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烏茲別克斯坦這片土地也是玄奘西行取經所經的一部分,很多中國人都會覺得它神秘而遙遠。其實中國人去烏茲別克斯坦還是很方便的,只是自己辦理簽證比較麻煩,中介辦理花錢又多,阻礙了我們更多人前往。烏茲別克美女如雲,在所有中亞國家裡算是旅遊資源比較豐富的國家,城市間交通也是最為方便的國家,城市的環境乾淨衛生,烏茲別克斯坦人中老年人喜歡鑲金牙,他們性格溫和、誠實守信,當然個別黑車司機除外。這個古絲綢之路上的中亞國家,在歷史長河裡留下了無數璀璨明珠和歷史故事。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希瓦等多少要衝古鎮至今還彷彿迴盪著古代商旅的駝鈴聲......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那讓我先簡單概括一下烏茲別克斯坦這個國家的歷史吧:

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伊朗遊牧民族由今屬哈薩克的北部草原地帶向南遷徙,在中亞定居下來,逐漸形成了以布哈拉、撒馬爾罕等為中心的城市,這兩個城市後來成為這個地區的統治與文化中心。到了公元前第5世紀,巴克特里亞、粟特、吐火羅等國家控制此一地區。隨著中國鑿空絲綢之路後,布哈拉與撒馬爾罕成為極為富裕的城市,河中地區的富裕,經常引起來自北方歐亞大草原以及中國的侵略。許多地區性的戰爭在粟特與其他河中地區國家之間展開,而波斯與中國也經常在此地區發生衝突。公元前3世紀,馬其頓王亞歷山大曾征服中亞。一直至7世紀,這裡曾有費爾干納國、貴霜王國、突厥卡乾等國家或王朝。8世紀起,阿拉伯人佔領該地,帶來伊斯蘭教和文化。公元13世紀,蒙古韃靼人成為統治者。14—15世紀,當地又被帖木兒帝國兼併。16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烏茲別克人在中亞建立希瓦、布哈拉、浩罕三個並存的汗國,他們仍保持著完整的伊斯蘭教封建關係。到了1865—1876年,俄國完成對三個汗國的征服,烏茲別克人從此淪為沙俄的臣民。蘇聯時代,烏茲別克在20世紀20年代後期實行農業集體化,同時,當地成為蘇聯在中亞的工農業中心,具有相對完整的冶金、機械製造、天然氣化工等產業,塔什干成為蘇聯第四大城市。1991年9月1日,烏茲別克成為獨立國家。

