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

mic神


生死和愛,是人類永恆的話題。今天,有書君和大家談談“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人是什麼心理”。



在每個人的潛意識中,都會認為親人的去世是一件極為悲痛的事情,攤上這類事情,必定是痛哭流涕,悲痛欲絕。但有書君曾經去殯儀館憑弔過幾位去世的老人,其子女親人看上去似乎平靜淡然的樣子,並沒有我想象中的哀哭聲一片,悽悽慘慘慼戚的景象。那麼,這些看上去對於親人的逝去不哭不悲的人究竟是什麼心理呢?


下面,有書君從以下幾點來為大家分析這類人的心理。


一,逝者生前久病,耗光子女的錢財和心力,且醫生早已告知最後的結果,後輩提前有心理準備。


大多數逝去的老人從生病住院到撒手人寰都會經歷很漫長的一段時期。期間,家人們從籌錢治病到日夜照顧護理都會考驗人的耐性。“久病床前無孝子”這句話雖不能一概而論,但也充分說明長期照顧重病之人是一件很磨人的事情。工作,家庭,照顧病人三軸連轉,長期的疲勞戰使得後輩身心俱疲。


除此以外,在醫院搶救病人的過程中,接二連三的病危通知,讓他們對親人的逝去早就有了心理準備,在這種情況下,除開親人剛剛逝去時他們會痛哭失聲外,其它喪葬過程給人的表象大部分都是不哭不悲的狀態了。


二,該盡的孝道在親人生前都已盡到 ,心中無憾。


在相當多的一部分人的心中,都有一種“生前盡孝,強於死後嚎哭”的心理。長輩的生死由不得自己決定,但讓親人生前過得開心滿足,不留遺憾卻是以己之力可以辦到的。


這類人在逝者生前竭盡所能給予了親人最好的照顧和陪伴,心中坦然無愧,所以面對親人無力迴天的逝去,往往表現出平靜坦然不哭不悲的樣子。


三,面對親人逝去這種突如其來猝不及防的巨大情感衝擊,從心理上拒絕面對和承認眼前的事實。


對於這種現象,有書君覺得有必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心理學中的“防禦機制”。



防禦機制是指個體面臨挫折或衝突的緊張情境時,在其內部心理活動中具有的自覺或不自覺地解脫煩惱,減輕內心不安,以恢復心理平衡與穩定的一種適應性傾向。


防禦機制中的“否定”的特徵表象是:會讓人在意識和潛意識中拒絕接受現實,逃避現實。而其“壓抑”的特性就是將情緒壓抑在心中,不讓自己去感知。


這種情況經常發生在親人突然死去的狀況下。面對親人的突然逝去,有的人開啟防禦機制,從心理上拒絕這種事實的存在,既然認為這種事情不存在,那就自然不會呈現哭泣悲痛的表象了。


有書君曾親眼見到過這種事例的發生。我有一遠房表姐,丈夫在煤礦打工突遇塌方致死。屍體被抬回家後,與丈夫一向感情深厚的表姐給人的感覺很是奇怪,她不哭不悲,看上去很是平靜。


在整個的喪葬過程中,倒茶,打理雜事,像平時一樣有條不紊……。我當時很納悶,直到葬禮完畢後表姐坐在椅子上對兒子說:你爸爸好像說這個月底要回來的,你給他打個電話落實一下,……。


我才明白,表姐面對巨大的情感衝擊,開啟了“防禦機制”,在她的心中,自己的丈夫根本就沒有死,還在下面打工呢!……。



除了以上三種情況以外,與逝者相處的時間不多,相互沒有太過深厚的感情的人,或是逝者曾做過讓自己心生怨恨的人,很多也會表現出不哭不悲的樣子。


總之,面對親人的逝去,不同性格不同心態的人所呈現的表現方式是不一樣的。不哭不悲的表象並不代表心裡不悲痛,這份痛被親人深埋在心底,像是一顆隨時都會一觸即發的炸彈,事後的任何一景一物都有可能觸發他們心底深藏的悲痛。


