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認識“五行”

五行規律是《易經》中的基本規律,但一直以來,人們對五行的認識卻存在偏差,要麼認為很神秘,最終陷入唯心主義;要麼認識很膚淺,把五行看成是以金、木、水、火、土為代表的五種物質。實際上,五行既不是不可知的東西,也不是具體的物質。所謂“五行”就是指事物隨著時間在運動變化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五種狀態及其屬性。分別用木、火、土、金、水錶示。《五帝》篇中記載:“……天有五行,水火金木土;分時化育,以成萬物。”《洪範》中指出:“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潤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從革、土曰稼穡。潤下作鹹、炎上做苦、曲直作酸、從革作辛、稼穡作甘。”所謂“行”,本指運動、變化,這裡指運動,變化中所顯示的狀態及其屬性。鄭玄注曰:“行者,順天行氣也。”五行規律就是指事物發展過程中所體現出來的五種狀態和屬性及其相互關係。五行規律源於陰陽消長的規律,也就是矛盾轉化規律,具體表現為矛盾在轉化過程中的對立統一規律,五行之間主要是相生和相剋的關係,可以用下圖表示:

正確認識“五行”

這就是五行的正常變化順序。五行順序變化,則為相生關係,跨越順序,則為相剋關係。也就是說相鄰為生,相隔為克。這就表示事物在發展過程中,如果順應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則五行相生而如果跨越事物發展的必由階段,則五行相剋。

正確認識“五行”

“《易》與天地準”。《易·說卦傳》曰:“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又進一步解說曰:“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也,故曰成言乎艮。”正確認識“五行”

古以北極星為天帝,以北斗七星為帝車(龍),認為天道運行就是天帝駕車(龍)巡遊。欲識天時,斗柄所指。斗柄東指,天下皆春,五行屬木,萬物出生;斗柄南指,天下皆夏,五行屬火,萬物俱長;斗柄在中,天下長夏,五行屬土,萬物得養;斗柄西指,天下皆秋,五行屬金,萬物斂收;斗柄北指,天下皆冬,五行屬水,萬物閉藏。五行順行,四季分明;五行順行,晝夜乃成。是有八卦,分屬五行。震巽屬木,帝之所出;離明在南,五行屬火;坤地在中,五行屬土;兌乾屬金,殺氣在西;坎險在北,五行屬水。五行相生,八卦相蕩,天之道也。正確認識“五行”

由此可見,五行之木,其屬性就是萌生、出達,順春氣也,謂之木道;五行之火,其屬性就是茁壯成長,順夏氣也,謂之火道;五行之土,其屬性就是萬物致養焉,順中和之氣也,謂之土道;五行之金,其屬性就是肅殺斂收,順秋氣也,謂之金道;五行之水,其屬性就是密閉藏精,順冬氣也,謂之水道。正確認識“五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