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任何領域學到一定層次,都會回到哲學上去?

菜鳥微成長


哲學的英文單字Philosophy,是由兩個單字組成的,分別是 philein(追求)和sophia(智慧),也就是追求智慧的意思。那麼怎麼追求到智慧呢?  途徑就是認知方法,也就是人去認知世界,影響世界,以及從世界獲益的方法論。

所有的學科領域,都需要認知方法論,學科研究的越深入,所反映事物的本質就越深刻,其認知方法論相關度就越大。 

對哲學、科學、神學的關係,有一種很膚淺的說法是:“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講這話的人不理解三者的核心特徵。 

科學注重的是實證,永遠抱有懷疑的心態,通過實踐去檢驗認知的有效性,進而產生確定的可以重複利用的應用技術;

神學注重的是信仰,不要懷疑,不要實證,只要人相信,活著的時候能安心;

哲學注重的是邏輯,無論對於能夠實證的,或者只能信仰的,都有其邏輯規律。



道斷之道


不管道家講的陰陽,佛家講的空有,哲學講的矛盾對立體都是一個意思,你看陰陽,空有不就是一對矛盾嗎。反觀生活中的一切領域都離不開陰陽和矛盾。就拿音樂🎶來說吧他的高低轉折輕重緩急,節奏的明快舒緩,這些都可以用陰陽矛盾來解答,還有休止符就是沒有聲音的音節,也就是空音,他戛然而止給人於停頓,產生思考。然後忽然音起又把人帶到了另一個場景和畫面。這種真空妙有不就是佛家說的禪的境界嗎。繪畫也一樣,中國畫的枯溼濃淡白不也是一對對矛盾體嗎。處理好了不就產生了明暗對比層次感嗎。就算西洋畫他不也講究色彩對比明暗等等表現嗎,這些不也是陰陽矛盾對立的恰到好處處理產生的藝術美和視覺效果嗎。同樣武術散打也一樣,力量的輕重,距離感的遠近把握,時間快慢時間差的控制,都能打亂別人防守的節奏感,從而克敵制勝。這些都離不開陰陽矛盾對立的和諧統一。你掌握了這些陰陽矛盾空有的規律在生活實踐中都能適用。也就悟到了道或禪也或是矛盾等等哲學的規律。對你任何東西學到一定境界的提高都有幫助,也就是有術積累悟道,然後悟道以後根據道的理解又能化出更多的術。當你悟道以後做到大道至簡無形也就是佛家講的空無境界時你的作品就會進入化境就像張大千晚年的潑彩畫一樣,你就成了大師。











六扇門人jgy


邏輯就是哲學,形式邏輯、辯證邏輯遍佈邏在生活工作中。邏輯就是一般的規律,生活工作中充滿規律,所以到處都是邏輯。

黑格爾的哲學系統第一就是把邏輯找出來,於是有了哲學全書的第一部《邏輯學》。然後黑格爾用演繹法把自己的邏輯學用到對自都在尋找然的研究,於是有了哲學全書的第二部《自然哲學》。在用邏輯的理論用到精神學的研究上,主要是人類的精神,於是有了哲學全書的第三部《精神哲學》。

其實每個人的思維都在尋找哲學邏輯,問題是你能否清晰地找到邏輯,如果你真的找到了邏輯,你就將是一個明白人。


自然法則是真理


想澄清一個概念,不是任何領域和學科學到一定層次,都會回到哲學上去。而是哲學可以讓任何領域和學科達到一定的層次和高度,並且任何領域和學科最終的解釋,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和用哲學的思想來解釋。

哲學是對於世界本質的思考,這種思考是剝離表象並帶有反思性質的。雖然我們每個人都具有思考能力,但世人普遍的思考依然是把表象當作真實,把謬誤當做真理。

尼采之所以說:人是一種需要被克服的東西。就是因為人在很小的時候,就被灌輸了很多觀念。並認為這些觀念是對的,沒有疑問的,卻從來不去認真仔細的反省過。牛頓正是克服了人們普遍的那種固有傳統的觀念,那種天經地義的認為蘋果掉落的時候就是往地上落,就該往地上落的觀念,去質疑反思:為什麼蘋果掉落的時候只往地上落而不是往天上落?才發現物理上的萬有引力定律。

所以,不是任何領域和學科學到一定層次,會回到哲學上去。而是從事各個學科和領域的人在學到一定層次,成為了不但有著一個智慧的大腦,還有著一雙詫異的眼光哲學意義上的人,才會讓各個學科和領域達到的一定層次和高度,並且這個層次和高度都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和用哲學的思想去解釋。


孩子的避風港


題目這句話有道理。為什麼呢?因為哲學是科學之母,是眾經之源。所有學科都是支流,溯源而上都必然抵達唯一的源頭,就是哲學。

各專業學科的知識都是從現象中去發現哲學的顆粒一一現象背後的真相與運行規律。假如哲學是根玉米棒子的話,那麼各專業的科學知識就如同是玉米粒子。這些顆粒都是哲學這個玉米棒上的一粒而已。

所以說題目這句話有道理滴。


天道若龍


因為科學的盡頭是哲學,哲學的盡頭是神學。沒有人能解釋世界上的為什麼,但人類又總想告訴宇宙自己無所不知,所以有了自欺欺人和亂力怪神,有了不知所云和高深奧妙!人類全部學識的發展都是從世界中來,卻不能完盡的解釋世界的一切,人類的學識無法超越目前認知的所有一切,只能在其中不斷髮展,如果有一天世界發生質變,那麼人類的學識立腳點就無法在質變後的世界站立,神學將重回巔峰,新的學識將重頭再來!


無愧於心追責到底


哲學研究的就是包括人在內的一切存在體,而具體學科只是對某一方面的研究,當這種研究到達一定程度必將回歸存在的統一性!


凡行記


恕本民科直言,西方哲學本來是應該回答big questions的,可西方哲學從誕生之日至今,就一直被困在物質裡,唯物論,唯心論地一通亂鬥,不能回答宇宙的本源,不能回答物質從何而來,所以哲學一無是處,哲學已死!


外星文明新時代


太正確了,條條道路通羅馬。從個別到一般;從個體到全體;從局部到全局;從地球到宇宙;從沙粒到太陽;從簡單到複雜………


高廣福204高廣福204


無論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其本質歸根結底還是哲學問題。從世界觀到方法論,任何一門科學都必須遵循的最基本觀點和法則。所以說哲學才是樹根和樹幹,其它學科是樹枝和樹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