一、奧什口岸--烏茲別克塔什干

我是從靠近吉爾吉斯第二大城市奧什的多斯特克口岸進入烏茲別克斯坦的,然後從費爾幹納盆地的安集延到達首都塔什干--撒馬爾罕--布哈拉--沙赫裡夏勃茲--泰爾梅茲。當年玄奘就是從現在吉爾吉斯一路北上再向西,到達瞭如今的烏茲別克斯坦,他經過赭時國,即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之塔什干)、康國(即撒馬爾罕)、羯霜那國(今烏茲別克斯坦之沙赫裡夏勃茲),又西南行200多里至鐵門關,再循東南方向渡阿姆河(今泰爾梅茲)繼續向南。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一大早就搭車趕往吉爾吉斯的多斯特克口岸,這個口岸就在奧什的西面郊區,市區搭車前往只需200索姆。到了口岸那裡已經排了很長隊伍,基本都是吉、烏兩國的居民。我先在口岸私人兌換點換了一些烏茲別克斯坦的蘇姆。據說烏茲別克斯坦的外匯是受國家管制的,銀行兌換匯率比黑市要低很多,我隨後今天的蘇姆也都是在黑市兌換的,1美元大概是8000--8050蘇姆,面值有500、1000、5000、10000蘇姆的。最好都要10000的,不然帶著實在麻煩,太沉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邊檢站大門外已經很多人排隊,隊伍越來越長,很多人加塞,主要是年齡大的婦女加塞嚴重。大門口士兵看守著,每次放行十幾二十幾個人進入大門,進大門後仍需男女分開排隊等候辦理蓋章出境,我進入大門後被大兵優先叫到前面辦理,蓋完出境章,步行至烏茲別克海關辦理入境手續,持槍大兵把守,人們在門外排隊等候放行,我手持護照走到大門向大兵表示時間緊迫,他查看了護照後打開門讓優先進入辦理,整個過程很順利,對於傳說在吉國停留超過五天以上必須去警察局登記的要求,海關並未詢問相關事宜。吉、烏雙方都未有索賄現象,辦理過程都很禮貌。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走出這個大門就算是正式進入了烏茲別克斯坦了,門口處已經有很多換匯的黃牛和拉客的司機。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些人長期在此面對各類遊客和過境人員,換匯或司機拉客基本都是隨口開價,到塔什干每人開價25美元,還價後還要20美元,最後我看到一旁停著一輛破舊的大巴車,上去一問,是去安集延的,每人車費才2000蘇姆,摺合人民幣不到2塊錢,太便宜了。於是我們甩開黑車司機們的糾纏,跳上公交大巴。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公交大巴上的人很熱情,雖然車上已經沒有了座位,但還是被讓到前排的副駕駛區域坐下,旁邊的美女大方的打招呼,還拿出手機自拍合影,我索性也拿出我的手機交給她,自拍一張。這個安集延女孩讓剛剛踏上烏茲別克斯坦的我感受到了與吉爾吉斯不一樣的風情,她不僅自拍合影,還給我們分享她的音樂,還給我們一個奶酪做的“烏茲別克巧克力”,而在吉爾吉斯,女人們大都還比較含蓄、傳統,一般不會主動與陌生男人親近。車上的其他人也都很熱情與友善,只是有個年輕小夥子可能不知道在哪學了幾句中文,不過都是罵人的話,卻拿出來當笑話講!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公交大巴到了安集延的一個街道,車上人告訴我們在這裡就可以下車去塔什干,還親自下車把我領到了地方才繼續開車往前走。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是一個去塔什干自發形成的拼車點,車主們或幫忙拉客的人看到我們來就一窩蜂斯的圍了上來,互相競爭拉客,但價格基本都是每人5萬蘇姆,摺合人民幣不到50元,如果他告訴你4萬、3萬,那基本是為了先把你拉上車開玩笑說的,別當真!這個穿牛仔衣的最能拉,直接把我的包揹走放上車,他自己不是開車的,它相當於幫別人拉客,拉到一個人賺一些佣金,所以那些開車的司機是拉不過他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拼的車是個普通二手轎車,可坐四個乘客。在通往塔什干的路上有很多的棉花地,這裡盛產棉花。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路過一個檢查站,要下車親自到路邊辦公窗口進行護照登記。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過了檢查站就進入山區,要翻過一座比較高的大山,目前通過大山的卡姆奇克隧道在2016年已經修好,這條長達19.2公里的隧道,被稱為中亞最長的隧道,是中國隧道幫忙修建的“總統一號工程”,但是當天卻沒有讓通行,車到隧道口時被交警攔截,仍讓所有車輛走盤山道翻山而行。山坡上有一個很大的字和標牌,應該是一些企業的廣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中國修的隧道卻讓我這個中國人不能親自體驗一下,很遺憾,不能讓我滿足一下祖國的自豪感,我們只好翻山,這樣至少要多用2個小時的時間,這條山路冬季會被冰雪覆蓋,如果沒有中國修的隧道,冬天費爾干納盆的烏國人去首都只能繞行到塔吉克斯坦。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山上遇到牧羊人,他們騎著馬、毛驢駝著乾糧,想必外面放牧的日子很長很辛苦。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翻過最高山口路還不錯,路上到處也都在拓寬建設。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們到途中一個叫Ohangaron小鎮吃了一頓飯,司機說這家餐廳很棒,我感覺確實不錯,價格不貴,味道也好,和新疆菜差不多。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們每個人點了自己喜歡的菜,菜單上有圖片,可以看出這家店應該很有名氣,生意好,人多。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餐廳服務員,結帳。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華燈初上時分,我們終於到了首都塔什干。司機把每個人送到家,除了送人,司機還會順便幫人送一些文件收取一些費用。感覺烏茲別克這種拼車、代送物品的行為很值得推廣,其實就象我們的滴滴拼車是一個道理,只是他們互聯網技術和智能手機還不發達,而我們雖然技術、資本發達,但卻對此進行了限制。

到了塔什干,讓司機幫忙打電話訂了一個家庭旅館,30美金一晚。這家旅館是一個很讚的院子,在古城居民區裡,距離超蘇市場和地鐵都不遠。老太太會說一點英語,接電話的兒子英語很好,人也很好。

塔什干的住宿整體上看並不便宜,酒店不多,只是這兩年才陸續多了一些,而且普遍條件不高。在烏茲別克住宿登記很嚴格,千萬要記住向旅館或酒店索要蓋了章的住宿登記卡,在出境時要查,少一晩上都不行。

塔什干雖是首都,但規模並不大,市區來說,旅遊資源並不豐富,有博物館、廣場公園、神學院、清真寺、電視塔、陵墓。玄奘往印度取經,曾路過這裡,當時叫赭時國,中國古稱石國,漢人中許多石姓人的祖先就在這裡;《大唐西域記》卷一記載:“赭時國周千餘里,……西臨葉河,役屬突厥”。