所以,作為旁觀者,對於這類面對親人離去不哭不悲的人,我們不要去無端指責,應該多給給予理解關愛和撫慰,讓他們早日從失去親人的悲痛中走出,平靜的去面對以後的生活。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說說我的經歷吧!這個月四號奶奶去世了(奶奶年齡大了,患有老年痴呆,親人都有心裡準備),一大早接到媽媽的電話就趕回去了,回去的路上媽媽打電話叮囑我進門後要爬在奶奶床邊哭,會有人來拉你的(30歲了第一次參加葬禮,什麼都不太懂),心裡有點彷徨,畢竟近20年和奶奶不太親近了,但是小時候奶奶沒少帶我,當時怕哭不出來,走在門口的時候都害怕,因為我感覺要是在門口讓我笑我都能笑出來,特別怕哭不出來,讓人覺得我這孫子不孝。

進門後母親給我帶上孝後告訴我奶奶遺體的位置,我走過去跪下來,心裡雖然難受眼眶溼潤但是還是哭不出來,莫名的想起小時候奶奶照顧我的情景,隨即就把奶奶照顧我的點點滴滴說出來,結果一句話沒說完心裡就難受的不行,眼淚一下就出來了,哽咽的說不出一句完整的話,這時候二孃過來把我拉起來了,隨後一個人找了個地方慢慢平復。

第三天奶奶入殮,親人陸續進來上香磕頭,好多人都不太認識,晚輩的都是上完香去奶奶遺體旁跪著哭兩聲(這是風俗),有的人就乾嚎兩聲,就被拉起來了,和奶奶親的哭的能傷心些,我和父親叔叔弟弟們就跪著,他們磕頭我們也跟著磕,但是他們哭我真的哭不出來,一點都哭不出來,但是和我親的長輩同輩晚輩哭的話,我就心裡特別難受,也忍不住嚎啕大哭,不認識的人哭我沒有感覺。

好多人哭的很傷心,眼淚鼻涕的,但是起身後立馬能停,甚至能有說有笑,這個真的佩服(可能人家經歷的多了吧)

參加喪禮沒誰能一哭到底的,有時候是想起和親人在一起的點滴就會哭,還有就是看到聽到自己熟悉的親人哭的時候自己也會哭,如果有人真哭不出來,那還是感情不深


尿不溼影視


不哭,不代表不悲。

前幾年,外公溘然長逝,在外地的媽媽得知這個消息瞬間哭的泣不成聲,抱緊了我,什麼也沒有說,安靜的哭了一個上午。我也很平靜,不知道為什麼,內心毫無波瀾。那個時候我就認定了我是個冷血動物,沒有感情。葬禮上,一些我壓根沒見過的親戚哭得聲嘶力竭,無不表現著悲傷的意思,在我看來這很誇張。接著後來的幾天裡就有我不孝的謠言,因為外公生前最疼我了,而我卻不哭不悲,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連我自己都這樣認為了,更何況那些親戚呢?可是後來,很久很久以後,那些所謂的親戚可能已經不以為然了,可我一想到那天,淚水就止不住的流,胸口悶悶的,心臟難受,哭的死去活來,而且這種感情是越來越深,一想到當天的場景,眼角的淚就在打旋了。

這到底是為什麼呢?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內心深深處其實是無盡的悲傷,永遠探不到盡頭。



神仙A


不是不哭不悲,是哭不出來,沒有時間悲,我老伴走的突然,剛剛我給他餵了藥,可是轉身想給已經一整天沒有進水米的自己下碗麵條,他就走了,當時,我就悶了,我必須冷靜,因為舉目無親,沒有人能幫我,孩子們都不知所措,都在問:媽媽怎麼辦?我沒有流淚,我必須安排好一切後事,況且我們那時真的太窮,怎麼才能把老伴送去火葬場,怎麼才能讓他不丟面子的迴歸故里,都是我要考慮清楚的,所以我在我老伴走的時候,沒有哭,我沒有時間哭,沒有機會哭,一直到把他送進了火葬場,當要把他推去火化時,我撕心裂肺的嚎叫了,我昏死在火葬場的火化爐前,那一刻,我真的想隨他而去,所以說不哭並不是不心痛!我老伴走,我暈死過兩次,火葬場一次,回到老家,送他上山時我又昏死過去了,雖然我非常困難,但是我還是盡了最大的努力,把他榮榮耀耀的安葬了。他身患絕症已經快二十年了,有人嘆息我說:真虧了她,是塊鐵也磨融了,能夠說我在他走的時候沒有掉淚就是不傷心嗎?絕對不是!是傷心淚已幹,無語情已亂啊!


