兗州城內外府河上古橋的風景

中御橋

顧名思義就是中間的御橋

所以東西各有御橋一座

中御橋也是城裡府河段的中心

東西距離相等

所以中御橋也是兗州城地理位置的中心

兗州城內外府河上古橋的風景

是兗州的商業中心

是兗州最繁華的地方

不過

對於中御橋的歷史

您又知道多少呢

兗州城內外府河上古橋的風景

兗州城內外府河上古橋的風景

府河是泗河的支流,是一條小河,小到在山東地圖上幾乎找不到,但府河對於兗州,不僅發揮過洩洪、通航、灌溉、飲用等重要作用,也是一條美麗的風景河,給古城帶來了勃勃生機,而各具特色的座座石橋,更把兩岸裝扮的古樸典雅。

府河上的橋大都建於明初,雖各有特點,也有共同之處,佈局合理,呈對稱狀,以中御橋為中心,東邊是登瀛橋、東御橋、東水橋、九仙橋、神橋。西邊是西御橋、府門橋、大武橋、西水橋、平政橋、飛龍橋共十二座古橋。每一座橋都是兗州的一處風景,各自不同。數百年來每座橋都沉澱了許多動人的故事。

中御橋,顧名思義就是中間的御橋,所以東西各有御橋一座。中御橋也是城裡府河段的中心,東西距離相等,所以中御橋也是兗州城地理位置的中心,更是兗州的商業中心,是兗州最繁華的地方。中御橋,一個恰如其分的“中”字,充分說明了這座古橋的重要位置。中御橋也曾被稱為玉橋,一說是因為府河為玉河而得名,另一說是因為橋上的石欄、石柱、石獅雕刻精美如玉而得名,這兩種說法對中御橋都合情合理。

中御橋為明代魯王所建,正對橋北的魯王府大門,故稱御橋,這是一座磚石結構的單孔拱橋,南北各有一個石砌涵洞,橋上兩側都裝有雕花石欄、間有欄柱,每個欄柱上都有一尊可愛的小石獅子。橋面南北長27米,東西寬10米,全用條石鋪就。據說,當年魯王府的官員出行,此橋可並行五馬三車,這正是中御橋比其它御橋都寬大的原因。

中御橋南首曾有木結構八柱牌樓一座,中間的藍底匾額上書“培英坊”三個金黃色大字,飛簷斗拱,五彩繪畫,雄偉壯觀。該坊原名“敕褒仁孝坊”,明嘉靖四十年(1561)為魯王捐粟賑荒哀毀孝親立,也被稱為“賢門”。清初被損壞,後得重修。清光緒年間,改稱為“培英坊”。歷代進士、舉人、五貢均題名於上,故名。建國後重新修建、彩繪過一次。

中御橋、培英坊互映互襯、交相生輝。橋下流水潺潺,魚蝦成群,岸邊桃花柳絮,鶯歌燕舞,這裡一直是遊人必到之處,該坊於1966年8月文革時被拆除。

府河穿城而過,成為了兗州的風水河,給兗州古城帶來了勃勃生機,順河南岸逐漸形成了繁華的商業街,明清兩朝以御橋為中心以東稱御東大街,以西是御西大街。民國初年改名為中山路,亦稱為老大街。從東門到西門的老大街兩側,商家店鋪、銀樓錢莊、茶樓、酒肆、當鋪作坊一家挨著一家,日用百貨、菸酒糖茶、土產雜品、中醫藥材、染坊、戲院、曲藝廳等應有盡有。隨著商業的繁榮發展,順府河的老大街,又向東延伸了數百米,形成了東關大街。同樣也向西延伸了數百米,形成了西關大街,但老大街的中心依然是中御橋,是長久不衰的商業寶地,寸土寸金,實力雄厚的商家大戶才租得起這裡的店鋪。

隨著明朝的滅亡,魯王府漸漸傾倒圮,寬敞威嚴的中御橋再沒有了王府衛隊開道,沒有了旗、鑼、傘、扇通過的儀仗。清朝中後期,就有商販在橋上搭棚擺攤。 清末民初,橋面的東西兩側就依橋欄建起了房屋,使道路越來越窄。

建國後,城裡人口逐年增加,中御橋越發繁榮,常常出現交通擁堵。1988年,這座歷經600年的古橋被拆除,重建了新的中御橋,長23米,寬36.65米,解決了南北交通堵塞問題。