本人因為語言問題對博物館並不是太感興趣,而清真寺之類的還是留著去撒馬爾罕再看吧。在塔什干只計劃去一下超蘇集市、庫爾克達神學院、貼木爾廣場,然後去吃中亞抓飯中心吃手抓飯,順便看看塔什干電視塔。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超蘇集市。這個象蒙古包一樣的巨大綠色穹頂建築就是塔什干最大的最有名氣的農貿市場。超蘇集市就在古城區邊上,我走路幾分鐘就可以到。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巨大的穹頂之下,就是一個個攤位,成環狀佈局,整齊合理,排列有序,衛生乾淨。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想必當初設計這個建築時也費了不少功夫。裡面分上下兩層,一層賣肉、熟食、奶製品等,二樓主要是乾果、調料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圍繞超蘇農貿市場,四周還有很多不同類別的市場,蔬菜水果市場、服裝鞋帽、家居用品、食品雜貨等應有盡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新鮮的石榴。進入烏茲別克斯坦後,你就會發現到處都是賣是賣石榴的,比新疆喀什還多。我國石榴的故鄉就在烏茲別克斯坦,有晉陸機《與弟雲書》記載:“張騫為漢使外國十八年,得塗林安石榴也”。“安石榴”即安國、石國的榴,安、石兩國即現今烏茲別克斯坦的布哈拉、塔什干地區。東晉後趙石虎,是石國後裔。《鄴中記》載:“石虎苑中有安石榴,子大如碗盞”。從石虎老家石國引種來極品石榴,在鄴城(河南安陽)能種出如此大的石榴不足為奇。《古蘭經》裡稱石榴為“天堂聖果”,認為每個石榴中有一粒種子是來自天堂。先知穆罕默德說:“吃一吃石榴吧,它可以使身體滌除嫉妒和憎恨。”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各種新鮮水果。土壤好,光照率高,使烏茲別克盛產杏、李子、石榴、葡萄、瓜類、圓白菜、核桃等各種水果蔬菜。目前超過180種果蔬及加工產品被出口至俄羅斯、美國、巴西、中國、印度尼西亞等80餘個國家。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水果多,自然乾果產量就大,據資料顯示,近十年間,烏茲別克斯坦乾果及堅果出口量增長了4倍。他們今還在塔什干召開了國際果蔬博覽會,吸引了40餘個國家的人來探尋商機。這和烏茲別克斯坦現在的農業政策有關,蘇聯時代,這裡都是大面積的小麥、棉花產地,但這些產量雖大,但效益很低,人民並不能致富,現在的總統號召大家逐步縮減棉花種植面積,擴大果蔬種植,還自主選育出很多針對不同地域的氣候特點、抗旱、防病害的優良品種。與此同時,政府還組建、改造了很多專門從事農產品加工的現代化企業。所以,這屆政府,人民的擁護率還是很高的,雖然不是很富有,但大家貧富差不多,還算過的幸福。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來自各國的調料。這些是經過絲綢之路貿易而來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醃菜。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各種五顏六色手工燒製的盤子是當地特有的傳統工藝,精美的花紋佈滿整個盤子。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烤包子、手抓飯等餐廳。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超蘇集市向東逛,沿著密密麻麻的路邊攤走向突起的小土坡就到了庫爾克達什神學院,它旁邊是座星期五清真寺,大門緊閉。我開始並不知道這是一個神學院,走進一看,看門的的笑容可鞠的指指窗口,意思是買票,5000索姆,我一想,才4塊錢,走過咱就不錯過,就這樣進去看了一下,看到一樓有好幾個房間都是辦公室,二樓有教室,教室裡還有人講課,學生似乎什麼年齡段的都有,他們的鞋都放在教室門口。我在窗前拍了一個照片,他們善意的制止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兩邊的房間都是教室和神學院老師的辦公室。中間一樓位置一側是食堂另一邊是洗手間。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神學院的學生們。

從神學院出來,去地鐵口乘地鐵到鐵木爾廣場。

車站入口內有地鐵線路圖,一般要開包檢查後才能入站,車票1200蘇姆,不到一塊錢人民幣。塔什干的公共交通交通還算健全,市內有公交車、出租車、地鐵。烏茲別克允許私人車輛從事營運,價格也不貴,基本上10塊人民幣可以全城跑。這個城市有1/3的私家車是用來跑黑車的。