流淌的歲月


我們村一個老太太83歲,大孫子30歲得癌死了,老太太不知道,好幾天沒見大孫子下來找她嘮嗑了,有人去了她就問我大孫子這兩天去哪裡了,怎麼好幾天沒來了,鄰居編謊話告她,您大孫子感冒了怕給你傳染在家養著了。

老太家跟大孫家距離一百多米,不過我們這裡是黃土高坡就是上下是個大坡有十幾米高中間一條小路年輕人能上下,老人腿腳不利索上不去,

出殯那天上午親戚都過來捎帶下去看看老太,上面敲鑼的吹嗩吶的吹生的,老太耳朵非常好一手扶著柺棍挺立站在窯洞前小院中間面朝岸上大孫子家,問女兒這是誰家辦什麼事了,岸上那麼多人,你們怎麼今天都過來了,也不過節不過年的。

女兒們含著淚假裝給老太收拾家務聽不到她說話,老太一直嘟囔,你們比我還聾。

小孫子下去看老太,怕老太有個什麼三長兩段,老太說你哥這兩天怎麼沒下來,平時一天跑好幾趟,小孫低著頭說我哥出遠門了。老太沉默了一會,慢慢吞吞的說,前兩天你哥下來跟我聊天問我你爺爺當時死的時候是什麼樣的,大叔死的時候還有四叔五叔死的時候怎麼死的,

奶奶說老五最小當時得了病治不好,只有六七歲下午問我說,娘我想吃頓餃子,晚上做了三面餃子滿滿的給老五撈了一碗,老五吃了幾個說瞌睡了想睡覺,就這樣一覺就沒有醒過來。

老太說我能想到大孫子死了都瞞著我不跟我說,怕我想不開,我這老東西已經送走身邊好幾個親人了,

老太說你快去忙活吧,我就不上去了,我站在院裡就能看到。把你哥壽衣穿戴整齊,把臉搽乾淨,多放些紙錢元寶很快就能投胎轉世了!

這就是我奶奶



本地二手傢俱創業日記


講個真實故事,有一老人四個小孩,老人八十多歲,查到胃癌晚期,去醫院 醫生說做手術能多活半年,手術費快十萬,這是十幾年前的物價參考,老人幾個小孩商量 這麼大歲數了 意思就是回家養著 手術不做了,老人小兒子死都不願意,必須做手術,哪怕多活一天也要花這個錢做手術,放出狠話你們捨不得花錢我一個人花,四個兄弟姐妹拗不過小兒子,紛紛出錢讓老人做手術,果然多活了半年之久,老人去世之前眼睛一直沒閉,一直在唸叨小兒子名字,小兒子急匆匆趕來,拉著老人手,老人笑著閉眼離世,隨後兄弟姐妹三人嚎啕大哭,小兒子反而表現很平靜,跟什麼事也沒發生過一樣,小兒子也有孩子,他的孩子問他 奶奶去世你不傷心嗎?為何不哭?小兒子這樣回答他的孩子“我該做的事情全部做到了,我已經無憾了,老人在世時,因為你是女孩,你奶奶對你媽有意見,奶奶和咱們家分開住,和你媽結婚這麼多年,你看我回家和你們吃過飯嗎?一直是陪你奶奶吃飯,照顧你奶奶,我認為我這輩子已經盡孝心了,所以就無憾了,我也很傷心,如果我不孝順你奶奶 經常不和你奶奶在一起 她走之後我會傷心,因為陪伴的時間少。”這個小兒子是我們當地出了名的孝子,每次出去給別人在飯店不管多晚都要打包幾份肉菜 好菜回去給老人吃,所以我覺得不哭不代表不孝。這個人是我這輩子最佩服的人,也教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交朋友,每個人都有缺點,哪怕自私,小氣都可以深交,因為這是人的品性,但是不孝順一定不能深交,因為不孝順的人是不會懂的感恩,你對他再好他領會不到!


