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呢?

風兒悠悠

如何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呢?這是很多農民朋友關心的問題之一,杉木林是山區農民一個很重要的“小金庫”、“綠色銀行”,一片種植經營好的杉木林,一旦主伐出售,動輒就是一畝萬把塊,種個幾十畝,就是幾十萬。風兒見識過一片國有林場,畝均60株,平均樹高16米,平均胸徑40公分,畝蓄積60.168立方米,材積38.357立方米,畝價值達4萬元以上,真的讓人心潮澎湃。下面還是來談談從哪幾個方面打造高價值的杉木林,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吧。

山場因素

要想打造畝產值超萬元的杉木林,山場選擇很重要。杉木屬於半陰性樹種,喜陰喜肥,喜溼怕澇,需要選擇坡地在15度以上、陰坡半陰坡、土層深厚、土壤疏鬆爽水、石礫含量15%以上的黑色壤土山場最佳,平崗平地黃土矮山包以及黏質土壤不適合杉木生長。

種苗因素

“工欲善必先利其器”,種苗對提高杉木林的經濟效益影響很大。需要選擇優質良種壯苗,才能保證杉木的後期持續的快速生長,不少農戶隨意購買的苗木,多為育苗戶自己採摘的種實培育,七八年就開花結果,平頭老化,是無法長成高達十五、六米的大徑材的。種苗選擇,不要隨意,不能讓杉木輸在起跑線上。

造林密度

密度選擇需要按經營理念來決定,有兩個方案可供參考。

  • 短伐期速生林

經營的目的如果是快速成材、快速砍伐的短伐期速生林,可以進行密植。特別是上述提及的黃土、矮山包、陽坡等無法培育大徑材的山場,建議以營造短伐期速生林為主,初植密度300-400株每畝,8-10年隔行或隔株間伐,每畝保留150-180株,至主伐皆伐。通過數量優勢彌補單株出材量的劣勢,達到高產增效的目的。
  • 培育大徑材

山場條件優越,建議經營培育大徑材,初植密度每畝240-333株,10-12年首次間伐,每畝保留160-180株,18-20年二次間伐,每畝保留80-100株,直至主伐。培育大徑材的間伐需要注意,不僅要砍弱留強,還有清除“霸王木”(少數生長極強的個體),砍兩頭留中間,確保留存木均勻分佈,合理利用空間。

撫育管護

及時的撫育管護是速生豐產的根本保障。杉木的幼林撫育主要集中在頭三年,每年兩次,連續三年即可,具體時間為每年杉木生長高峰期前,5-6月首次,9-10月第二次,此後結合撫育間伐,清除林內雜灌和雜草,均勻帶狀放置於杉木行間最好。

有人會說,那施肥呢?立地條件好的山場根本無需施肥,上述不適宜山場培育短伐期小徑材,可以結合撫育間伐,施用長效複合肥,具體辦法在杉木斜坡上方50公分處開挖環樹弧狀淺溝,每株視杉木大小,均勻撒入100-150克肥料,及時回填掩蓋,林內撒施效果不佳。


綜上所述,只要山場條件符合、種苗優良、密度合適、及時撫育間伐,培育畝產過萬的杉木林是很現實的,培育畝產超2萬也是完全可以實現的。


風兒悠悠

如何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呢?

杉木作為經濟樹種,在南方農村被廣泛種植,目前的收購價格也還不錯,大概是1000元一方左右,種的好的話,一畝杉木收入1萬元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農村,家裡如果有幾十畝山的,經濟條件都比較寬鬆。那麼在有限的山林面積下,如何才能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呢?

(本文圖片均來自網絡,侵刪)

一,縮短生長時間;

杉木一般是15年左右成材,如果能夠十二三年左右就成材的話,縮短了生長時間,間接的也就等於增加了經濟效益。大家都知道有的地方的杉木長得非常快,但有的地方不但長得慢,而且樹形不直,疙瘩多,這是因為土壤不夠肥沃,石頭太多,板結嚴重,這種地方並不適宜種杉木。杉木在半陰半陽,雨水充沛但不被水澇的斜坡上生長最快,山頂或者地勢太平的地方不但長得慢而且長不高,另外,買杉木苗時也應該儘量選擇粗壯、根系發達的當年苗,這對杉木的長勢也會起到關鍵的作用,所以種苗、土壤和地理位置直接影響著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


二,增加栽種密度;

正常來說,杉樹苗的栽種間隔應該在兩米左右,每畝可以栽種杉苗大約200多棵,如果我們間隔一米左右,每畝就可以栽到500多棵,也許你會說栽這麼密肯定長不大,可事實是我們這邊現在很多人都是這樣栽的,而且經濟效益也是明顯的增高了。