塔什干的地鐵網絡也比較發達,現有3條營運路線,路線總長度36.2公里,擁有29座鐵路站。但是地鐵車輛非常破舊,至少是30年前生產的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地鐵埃米爾.鐵木爾站,這是個換乘站,可以換綠線去塔什干電視塔。塔什干的地鐵系統,開通於1977年,是中亞首座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是在蘇聯時期修建的。蘇聯解體後,除了新增線路和站點,其他基本沒什麼變化。站臺融合了本國民族濃濃的西域風情元素,由多位蘇聯時期的著名建築設計師和烏國建築設計師共通參與設計。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站臺服務員穿著制服正與熟人聊天。地鐵站嚴禁拍照,據說當初建地鐵站,順便規劃成了未來核戰爭的掩體,屬軍事機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車廂內乘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在埃米爾鐵木爾站出來,看到了烏茲別克少有的高端酒店,每晚大概是130--150美元吧,和國內的五星級酒店條件沒法比,據說服務也不怎麼樣。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酒店對面就是綠樹成蔭、繁花似錦的埃米爾.鐵木爾廣場,塔什干的主要街道均從埃米帖木爾廣場向外輻射。廣場中央矗立的鐵木爾雕像,能看出烏國的人想以此向世人展現他們祖先曾經的雄風。

鐵木爾廣場作為塔什干新城的中央公園,由俄羅斯帝國建築師建於1870年,始稱康斯坦丁廣場。後來,廣場中央的紀念碑多次更換名字,烏茲別克斯坦曾是帖木兒帝國的所在地,帖木兒紀念碑是為紀念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偉大的軍事家、政治家、帖木兒帝國的奠基人帖木兒而建的。碑文名字下方寫著“正義就是力量”。

鐵木爾這個人不簡單,1336年帖木兒生於撒馬爾罕地區的沙赫裡夏勃茲,我過幾天會去他的家鄉看看。他的父是突厥一個部落首領。當時的中亞大地都是蒙古人的天下,帖木兒與西察合臺汗國的公主結婚,成了察合臺汗國的駙馬。他25歲時,與蒙古人作戰時被打傷成了瘸子,人稱跛子帖木爾。帖木兒為了藉助蒙人勢力,自稱是成吉思汗後代,狡猾詭詐,作戰兇狠殘暴,逐漸成了兩河流域,絲綢之路上的統治者。1369年他建立了帖木兒帝國(1369-1526)。1381年征服東波斯,1387年征服花剌子模,統治錫爾河和阿姆河流域,哈薩克斯坦和烏茲別克斯坦絲綢之路廣大地區。開始與大明朝通商。1402年帖木兒在安卡拉戰役大敗奧斯曼帝國,俘獲其蘇丹拜牙巴耶塞特一世。帖木兒帝國成為從帕米爾高原到小亞細亞、阿拉伯半島的大帝國。他從小亞細亞帶回的藝術家、工匠和學者,促進了撒馬爾罕經濟、文化和城市建築繁榮發展,成為中亞伊斯蘭文化的重心。

1405年帖木兒率領20萬鐵騎進攻明朝,天有不測風雲,幸虧這斯進軍途中在奇姆肯特錫爾河畔病死,終結了其輝煌的征戰歷史。帖木兒死後,四子沙哈魯平定內訌,繼位為王。沙哈魯改變對明朝的的攻擊策略,與明朝友好,在明永樂十一年恢復與明朝的政治經貿關係。1526年帖木兒帝國被蒙古汗國後裔烏茲別克汗國所滅,存在157年。

後來出生在費爾幹納盆地帖木爾的後裔巴布兒,南下征服印度建立了著名莫臥兒王朝(1526-1858)。

1653年泰姬陵就是莫臥兒王朝的留下來的著名遺產。

1941年蘇聯元首斯大林下令挖掘帖木兒墓,第二天希特勒進攻蘇聯。也許這就是帖木兒下的的魔咒。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廣場的鐵木爾揮舞著手臂,展示著雄健的力量,但他騎著的駿馬卻被人偷偷的割走了生殖器,究竟是誰人所為,至今仍是個謎。

廣場上遇到的烏茲別克美女,主動打招呼,他們開朗、大方、富有朝氣。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又幾個美女走過廣場,她們真的美,可是又不好意思直接拍她們。烏茲別克出美女的原因可能是烏茲別克斯坦歷史上是多民族相融合的地方,蒙古人、突厥人、伊朗人、俄羅斯人、中國契丹人、歐洲人等.在烏茲別克幾千年的歷史中長期混合居住並通婚,不斷地混血並相互融合早就了女性的漂亮。