同年12月重修中御橋竣工後,兗州縣政府在橋北西側刻石紀念:“重修中御橋記。

明洪武三年,太祖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封魯王,藩兗州。次年建中御橋。

橋為磚石結構,單孔圓拱。至萬曆年間又於橋頂建四柱牌樓一座,上書敕褒仁孝坊。飛簷斗拱,頗具氣勢,歷六百年,屢遭戰亂,失修橋危。

公元一九八八年,時政通人和,國泰民安,古城新貌,蒸蒸日上。兗州縣人民政府依原樣重建中御橋。橋面闊三十六米,橋孔跨八米,高七米八十,橋上青石為欄,雕琢雲蒼。橋體造型新穎,堅固美觀。橋面置石獅四十尊,形態各異,栩栩如生。中御橋為兗州一景。由兗州縣設計所設計,兗州縣市政工程處、曲阜市息陬建築隊施工。”

新建的中御橋南北東西四角各雕有仿曲阜孔府前的明代石獅兩尊,相向蹲踞,神態勇猛,堪稱石刻精品。橋欄望柱上兩側各有20個小石獅,從中間分開坐姿也是相向蹲踞橋洞上方各有兩個雕花石探出,橋洞兩側各有兩個精雕的龍首探出為御橋上的鎮水獸。

中御橋南稱中御橋南路,中御橋北稱中御橋北路,中御橋北路正對魯王府皇城大門,大片皇城皇宮坍塌後,這座皇城大門一直存在到上世紀七十年代末,被全部拆除,位置在今息馬地市場東門出口處,皇城門為外磚內土,拱券式,上面長滿了荒草,皇城門亦稱魯門,所以路東的商場曾名“魯門商場”,路西的商場名為“皇城園商場”魯門商場實體不在,但願這些曾經輝煌的地名能永遠保留下去。

中御橋東、府河北岸即是兗州的重點保護文物少陵臺,俗稱“土山”,是唐朝時兗州的南城門樓遺址,因詩聖杜甫登臨此樓作詩,被人們稱為“少陵臺”明《兗州府志》滋陽城區圖中稱其為“杜甫臺”。

府河上的中御橋,不僅是城市的中心,商業的中心,也是體現兗州歷史文化的中心。府河上的東御橋位於中御橋東,故名。明代魯王所建,簡稱東橋。長17米,寬7米,單孔拱洞,磚石結構,橋面兩側均有雕花石欄,是東部城區的主要通道。

東水橋府河北岸原有“敕褒孝賢坊”一座,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為宗室朱健根事親盡職居喪哀毀立。

建國後,東御橋逐漸成為商業中心。1965年,因此橋傾斜,破損嚴重。

1968年改建為鋼筋水泥橋,由原來的拱形改建為平橋。橋北為東橋北路,橋南為東橋南路。

與東御橋相對應的,是府河上的西御橋或稱西橋,同為明代魯王所建,磚石結構,單孔拱洞,長寬樣式均與東橋相同,橋北為西御橋北路,橋南為西御橋南路。西御橋東原有“督撫三藩”坊一座,為鄖巡府副都御史任瀛所立,橋南還有“三世科第”坊一座。“辛酉舉人”坊一座。“三鳴鳳陽”坊一座。建國後陸續毀壞。現路東有“清真寺”一座。

在清代,西橋橋面兩側就開始建有房屋,1990年西御橋南北道路擴建,改稱“新世紀路”,橋上的居民、商戶全部搬遷,2010年又改稱為西御橋北路和西御橋南路。

民國年間,西御橋東側、府河北岸建有戲院一處,名“泗海春”,木架蓆棚,很是簡陋,但經常觀眾爆滿,戲院的南牆緊靠府河因人多擁擠,曾多次把南牆擠倒在府河裡,後逐漸冷落。1954年終於停業。

府河上的九仙橋曾稱為“酒仙橋”。建於明代,“九仙橋碑記”刻於橋旁一石碑上,為明萬曆四十年(1612),書法家董其昌所書,橋長6米。寬5米,磚石結構,單孔拱洞,位於城東門外,原城東門稱“九仙”,橋因靠近東門而得名,故名九仙橋。另一說法是,此橋附近就是詩仙李白在兗州的家,李白又被稱為“酒仙”,所以此橋亦稱九仙橋。西側就是兗州城的東護城河,越過東護城河就是老東門的甕城,建國初期完好,後被拆除,將城磚用於蓋房及修路使用。

