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周海水,河南省滎陽市王村鄉韓村人,初主演丑角,活躍於豫西舞臺,後改鬚生。他字正腔圓,演技出眾,逐漸馳名。

他大膽創新,形成了自己一整套獨特的豫劇鬚生表演聲腔藝術。其唱腔講究“三分唱、七分白”。唸白時抑揚頓挫,唱腔則用豫西調,吐字清,腔調潤。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1956年周海水在匯演大會上展覽演出《清風亭》

到了40歲,他成了豫劇界的一介名流。當時,周海水與滎陽的張同慶、賈峪的張小乾、密縣的張福壽,合稱河南梆子豫西調“四大鬚生”。

20世紀30年代,周海水開創了不同地域風格的大融合,推動了豫劇的發展。豫劇過去的唸白多是地方方言,無韻味,周海水吸收京劇裡演唱、道白、做工方面的精華,融會在豫劇裡面,首創了“豫劇京白”。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周海水劇照

1928年,周海水在鄭州創辦“太乙班”,打破門戶之別,影響甚大。他後又籌資興建“長髮戲院”。1930年他與胞兄周銀聚合作,創立科班,聘請名師賈鎖、李金成、許玉川等,衝破世俗偏見,開始招常香玉、湯蘭香等大批女生入班,拜其門下。

1936年,常香玉隨周海水到開封演出,曾主演王鎮南改編的《西廂記》,轟動開封。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常香玉

上世紀30年代末,號稱“十八蘭”的毛蘭花、崔蘭田、王蘭琴、郭蘭玉、秦蘭花、車蘭玉、馬蘭鳳、範蘭榮、李蘭菊、羅蘭梅、陳蘭榮,汪蘭巧、蘇蘭芳等一批女演員脫穎而出,她們成為聲震河南乃至全國豫劇界的名伶。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蘇蘭芳上世紀50年代在豫劇《對花槍》中扮演薑桂枝

鄭州的老戲迷們,沒有不知道“十八蘭”的,“十八蘭”是豫劇的驕傲。

“十八蘭”不僅在鄭州,在陝西、河北、河南三省也飲譽多年了。新中國成立之後的五六十年代,“十八蘭”或各領一個劇團,或是劇團的臺柱子。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蘇蘭芳

“十八蘭”是豫劇乃至中國戲劇史上的一個奇蹟,省內戲劇界專家正著手研究這一“十八蘭”現象。而創造這一奇蹟,培養造就“十八蘭”的,是豫劇一代宗師周海水。

蘇蘭芳,10歲時,拜周海水為師,成為周海水第一代女弟子,被稱為“豫劇活化石”。蘇蘭芳非常感謝她的養父母和恩師,在嵩山腳下為父母和先師立了墓碑。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蘇蘭芳

2012年12月28日,“叱吒中原——河南戲劇演員排行榜”第八屆十大演員頒獎盛典在鄭州藝術宮隆重舉行,90歲“豫劇活化石”蘇蘭芳前輩榮膺河南戲劇演員“特別榮譽獎”。

“豫劇十八蘭”之一的毛蘭花,1948年赴臺灣組建大鵬豫劇團,任主演兼教師,於1981年在臺灣病逝,為豫劇在臺灣的傳播做出了很大貢獻。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20世紀80年代初,媒體赴安陽採訪崔蘭田,她談得最多的是豫劇“十八蘭”。這不僅因為崔蘭田也是一“蘭”,也因為我是鄭州去的,而“十八蘭”多數是在鄭州及鄰縣唱響的。

崔蘭田說:周老師是我的恩師,沒有周海水,哪有我崔蘭田,哪有“十八蘭”!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崔蘭田

1935年11月,他率領全班人馬第三次東進開封,一舉成功,從此打破了豫西調演員難以在開封立腳的局面。

1936年底,他又率太乙班西征長安,將豫劇藝術傳播至西北。

他是豫劇大師常香玉和崔蘭田的老師,培養出豫劇名伶“十八蘭”

新中國成立後,周海水率領全班演員多次舉行義演,慰問部隊。還與常香玉、馬金鳳等遠赴上海、南京公演,捐款支援抗美援朝。

1955年周海水進滎陽縣豫劇團,1956年調開封地區豫劇團,1962年以《青風亭》一劇參加了河南省名老藝人匯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