其實當時栽這麼密大家也不是故意的,主要是當初分山到戶的時候,大家都不知道種些什麼好,因為杉木用途廣泛,價格也一路看漲,所以當時很多人都選擇了種杉樹,

栽種杉樹苗也是大姑娘上轎一一頭一回,到底應該間隔多少才合理,大家都摸不準,栽種的時候覺得間隔一米已經隔得好遠了,有些人間隔一米五,大家還說他們浪費土地,為了不浪費,大家都栽的一個比一個密。

誰知幾年之後大家都開始後悔了,因為間隔太密,杉樹長勢緩慢,有部分杉樹因為見不到陽光而開始乾枯,如果不間伐,就會影響整片杉樹林的成長

,但在那時候鏟把大的杉樹,根本沒人要,因為有刺而且不起火焰,農戶家裡燒柴做飯都不要杉樹,所以當時有一部分人沒有辦法,只能忍痛砍掉了一批,丟棄在山上,白白耽誤了人工和時間。



但卻有人從中看到了商機,便宜收購了很多這種間伐杉木杆,甚至不要錢,直接上山去幫人家間伐,運回來後,加工成杉木支撐杆,賣到沿海地區做園林樹木支撐杆,大賺特賺了一筆。現在,尾徑三釐米的兩米支撐杆,收購價格可以達到1.5元,三米四米的價格可以達到四五元,當初的亂栽,現在反而錯打錯著,賣得更多錢了。現在大家都故意栽密一點,等長到小碗粗細的時候,間伐一批,等長到大碗粗細的時候,再間伐一批,分成幾批砍伐,經濟效益也就明顯的提高了。



所以,想要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不單要考慮種苗、土壤、位置外,還可以密栽、多伐。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到你!

我是山路又彎彎,有不同的見解歡迎您發表評論,謝謝!


山路又彎彎

杉木質量才是硬道理!杉木材質好,才會有效益,杉木材質不好,什麼都免談,沒有客戶願意要質量不好的杉木。因此,要提高杉木種植效益的重要任務就是先把杉木種好。



今天,三農寶典就為種植杉木的朋友們提點關於如何把杉木種好的建議供大家參考!

選地―挑肥揀瘦



對杉木種植有經驗的朋友應該知道,杉木這個樹種對於土質、氣候有著特別高的要求。

1、適宜杉木種植的土層―疏鬆、肥沃、溼潤、排水性透氣性較好的酸性土壤

2、適宜杉木種植的地點―山腳、向陰坡、海拔在350~800米的林地

3、適宜杉木種植的土質―板岩、砂頁岩

4、適宜杉木種植的土層厚度―50釐米以上

5、不適宜杉木生長的地段―重茬地段、重黏土地段

6、適宜杉木生長的氣候:溫暖溼潤、霧多、無霜期較長

7、不適宜杉木生長的氣候:容易造成乾旱澇災的氣候

育地―煉山修地



1、煉山修地的好處―可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杉木種植的土壤,有效降低草害、蟲害的發災率。

2、可以選擇的整地方式―穴狀(要做好回填工作)、帶狀、全墾

3、其他工作―土地深耕破土、及時清理種植地裡的雜草雜石


村郎三農館

首先明白一點,杉木賣出去是量立方的,經濟效益出在產出多少立方上。

瞭解杉樹生長最適應習性,合理的人工安排栽植環境,才能使杉木產出經濟效益高。

杉樹一般喜半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地方生長速度最快,木質質量也尚可。假如我們選擇造杉木林,那麼一座山,一定是半山腰以下,排水良好,土壤肥沃。我們可以看到原來實踐中,同樣面積,栽種棵數相同的杉樹,十年後,中下部產出的杉木立方可能是上部分三,四倍之多。效益自然高了哦!

當然,栽種過程中承包合同是不允許你要上下部的,一包就是座山的,那麼,必須尋找到實應一座山之上,中,下部的最佳樹種了。



去年,我看到一塊幾個人承包的山場,他們利用得相當好,說實話我是很佩服的,他們也真賺了不少錢(雖然開始林業部門被批的一無是處,造了個賴離頭林)。

他們的林是這樣造的,山林最下緣栽了三排千年桐。山林往上,按林業部門標準栽種上了杉木一直到山中部。而杉木中間又夾栽上楓香樹,再上去栽了一層當地速生的檫樹,這層檫樹不多,以上又種起了馬尾松。