九仙橋南老大街路南,正對九仙橋的房子上張有一棵古槐,蒼勁茂盛,實不多見,所以這一地帶被人們稱為“老槐樹”。

九仙橋北路,兗州人叫沙崗子或崗子。府河東首路南的沙丘城正是詩人李白在兗州的居住地,李白常常從九仙橋附近乘船出遊,或從這裡沿府河去黑風口、金口壩,或獨自散步,或迎朋送友,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詩篇如《魯東門泛舟二首》、《送魯郡劉長史遷弘農長史》、《詠鄰女東窗海石榴》、《送梁四歸東平》等。

府河上的東水橋子和西水橋子,比東西御橋要小,都是磚石結構,單洞拱形,利於船隻通過。東水橋往北為北順城街,往南為南順城街。西水橋往北為紙坊街,曾是為明代兗州的魯王府造紙的地方。橋南是西火巷街,該街曾有火神廟一座而得名。西水橋府河岸邊曾有“彰善嘉義”坊一座,是明宏治六年(1493)為鎮國將軍朱陽銖、朱陽鑑捐祿賑災荒而立。1998年西水橋拆除。

府河上的神橋,位於九仙橋東,磚石結構單洞拱形。長20米寬7米。橋旁曾有清朝光緒年間“重修神橋碑記”石刻,如下:“沇郡東關舊有神橋,明藩建也。

北通天仙廟神道故名。其橋跨玉河,河為泗水分流,清波瀠洄,煙柳被岸古遺址也,實勝地耳。”

神橋北一里許,有天仙廟一座,橋南有諸天寺,之間的道路兩旁又有幾座廟宇,所以這條路稱為神道街,橋依路名,此橋故稱神橋。津浦鐵路修通後此街稱為“津浦路”,一因街北是津浦花園(建國後逐漸荒廢),二因緊鄰津(天津)浦(浦口)鐵路(今京滬鐵路)。建國後又改稱神道街,神橋名稱未變。2009年,因九州大道東延,古神橋拆除,在稍往南方向重建神橋。

中御橋與東御橋之間,還有一座橋,正對現公安局大門,名為登瀛橋,實則正對兗州原來的“少陵書院”後改為“東魯書院”門外,故為登瀛。建於清光緒二十年(1894),兗州鎮守使兼總兵田恩來捐資修建。磚石結構,單洞拱形,而且拱形甚高,只可步行,拾級而上,逐級而下,別致有趣,是一處好景觀,但車輛不能通行。1999年重修。

西御橋與西水橋之間的府河上,還有一座府門橋,正對橋北的府署衙門,故名府門橋。長17米,寬7米,磚石結構單洞拱形。橋北曾有“敕褒孝行坊”一座,俗稱木牌坊,雙柱木結構,飛簷斗拱,宮廷彩繪,古樸威嚴,十分壯觀,始建於明嘉靖初年,為奉國將軍朱某所立。民國年間,坊額上書“實現三民主義”六個大字。建國後仍在,歷經風雨,終因腐朽嚴重被拆除。府門前磚拱橋於1999年拆除。

橋北的府署衙門門前,是一片空閒場地,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五,城鄉的人們都到這裡“趕府門”,就相當於其它地方過年趕廟會,兗州城裡沒有廟會,多少年來人們過春節都到這裡娛樂,和廟會一樣,有賣各種小吃的,賣玩具的,賣日用百貨的。各街道準備好的龍燈、高蹺、花船等,也都到這裡表演,這是府門前一年最熱鬧的時候。

建國後,府署衙門成為了滋陽縣政府辦公地,人們仍然到這裡趕府門。1956年縣政府遷往新東門裡路北(現人民樂園),這裡改為部隊駐地。歷史悠久的趕府門,從此也被取消了。

據樊英民所著《兗州歷代碑刻錄考》重修大武橋碑證實,兗州的府河上還有一座“大武橋”,該碑刊於光緒七年(1881)出土於1997年。出土地點在西御橋西,九州大道路南,碑文所記是重修大武橋事和真武大帝廟事,令人費解的是,兗州歷史上對此橋此廟沒有任何有關的記載,史之疏漏或另有原因,根據此碑不妨作以下推測:

一、如無意外,此碑附近應為橋廟所在地,位置在西御橋西至西水橋之間。

二、橋以廟命名,橋廟同修,且同刊一碑,或可說明府河上的大武橋正對真武大帝廟。三、既然為“重修”,橋、廟此前定已存在多年,重修後如無意外亦應多年存在。四、重修時間是1881年,距今區區百餘年,附近鄰人,尤其老年人應當有所記憶或傳聞,如不是此碑出土,此事亦不知再湮沒多少年,才能見天日。