在鐵木爾呆了一會,乘地鐵去電視塔,準備到那裡附近吃手抓飯。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到電視塔乘地鐵綠色線在Bozomor站出來,這個車站設計的燈壁輝煌的,頗有現代感。出站口是一個現代化的辦公中心,這個地方美女很多,來來往往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向北繼續走就可望見塔什干電視塔,塔高375米,居世界第九位。始建於1978年。在100-120米高處設有旋轉餐廳,可容納120人同時就餐。參觀者可在用餐同時觀賞城市風景。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電視塔向北面繼續走約200米就是號稱中亞最大的抓飯中心餐廳。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餐廳在一個巨大的院子裡。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餐廳門口入口右側有4口大鍋每天向人們提供幾種不同口的抓飯。抓飯是烏茲別克斯坦的一大特色,其主料為大米、胡蘿蔔、羊肉。不同地方的抓飯風味各異,除了用料不同外,佐料也是主要原因。種類繁多,按製作方法和用途大體可分為婚慶抓飯、茶館抓飯和宮殿抓飯,按地方風味則有塔什干抓飯、浩罕抓飯、布哈拉抓飯、安集延抓飯、撒馬爾罕抓飯、花剌子模抓飯、納曼幹抓飯等。當地人常說,來過烏茲別克斯坦的朋友,如果沒吃過抓飯,就等於沒有來過。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是最大的一口鍋,一鍋買完了,繼續再做一鍋。看起來很油膩,羊油夠多的!據說喝鍋底的油湯會讓男人增強性慾望,所以當地男人都喜歡週四來吃抓飯,他們相信週四是讓妻子懷孕的好日子,大多數烏茲別克的嬰兒都是在週四孕育而生。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抓飯油膩,吃抓飯最好喝茶,能緩解和消除油脂。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每一鍋都不太一樣,我也沒有胃口每一鍋都吃一盤子,就點了一個經典的套餐。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就是套餐,裡面有一顆小鵪鶉蛋,一個切開的雞蛋,一片馬肉,羊肉很多,除此還有葡萄乾、黃椒、鷹嘴豆等,再要一壺茶、一份拌涼菜,飯量大的還會要一個饢,這裡吃飯離不開饢,如果你不提醒不需要,他們都會默認上一個饢,這樣一份套餐也就人民幣20塊錢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今天不是週四,人不是太多,餐廳內部還是很大的,上下兩層。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吃完飯出來,看到馬路對面有個公園,非常漂亮,吸引著我向那裡走去,公園在Bozsu河畔,裡面有個受害者紀念亭和一個受害者博物館。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博物館修建的很漂亮。塔什干的建築到處充滿了伊斯蘭風情,同時又深受著俄羅斯文化影響,也有一些歐式建築。這裡雖是莫斯林的為主,但信仰自由,除了穆斯林,還有東正教聖地、天主教互不相擾。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塔什干市中心的Bozsu河,也是情侶們約會的好地方。

感覺塔什干人們活的悠閒、輕鬆,這是人家安定的社會環境、社會的持續發展、完善的福利保障分不開的。他們社會安定,民眾負擔較輕,均衡分配,貧富差距不是很大。人民享受的福利是多方面的:醫療實行的是全民公費醫療制,不論大人、孩子看病一律免費。他們重視教育,小孩上學全部免費。對於買房的家庭,家庭成員個人收入中用於償還住房貸款的部分可享受免稅待遇。居民家中的熱水都是免費的,用電、煤氣、汽油也都非常便宜。由於人們的日常生活負擔較小,因此“塔什干”的老百姓很少“攢錢”。往往開完工資就開始大量消費,年輕人泡妞談戀愛也很自由。

二、塔什干--撒馬爾罕

我從塔什干拼車前往撒馬爾罕,拼車點就在通往撒馬爾罕的路口,搭車過去1萬蘇姆,不到10塊錢。到了拼車點,很多車在此等候,她們會主動圍上來和你討價還價,你還可以挑選座位,一般副駕駛比較貴一些,我給了4萬蘇姆,他答應後排只坐兩個人,我和一個俄羅斯族人,副駕駛坐的是一個當地的“韓國”婦女。司機幽默的說,我們這個車成了國際大家庭。

