想的有暖氣、有燃氣的新樓房。

在孫玉曉的帶領下,趙家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環境的改變,不僅僅帶來了村容村貌的改變,更直接轉變了村民的生活方式,村風、民風得到極大改變。如今,村裡70歲以上老人每年領到的福利,是10年前的30倍。

“面子”好看“裡子”更實

趙家村創新發展文化產業,並以文化融入村莊的其他相關產業,推動休閒、度假、養生、養老產業的升級,取得了較顯著的成效,被威海市政府授予“全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先進單位”榮譽稱號,也多次舉行省級觀摩現場會,村級工作得到各級領導的肯定。

夯實鄉村振興的產業基石

鄉村振興,產業發展是基礎。

其實在上任之初,孫玉曉就對村莊的產業發展有了自己的想法。經過進一步考察研究,孫玉曉在全村村民代表大會上提出了趙家村的轉型發展規劃:結合山區農村的自然資源優勢,發展集休閒、度假、養生、文化娛樂於一體的新型農村經濟,種植無公害農產品,發展生態農業。隨後,圍繞規劃,他團結帶領全體村民結合趙家村實際,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措施。

發展產業首先要解決資金問題。2008年,孫玉曉帶領趙家村率先在全市完成了農村土地調整。當時,上級的土地流轉政策還未正式實施,孫玉曉從有利於解放農村勞動力、提高農村家庭收入、發展村集體經濟的角度綜合考量,提出了打破原有的土地條框限制,變分散耕種為集約化經營的思路。可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趙家村的土地整理項目進展得並不順暢。在資金最困難的時候,孫玉曉甚至用自己的房子抵押貸款。在全村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趙家村於當年完成了土地整合工作,也為後續產業發展積累了“第一桶金”。

村黨支部本著“發展經濟、切實惠民”的原則,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建成了100畝茶葉採摘園、水庫垂釣場和旅遊綠道,發展休閒養生度假產業。

發展生態農業,形成一定品牌後,孫玉曉又進一步提出發展休閒農業、體驗農業,並帶領村集體投資建成了神嶺湖生態種植園,既提高了土地利用價值,增加了集體收入和村民就業機會,又給市民提供了可以吃到自己親手栽種的放心蔬菜的機會,促進了城鄉交流。

孫玉曉善於因地制宜,因勢利導。趙家村原有的趙家水庫下游區域屬於溢洪洩洪區,地勢低窪,土地貧瘠,沙化嚴重,每年農田收入連成本都收不回來。他帶領全體村民因地制宜,先後投入近1000萬元,在庫區下游開挖、新增建神嶺湖水體水面400多畝,形成了神嶺湖綜合水體,並於2014年初步建設完成。鑑於近年來威海地區持續乾旱,降雨量少,淡水資源相對貧乏,此項目可在水資源供給保障方面作出一定貢獻。同時,他結合神嶺湖綜合水體的地理、山水、植被等優勢,進一步開發完善休閒、度假、養生、垂釣、水上娛樂等服務項目,提高產業附加值。目前,村集體投資1億元、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的神嶺湖養老公寓項目已獲得政府立項審批,正在實施中,即將開工。

村民生活安靜祥和、經濟發展紅紅火火。如今的趙家村已經形成了8個產業板塊,並且有自己的茶葉品牌、生態種植園。全村上下一幅生態、美麗、文明的鄉村振興新景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