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峁研究進展及其意義是什麼?

包蕊傑

雖然石峁遺址很早就被學界所知曉,但它首次進入公眾視野,應該是2012年底的事情了。陸續有媒體報道,稱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陝西神木發現了一座距今4000多年,面積約425萬平方米的史前中國面積最大的城市。記得當時採訪項目負責人孫周勇,他談及石峁的價值時,很意味深長的說:“好戲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好戲真的就接踵而來了。

2013年,考古工作者在石峁遺址外城東門附近發現了城牆馬面和角樓,這是我國目前發現最早的此類城防設施實物,距今已有4000多年。而這些也與東城門的甕城一道,構築起了石峁堅固的城防體系。

2013年,石峁遺址出土了一件長達56釐米,重約3公斤的玉牙璋的新聞被媒體廣泛報道。其實早在石峁遺址進行正式考古發掘之前,大量的石峁玉器便已經流出,被包括陝西曆史博物館在內的海內外多家博物館收藏。在當地曾長期流傳著“玉器從石頭裡蹦出來”的傳說,而考古工作者確實也從石牆的縫隙中發現了玉器,從而證實了傳說非虛。

2014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佈了石峁遺址居民住址和墓葬的考古成果,為明晰石峁遺址的功能區劃提供了可靠的考古學材料。

2015年,經過這些年的實驗室實驗、分析,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佈了石峁壁畫的研究結果——這批壁畫無論在製作工藝還是繪製技法上均與漢代及其以後的壁畫較為相似,可能暗示著中國早期壁畫的基本製作工藝及繪製技法早在4000多年前或者更早的時期便已經基本確立。

2015年,石峁遺址發現鱷魚骨板的消息被披露,孫周勇說這塊骨板是包括陝晉中北部、內蒙古中南部在內的河套地區的首次發現,所以他推斷這條鱷魚未必生長於此,極有可能來自遙遠的南方。這也說明史前各部族的上層之間,很可能進行著距離遠超出今人想象的‘奢侈品’交易。

2016年,陝西的考古工作者對石峁遺址核心區——皇城臺進行發掘,一座依託山勢修建,由廣場、甕城、多段石牆構成的,外形類似於秘魯馬丘比丘遺址的朝複雜建築逐漸浮出水面。同時,《營造法式》記載的築城所需的“紝木”,也在皇城臺遺址“破土而出”。


2016年,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公佈了石峁出土石範和銅刀的研究成果,不僅為中國早期鑄造技術的研究提供了實物證據,也為鑄銅等早期冶金術是由北方的歐亞大草原傳入中原地區的觀點提供了佐證。

2017年,考古工作者在皇城臺東護牆北段的“棄置堆積”中,清理出了百餘片卜骨,超過萬枚的骨針,以及多件體態碩大的鷹形陶器。

2018年,石峁遺址內出土的一件類似於今天髮卡樣式的骨器,被正式確認為口絃琴,是中國音樂史上的重要發現。

以上便是石峁遺址截止目前的研究進展,應該還有很多發現,還沒來得及公佈成果。

至於題主問石峁遺址的意義,個人覺得,石峁橫空出世的最大意義,在於顛覆了長久以來中華文明起源於黃河流域的觀念。在所謂的蠻荒之地,在距今4000多年前,黃土高原上誕生了這樣一座宏大的城市,說明中華文明誕生之初,不是一家獨大,而是百家爭鳴,星光燦爛的。

至於題主提到的地中海文明,嗯,這個時期埃及人差不多已經開始脩金字塔了,所以怎麼比?


王朝的廢墟

陝西神木石峁遺址,自發現開始沒有多少年,但是一次次的震驚了考古界。被考古學家們稱為“石破天驚.石峁古城”!



石峁古城,最新的勘探表明年代在上限4300年至3800年之間,跨越了黃帝晚期與夏初(4100年),他的發現顛覆了中國傳統的歷史概念,使人們把尋找夏朝都城的目光投向了黃土高原。

古城的範圍高達425萬平方米,這是中國史前最大的城市,可以容納五至10萬人。最近幾年又在它的周圍陸續發現了眾多的衛星城一起拱衛著這座史前都城。

我們現在看到的古代城牆樣式是從漢朝開始定型的,即“馬面”“翁城”等,竟然在4000多年前的石峁古城中發現,顛覆了人們的認知觀。



這裡發現了“青銅齒環”“青銅刀”“青銅鑿子”等青銅器,說明已經進入了青銅時代,而且有一隻使用青銅武器的大軍!


中國文化中傳統的玉器在這裡有大量的發現,而且有相當部分是在城牆石頭縫裡發現的,可想而知這裡的統治者奢侈程度。這裡並不產玉,但是他的玉器數量之多令人驚訝,而且他的玉器來自於不是一個地方。其中有新疆地區的和田玉、中國西南地區的青玉,甚至還有浙江良渚遺址的玉料。

在這裡又發現了“鱷魚骨”“駝鳥蛋殼”等等來自於南方的物種,直接表明了這裡就是當年華夏文明的中心,受到了全國各地的崇拜。

而在前幾天又發現了20個骨質口絃琴,更加表現了這裡的統治階層在享受文化與文明的奢侈!

有專家分析,完全開發完至少需要30至一百年時間,我們期待有更多的證據來證明我國古代文化的豐富多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