我開始以為副駕駛的婦女是司機的老婆,後來才知道不是,司機告訴我她是“韓國人”,我想可能是她是某種原因出生或流落到了烏茲別克,後來我越來越對烏茲別克怎麼會有“韓國人”感到納悶,就查閱了很多資料才搞明白。原來烏茲別克生活著很多“韓國人”,塔什干還有"韓國人村",他們所說的這些“韓國人”並不是現代意義上的韓國人,而是他們的祖先是來自遠東地區的朝鮮族人。從公元10世紀起,契丹民族建立的遼國統治中國北方200多年,後來契丹民族建立的西遼又統治現在的新疆和中亞地區,直到成吉思汗西征後才改朝換代,成為察合臺汗國。這段歷史給烏茲別克斯坦人留下了這樣的印象:從中國新疆經蒙古一直到朝鮮半島,都是古代中國契丹人的地盤,所以他們也被烏茲別克人認同為“中國契丹人”。在1904~1905年的日俄戰爭後,日本佔領整個朝鮮半島,朝鮮國內生存環境進一步惡化。那時俄遠東地區人口稀少,土地肥沃,在十月革命前後,大批朝鮮族人在遠東地區找到了安身之處。但二戰爆發後,遠東朝鮮族人的命運發生了變化,當時中亞地廣人稀,有大片未開墾的土地,斯大林在1937年簽署命令,將遠東的20萬朝鮮族人遷到中亞。這些朝鮮族人幾乎不與外族通婚,所以跟現在的韓國人在長相上沒有大區別。

而坐在我旁邊的俄羅斯族人,有50多歲,滿口酒氣,煙隱也大。在烏茲別克的俄羅斯族人也有很多,在蘇聯時期,烏茲別克斯坦就有300萬人,其中在塔什干就有近100萬人後來俄羅斯族人回遷到俄羅斯一些,少了很多,但在烏茲別克還是隨處可見金髮女郎和藍眼睛、高鼻樑的人,這些都是當年俄羅斯族人的後代。