府河上的大武橋和鄰近的真武大帝廟,就讓其湮沒在歷史長河裡吧,現將重修大武橋碑碑文摘錄如下:

府河西偏有橋焉,舊名大武,不知創自何日,不知建自何人。橋之北為真武大地廟正殿三楹,規模壯闊,而門樓牆壁亦復結構謹嚴。廟與橋並建耶?橋以廟得名耶?然不可考矣。特(別)是廟飾翬飛,橋排雁翅,兩相輝映,當亦玉河煙柳勝景之一助。無如星霜屢易,廟日益頹,橋日益圮,行人過客,鹹心惻焉。里人李清和等捐募重修,庇材鳩工,不數月告成,而頹者以起,圮者以平,磨礱藻繪,煥然一新。並於廟之坤方建土地廟一座;橋之南北,聯石鋪之,仰輪奐而頌蕩平,洵足便行路而昭神貺也,是不可以不以志。

據碑之出土地點,可知大武橋是橫跨府河上的一座比較大的橋,真武廟為道教建築,橋、廟均已不知何年代消失,僅百餘年之間,兩座有名的橋廟就這樣消失了,真是令人費解!

這次公益活動的首倡者李清和想當年應是兗州一個熱心公益事業的商人,在他的帶動下眾多商號、業戶和百姓都是踴躍捐資,積極贊助,兗州府駐兗衙門、兗沂曹濟道、總鎮府、府正堂、府分府、滋陽縣正堂中的官員、軍官都積極參與,府級三個大衙門官員捐款數額同樣,而道臺排首位,證明兗州數他級別最高。碑文中所載的清代末期各級官府名稱,官員、軍官職稱,各商戶字號、堂號、店鋪名稱也是研究清末政治、軍事、商業的重要史料。

府河上的平政橋,是西城門外的第一座橋,府河與西護城河在這裡交匯,流往西部與洸河相匯,成為洸府河。平政橋與東城門外的九仙橋相對應。磚石結構,單洞拱形,橋面較為平坦。兗州的西關有很多年都比東關熱鬧繁華,每年春季的螞蚱廟會就在西關外舉行,那是兗州最大的物資交流會,所以平政橋是很重要的橋樑。1999年重修。

府河上的飛龍橋位於平政橋西,建造年代無考,但比城內的各個御橋和東西水橋都早。傳說趙匡胤打天下時曾在此橋下躲過一難,後來他坐了江山,皇帝為龍體,此橋就稱為“飛龍橋”了,傳說不足為證,但隋朝時府河就已灌溉了兗州西部的大片農田確是事實,此橋的歷史較為久遠是符合道理的。

元代的府河通航之後,飛龍橋成為了重要的碼頭,泗水、曲阜、兗州的客商貨物都要從這裡駛往濟寧大運河,而分赴四面八方。這裡還有通往東西南北的官道,兗州的昌平驛站就座落在這裡。飛龍橋1999年重修。府河上的西水橋於同年拆除。

以上所述府河上的十二座橋,在兗州的歷史上均有記載,很多老年人都曾親眼所見。現在有的橋已被拆除,如府門橋、西水橋,其它的都已經改建,古風不再。

自元代開通會通河至清末民初六百年中,府河作為從泗水、曲阜、兗州府至濟寧州乃至大運河的航線,曾經為兗州府的政治、經濟、軍事、交通、農田灌溉以至於漁業都發揮過重大作用。府河上的一座座古橋,也同樣為行人、車輛通過府河提供了便利,六百年來,一座座老橋也是府河的靈魂,有了它府河才顯得更美麗、繁華。如果把府河比作玉帶,那橫跨在府河上的十二座古橋,就是這玉帶上的珍珠和寶石。

府河流至城東門外,建有分水閘,使河水分別向南北護城河和穿城河流過。在城西門外的平政橋,三水合流向西,這裡建有節制閘,以便保持四周護城河的水位,在歷史上,護城河曾是每個城池的重要城防,故名護城河。

兗州城西十里建有土樓閘,原名土婁閘,建於明朝永樂年間,並有閘房、閘官,後廢。兗州往西三十里建有杏林閘,亦稱孫氏閘,建於元至元年間,建有閘房,設有閘官。府河停航後漸廢。

府河上的閘,都曾為灌溉農田,濟水漕運、行船、護城等發揮過重要作用。府河上的十二座古橋全部已重修,但是昔日古橋上的風光應載入史冊,讓後人懷念。

兗州城內外府河上古橋的風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