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錶中常說的“擺輪”和“遊絲”是什麼東西?

尹鶴翔

鐘錶裡面有不少專業術語,擺輪和遊絲就是重要的專業術語。這兩個部件可以說是機械錶機芯的“心臟”,它們和走時的關係非常密切。可以這麼說,擺輪和遊絲如果不過關,機械錶很難走得準。

這是螺釘擺輪,上面纏繞的就是遊絲

這兩個部件通常是同時出現的,因為它們是結合在一起的部件。遊絲纏繞在擺輪上,隨著擺輪的不斷擺動“翩翩起舞”。通過擺輪遊絲的週期性振盪,讓擒縱機構保持精確和規律性的運動。


高級的圓柱形遊絲

雙擺輪遊絲


遊絲英文叫hairspring,其實它本質上就是彈簧。當然,不是我們常見的那種普通彈簧,而是非常精密的,適合鐘錶的特殊彈簧。從材質來說,以前由鎳鉻合金製作的Nivarox遊絲比較普遍,而現在很多品牌開始大幅採用硅遊絲。硅遊絲不會受磁,而且能帶來精準的走時表現,不過它比較脆,所以通常硅遊絲斷了之後只能更換。

勞力士,百達翡麗採用無卡度遊絲擺輪的結構,用擺輪上的螺絲或砝碼調節快慢


現在擺輪一般有普通的環形擺輪,這種擺輪又稱光擺,在很多中低端機械錶中都能看到。然後就是螺釘擺輪和無卡度遊絲擺輪。螺釘擺輪很早就出現了,在一些懷錶中我們也能看到它的身影。現在一些高端品牌還會採用螺釘擺輪,不僅古色古香,還能增加美感。對走時而言,無卡度遊絲擺輪,通過擺輪上的螺絲或砝碼調節快慢,更加精密和高級。像勞力士、歐米茄、百達翡麗、愛彼等品牌,用的都是無卡度遊絲擺輪。


腕錶天地

它們分別是鐘錶的重要零件之一。擺輪、遊絲等共同構成了機芯的調速器。對錶的走時有決定性影響。

遊絲:纏繞成螺旋狀的小彈簧,兩端繫於擺輪和擺輪夾板上。遊絲與擺輪是鐘錶的走時裝置。用於計算可佩戴時計產品中的擺輪的擺動次數,以確保鐘錶的精確走時。遊絲的雛形是由荷蘭數學家、物理學家、天文學家christian huygens(惠更斯1629年-1695年)於1675年率先設計而成的。

擺輪:通過擺動可調整腕錶或鐘錶機芯齒輪運轉的零件。可以分為不同種類,如單金屬擺輪、雙金屬擺輪等。擺輪通常為繞軸擺動的一枚圓形活部件。17世紀末,遊絲開始與擺輪結合使用,遊絲可嚴格保證擺輪來回擺動的時間均勻一致。擺輪來回運動一次(一次滴答聲)即稱為一次擺動。擺動一次可分為兩次振動。


常偉談鐘錶

機械錶中擺輪遊絲的作用就是相當於一個彈簧,在擺動的過程中不斷地吸收=》釋放動能,以使擺輪不斷地擺動。(而能量是從馬輪和馬腳的運動傳過來的)。

此外還有兩個作用:

1)在裝配上,遊絲和擺輪的正確安裝,也是決定了擺輪的初始位置的準確度(如果不準將容易停擺)。

2)在快慢調整環節(快慢針)也是在這裡,快慢針的調節實際上就是調整遊絲的工作長度,因為如果工作長度變短,遊絲剛度增加,擺動速度會加快,反之就會減慢,用此來調整走時的精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