林造好後。1,四年頭上,就開始申請間林,砍去了最下層幹年桐,給人種毛木耳。

2,杉樹和楓香樹這年就猛長,第五年至六年頭上,這楓香樹也長到約直經快10㎝了,馬上冬季又申請間林,砍去楓香樹給別人種黑木耳和機木屑給別人做袋菇。

3,到了七年頭上,又開了一個小拖把柄廠,申請砍下檫樹,自己幾個人加工拖把柄,鐵鍬柄等。

這樣一間伐,下層杉木剛好利用到上面檫樹砍伐了的空間,又用到檫樹和楓樹葉細枝丫腐肥。幾年就成材了。上層馬尾松也開始可採松脂了。

去年冬季開始申請砍伐杉木了,據他們設想,不知間伐,還是全伐,以後只要在樹蔸上留好杉樹和楓香苗又可重而復始,就是可惜了,那檫樹蔸因上面松木過旺,沒能抽出幾多苗,而重複。


老艾葉

杉木,作為農村常見的一種樹種,其具有木質好,軟硬適中等優越性,深受城鄉民眾的喜愛。

尤其是長江以南,土地肥沃,氣溫適宜,雨量充沛等得天獨厚的優勢,特別適合杉木生長。目前,杉木已成為當地農民的主要產業之一。



杉木除了能製作成各種傢俱之外,現在還可以製作成各種居家裝飾材料,如木地板等。現在農村擁有很多的小家庭作坊,專門利用杉木的殘頭殘尾,製作成拼板,它就是家居裝飾材料之一。

那麼,種植杉木前首先要煉好山,這才是最關鍵的一步。先將荒山上的雜草樹木砍倒,晾曬一兩個月,然後幹好防火線,選擇一個無風無雨的陰涼天氣,用火把地燒好。一定要帶好消防工具,防止火災的發生,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苗木要選擇粗壯,無病蟲害,根系發達而且新鮮的一年苗。種植前先用黃泥攪拌成稀糊狀,放入適量的磷肥,能起到生根的作用。

將苗木的根放入黃泥裡,裹拌均勻即可進行栽種。種植的過程木坑不要挖得太大,只要能放入苗木的根就行,挖大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

由於杉木的種植週期較長,所以,在幼苗種植時,可以適當增加密度,以2米的距離按“品”字種植,能起到光照均勻的作用。



種植前三年的管理工作很重要,它將起到杉木是否成林的決定性作用。假如管理不好,雜草叢生,幼苗就生長不起來,甚至會造成前功盡棄。

幼苗成林後的八年時間內生長速度最快,這時由於杉木的密度大,光照不足形成杉木腳葉乾枯現象。

可以根據實情作一次適當性間伐,將生長緩慢,樹木彎曲,有病蟲害的砍掉,用著拼板加工,同時可以增加一定的經濟收入,也為其它的樹木生長創造了有利條件。


鄉村田園生活網

杉(Shā 不讀Shān哦)木主要產於中國長江以南,這種樹在土層肥厚,氣候溫暖多雨,排水良好的山地或河堤生長會非常迅速。

如何提高杉木種植的經濟效益? 首先我們要知道杉木在哪些方面有市場需求!

杉木最常見的用途就是做木材加工品, 杉木本身耐腐力強,不易受白蟻蛀食。可供建築、橋樑、造船、礦柱,木樁、電杆、傢俱及木纖維工業原料使用!


這一點我深有體會,小時候村裡遍山都是杉木,先是夜裡偷伐,到後來心照不宣,光明正大地跑到山上砍,再後來有的小學甚至組織小學生去山上一起將砍的樹揹回來!可見當時的市場對於杉木的需求有多大。


除了作為木材加工,還有個很大的用途就是藥用!杉木可謂全身是寶,樹皮、根皮、枝葉、枝節甚至它瀝出來的油脂都能作為藥用!

關於提高杉木的經濟效益,我覺得首先一點就是大力宣傳,要讓大眾瞭解並接收杉木所帶來的好處,發展林業經濟 , 不斷加強杉木種植及 管理 , 指導廣大林農精心種植栽培具有較高經 濟價值的杉木林 , 簡單來說就是普及化和規模化,杉木種植的目的就是作為用材,效益比較單一,且採伐期比較長,小面積種植肯定無法做到效益豐收!


哎呦我的tou像不錯呦

首先,杉木的種植,風險是否大,可複製性強不強,會不會做的有點起色,馬上有人跟風,攪亂市場。

第二,杉木主要可以應用在哪些方面,相比其他木材有什麼優勢?對於市場需求大,並可用杉木替代的產品領域,加大銷售力度。

第三,做一些木材優勢的測評和宣傳,增加認可度。軟性推廣很重要。


沈老師談育兒

杉木本身就是優質木材之一,耐腐敗,不怕潮溼,不乾裂,不怕蟲蛀,而且質輕,纖維細膩。目前的傢俱都以松木和闊葉樹材為主,如果選擇用杉木製造,一定會讓其價值翻倍增長,而且其紋理清晰,經油漆處理後,有較好的美感,市場前景日益看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