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東救撈局合作,在廣東陽江海域搜尋一艘十八世紀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結果卻意外發現了中國南宋沉船“南海一號”。


上世紀八十年代,英國海洋探測公司與廣東救撈局合作,在廣東陽江海域搜尋一艘十八世紀東印度公司沉船“萊茵堡”號,結果卻意外發現了中國南宋沉船“南海一號”。

“南海一號”發現後,受制於當時的打撈技術,直到2004年考古人員才對沉船進行了打撈發掘工作。為了儘可能保護沉船裡的文物,最終考古專家決定採用“整體打撈”發掘。

專家介紹,“南海一號”船體長約22米,最大船體殘寬9.9米,是目前世界上發現年代較早、船體較大,保存較為完整的宋代遠洋貿易商船。

圖為打撈出水的南宋瓷器。在打撈出水的瓷器中,以江西景德鎮青白瓷,福建德化窯白瓷、青白瓷,閩清義窯青白瓷,晉江磁灶窯綠釉、醬釉瓷以及浙江龍泉窯系青釉瓷等為主。

2007年12月12日,“南海一號”沉船連船帶泥裝在鋼製的沉箱裡整個撈上來,總重量超過4000噸。如果加上修建的“南海一號”博物館,總耗資達到了驚人的3億元。

據公開資料顯示,至今“南海一號”總共出土文物14000餘件套、標本2575件、凝結物55噸,其中瓷器13000餘件套、金器151件套、銀器124件套、銅器170件,銅錢約17000枚以及大量動植物標本等。其中,很多都是價值連城的國寶級文物。

圖為廣東陽江南澳島,按照“南海一號”同比例復原的古船

圖為廣東海陵島十里銀灘的“南海一號”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