黑衣白芷


聽過一句話嗎,“夫哀莫大於心死,而人死亦次之”。人活在世,並不是眼淚才能證明自己悲傷,當一個人心死如灰的時候,哭不出來才是最痛苦的。

就像我高中朋友,她媽媽在她大一的時候患乳腺癌去世了。她事後跟我說的時候,她很痛苦,但是感覺對不起媽媽,因為她真的很累很累。

我高中時候就跟我朋友一起傾聽她的故事,家中排行老四,還有一個弟弟在讀書,另外兩個姐姐已經結婚了,一個出去打工,但是都沒有怎麼給她一些零花錢,日常也是她媽媽關心她。所以一開始她媽媽被查出患癌症的時候,我朋友休學回去陪伴她媽媽一年,但是後來她母親看不過去,叫了她姐姐過來陪護,然後叫我朋友回去讀書。

在這兩年時間裡面,我朋友偷偷在被子裡面哭了很多次,連老師都不理解的苦痛,我朋友通通熬過來了。但是在大一的時候,她媽媽去世了,對我朋友來說,這是暴擊。我朋友不哭,就不代表我朋友不痛苦嗎?不悲傷嗎?

那是因為我朋友已經心死如灰,唯一關心的家人都不在了,對她來說才是真的痛苦。題主問的這個親人死亡後不哭不悲的心理,是因為沒有親身體會。但願大家都沒有這種經歷,希望大家都好好的。


情感慕慕


說兩個我們村的例子,老太婆四兒兩女大家都把老太婆當累贅往外推,老太婆經常被兒子兒媳大庭廣眾下辱罵。她死時兒子女兒兒媳一個哭得比一個慘恨不得隨老人而走,下葬埋土時拉著棺材大哭不讓下葬,我們做親戚的拉開一個另一個也拉著棺材就這樣拉了八次每拉開一個留一個人安慰開導足足安慰了一兩小時才埋土。另一個是父親五十來歲,兩個兒子二三十歲。當他驗出是絕症時就放棄治療,兩兒子放下手頭工作到醫院開了止痛藥陪父親到處玩,離醫生宣告的死期前一個月回家等死,臨死前一個月都吃粥喝牛奶吊命,飯菜都吃不下。最後一晚回光反照特精神,全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了就陪父親喝酒吃燒鵝,下葬時沒一人哭。我的結論時哭不哭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活著你盡孝心了沒?他死了你哭再大聲他也聽不到!!!


柏拉圖4799


嗯。。這個,我母親前兩年因為腦幹出血去世了,那年她才40歲..但是我卻哭不出來,不知道為什麼,我明明很難受,可能是母親一貫以來灌輸給我的樂觀,看淡死亡這種思想的原因吧,母親生下我之後便有了嚴重的高血壓,所以母親從小就告訴我,她萬一有一天去了天使那裡,別難過,她會一直注視著我的成長,以後幫她把她的骨灰撒向大海,因為她喜歡海,所以我覺得自己的不哭不悲在於自己對親人的情感,最後,祝每一個失去親人的朋友樂觀向上!走出陰影~



暗小夜吶


我奶奶是家裡的功臣,伯伯們的孩子加我家的一共十一個可以說都是奶奶帶大的,記得奶奶走的時候,姥姥走的時候我都沒哭,那可都是我最親的人!姐姐哥哥弟弟們哭的上氣不接下氣,只有我最安靜,記得奶奶重男輕女所以總把好的給弟弟,有了爭執也是我的錯,所以偶爾我會跟奶奶吵兩句現在說起來也怪我不懂事,平常日子裡所有孩子裡面也是我最照顧奶奶,提奶奶洗頭給奶奶按摩,給倒尿桶,奶奶腿腳不好蹲不下,因為是農村所以只能在外面上大號,都是我用鐵鍬剷起來扔進廁所的,奶奶走那晚媽媽哭著對我說,現在好了吧開心了吧,你奶死了你也不用和她吵了!我聽到後一句沒說,心理萬般傷心!整個葬禮大家的眼睛只有自己的傷心,每個人都只顧著哭,只有爸爸掉了幾滴淚,看起來平淡,那時也只有我理解爸爸的傷心超於任何人,因為我也如此,我的眼裡就只有奶奶,沒有自己的傷心,想著和奶奶的喜怒哀樂,想著我們在一起的每一個瞬間,認真的看著奶奶抬頭看看天,悲傷都不知哪裡去了,眼淚不知去了哪裡,我只是幾天一言不發,只想著奶奶去了哪裡,會不會在天上看著我呢!還是投胎去了,或許對於奶奶來講也是一種解脫勞苦了一生,病痛伴隨了這麼多年,奶奶也終於解脫了!我祈求奶奶在另一個世界會安泰!我講不出的傷心,我的傷心已經不能用肢體和哭聲表達因為遠遠不夠,我的傷心記在了心理而不是眼淚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