拼車從塔什干到撒馬爾罕用了4個小時,沿途道路寬廣平坦,除了棉花地、平原基本再沒有特別的景緻,其實我很想體驗只需2個來小時的高鐵,但我沒有提前預訂高鐵票才不得不拼車前往,據說也有長途汽車,時間更慢,但費用很低。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通往撒馬爾罕的寬廣大道自古就譜寫了無數英雄們的輝煌樂章。玄奘來的時候,這裡不信佛教,信拜火教,但玄奘用了一晩上的功夫說服了撒馬爾罕國王改信了佛教。當時撒馬爾罕在中國古時稱康國,今天很多康姓人的祖先就來自這裡。撒馬爾罕這個浪漫而又富有詩意的城市總是給人無窮的想象,亞歷山大、西突厥人、阿拉伯人、波斯薩曼尼、喀喇罕王朝、花刺子模相繼征服並統治這裡,一個繁華似錦的城市卻被成吉思汗豪不留情的摧毀,但後來帖木爾定都這裡,全新的建造了撒馬爾罕,目前看到的輝煌基本都是帖木爾及其子孫時期留下來的。中國唐朝時曾統治過一段時間,後來被阿拉伯人侵佔。漫步在撒馬爾罕,這個清真寺組成的城市綠樹成蔭,公園相連,各種膚色人和諧包容,可以誇張的說,撒馬爾罕就象中亞的中心,在絲綢之路上散發著閃亮的光芒!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撒馬爾罕也有一個鐵木爾雕像,但這個雕像不再是威風凜凜的騎在馬背上,而是手扶寶劍,端坐在那裡,注視著前方。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他注視的前方就是一個陵墓,而他的家族陵墓就在他注視的右前方不遠處,一個非常雄偉壯觀的藍色穹頂建築群。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就是他的家族之墓--古爾-艾米爾陵墓,是帖木兒及其後嗣的陵墓,建於15世紀。陵墓造型壯觀,色彩鮮豔,有球錐形大圓頂,具有濃厚的東方伊斯蘭建築特色,是世界著名的中亞建築瑰寶。陵墓始建於1403年,最初作為猝死的帖木兒之孫穆罕默德·蘇爾丹之墓,後成為帖木兒家族墓。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陵墓的墓室中有9個長方形的墓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帖木兒之孫兀魯伯為帖木兒建的墨綠色玉石墓冢。帖木兒墓上寫著:誰掘我的墓,誰就遭殃。1941年6月8日曾有人挖掘了帖木兒的墓,兩週後希特勒就開始入侵蘇聯。不過,那一次對墓葬的發掘證實了關於帖木兒面部特徵的歷史記載,證實了兀魯伯死於暴力殺害的傳說,以及所葬其它帖木兒家族成員身份的真實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下面是古爾-艾米爾陵墓裡公開展示的一張鐵木爾撒馬爾罕時代的疆域地圖,這張地圖我後來從塔吉克回國入境時,被卡拉蘇口岸海關工作人員檢查相機時質問道:為什麼拍軍事地圖?我解釋說這是古代地圖,博物館裡公開展示的。他說:那也是軍事地圖。然後他就用自己的手機翻拍了一張。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從埃米爾陵墓出來靠右邊道路往前走,步行20分鐘就可以到列基斯坦”神學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列基斯坦”神學院位於撒馬爾罕市中心的“列吉斯坦”(意為“沙地”)廣場,是一組宏大的建築群,建於公元15-17世紀。建築群由三座神學院組成:左側為兀魯伯神學院;正面為季里亞-卡利神學院,右側為希爾-達爾神學院。這三座不同時間段建起來的建築,高大壯觀、氣勢宏偉,內有金碧輝煌的清真寺。兀魯伯神學院的正門和彩色的穹頂是用各種色彩的陶瓷裝飾的,遭地震破壞後得到重修。三座神學院雖建於不同時代,但風格組合相當成功,是中世紀中亞建築的傑作。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右側為希爾-達爾神學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正面為季里亞-卡利神學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左側為兀魯伯神學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神學院向東200米就是這個雕像,總統伊斯蘭·卡里莫夫,1938年出生於撒馬爾罕出生,自1989年當選為烏茲別克社會主義共和國黨中央第一書記開始,卡里莫夫領導這個中亞國家長達27年之久,任內歷經蘇聯解體、安集延騷亂、兩次吉爾吉斯革命等事件的衝擊,始終屹立不倒。他通過變革政黨體系、公投修憲等方式多次延長總統任期,形成了號稱“烏茲別克斯坦模式”的威權政治和國家控制型經濟模式。經歷了蘇聯解體初期的經濟衰退和動盪之後,最近13年,烏茲別克斯坦全國年均GDP增長率超過7%。他執政期間,主動為美國對阿富汗的軍事行動提供軍事基地,成為美國的堅定盟友。不過,卡里莫夫在外交上並非完全追隨美國,他將俄羅斯、獨聯體和歐盟國家、中國等均列為外交重點對象,開展全方位外交。他去世的時候,在塔什干和撒馬爾罕街頭兩城有數以萬計的民眾自發走上街頭為其送行。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從總統雕像再向北走20分鐘,就可以到Bibi-Khanym清真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Bibi-Khanym清真寺,據傳,昏君帖木兒為自己心愛的妻子Bibi-Khanym建造了這座清真寺。印度之徵凱旋歸來之後,帖木兒決定建造一座超越世界上所有清真寺規模的建築——一座東方最大的建築。熠熠生輝的牆面,高聳入雲的尖塔,寬大的前庭,精雕細琢的大理石都讓人們永遠銘記了帖木兒和他的愛妻。雖然100多名工匠歷時5年才將之建成,在建成後不久,這座宏大的清真寺便開始倒塌。在那個年代,建造這樣大型建築的技術還不夠成熟。原本模仿銀河的前廊則在建築完成後的頭幾年就不經時間的考驗了。 清真寺裡面的馬賽克圖案太精美絕倫了,內部有些地方在修復。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還有個傳說是帖木爾的中國妻子比比哈努姆的下令造的清真寺。傳言帖木爾在外作戰,她為了給他一個驚喜所以命工匠建造。但是工匠看到了她就愛上了她,一定要一個吻才願意把建築封頂。結果她就答應了。後來被帖木爾知道了,這個妃子就自殺了,帖木爾下令從此女子必須帶面紗避免誘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Bibi-Khanym清真寺院子裡有一個雕刻有古蘭經的石碑,傳說當地人認為婦女從下面爬過來可以多生孩子,我估計這一說法是為了讓當地婦女減肥吧,因為她們到了中年以後容易發胖。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清真寺裡的手工藝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Bibi-Khanym清真寺旁邊是一個集市,大門修的很漂亮。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集市內部生意倒是冷清,露天的攤位倒是人來人往,生意不錯。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集市裡有很多賣饢的,小夥子推著一車饢走過。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賣饢的婦女。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個是山楂還是海棠?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個男人賣的像丸子一樣的白色球球就是安集延女孩給我們的“烏茲別克巧克力”,我們吃不慣的,酸、鹹夾帶著羊奶味,當時吃下後忍住不好意思吐出來,偷偷的用衛生紙裝著擦嘴包著扔掉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出了集市,向東北方向走200米就到了位於撒馬爾罕的東北部的夏伊辛達(Shah-i-Zinda)陵墓群,是撒馬爾罕的執政者及其家屬的墳墓群。它包括陵墓和其它一些9-14世紀以及19世紀的建築。傳說先知穆罕默德的表兄Kusam ibn Abbas埋葬於此。相傳,Kusam ibn Abbas因為他的信仰而被砍頭,後來,他拿著自己的頭走進了一處深井(天堂花園),也就是他現在住著的地方。 Shah-i-Zinda在波斯語裡的意思是“活著的國王”。陵墓群的周圍都是普通人的墓地,西面的是本地人,東面的則是被蘇聯強遷來的朝鮮人,晚上路過此地一定會害怕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整個建築群以彩色陶瓷貼面作為裝飾,青藍色為基調,各墓室和甬道之間有很強的空間感。即使在烈日下也會有種沉醉在清涼海底的感覺。其中最主要的一座是伊斯蘭教創建人穆罕默德的堂弟庫薩姆之墓。帖木兒大帝的妻子圖瑪-阿卡和侄女圖爾坎-阿卡也葬在這裡。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夏伊辛達陵墓保持著18世紀第一次修復時的迷人風采,進大門後拾階而上,彷彿進入了一個別具風情的古城。這樣漂亮的地方,門票才合人民幣幾塊錢,本國人更便宜。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一個老人在一箇中年婦女的攙扶下走向陵墓深處。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走進陵墓內部,沒有人感覺到害怕,反而都為這精美的建築藝術而讚歎。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走累了可以在椅子上坐一會,休息一下,看看來往的各族美女。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個帶有突厥和俄羅斯的混血血統。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個則保留朝鮮族或蒙古族血統。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陵墓還在不斷的修繕當中,這些是修繕陵墓和清真寺的工人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一個修繕工人坐在窗前望著來往的遊人們。

接下來給大家展示一下撒馬爾幹清真寺和陵墓的穹頂藝術,簡直讓人無法用語言詞彙來形容它的美以及給人心靈的震撼。我只是拍了一部分,因為太多了,無法一一拍全,我的所有照片沒有用任何拍照技巧,完全傻瓜式的紀錄我的旅行,以便讓大家認識我所見的本色。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清真寺內的文字。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遇到烏茲別克的一家人,他家的妹子長得真好看,忍不住給她拍個照,她媽媽制止時已經給她拍完了,但她媽媽卻要和我合影,用她的手機讓別人給拍了一張。 我想,女孩她這個娘真夠幽默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精美的窗戶。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返回時遇到兩個美女搭訕,他們本來是要去陵墓群的,結果也不去了,陪我一直走到神學院,邊走邊和她們聊,其實他們一句英語也不會說。她說她叫“腦子慢”,來自塔什干。最後兩個男的追上來笑哈哈的嚷著把她們帶進了神學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下面這兩小美女一看就有俄羅斯血統,有點小壞壞的,跟了我好幾衚衕,笑嘻嘻的說要fuck我,被走過的當地大人聽到了,好好的教育了他們一番。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下面這個職業女性走在大街上很是吸引人吶。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小學生。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撒馬爾罕的居民區,蘇聯的味道撲面而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在撒馬爾罕住了兩個晚上,一個叫Amir Hostel家庭旅館,位於老城區,距離 鐵木爾雕像不是太遠。周圍有商場、超市。背後還有一條步行街,步行街裡有幾家餐廳,我在一家餐廳裡用晚餐,服務生用手比劃著說到“李小龍”、“詠春”,我明白了,原來這個小夥子喜歡中國功夫,我就給他練了兩招花架子,把他佩服的不行,幾個女服務生更是豎起大拇指,很開心!

撒馬爾罕用一天逛下來完全靠徒步還是挺累的,幸虧城市不大。城市雖小,但整個城市卻顯得很舒適,環境優美、綠樹成蔭、河水清澈、街道乾淨、美女如雲、人民熱情。

三、撒馬爾罕--布哈拉

玄奘沒有去過布哈拉,但我想繞個彎去布哈拉看看。

我到撒馬爾罕的第三天一大早便趕往火車站,計劃乘火車前往布哈拉,因為沒有提前預訂火車票,所以早早的到了火車站去買票,買票的地方在火車站外面馬路邊的一個很小的售票廳裡,車票很容易就買到了。42000蘇姆,不到40塊錢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撒馬爾罕的火車站外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撒馬爾罕的火車站內部。火車站不大,分兩層,基本都在一層候車上車,大廳有兌換貨幣的,車站乾淨衛生,但有一點不好,就是廁所都關門,好多人找廁所,結果樓上樓下都鎖著,不讓使用,這一點很不人性化,可能他們工作人員有內部廁所,並希望乘客憋著等上車了再解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進站臺,天很冷了,風嗖嗖的吹著。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車來了,車況不錯,是高鐵,設施航空標準,每個座位有視聽系統,可提供免費耳機,也有閱讀燈,旁邊的一位大爺歡送我一串葡萄,這裡的葡萄比新疆的都甜,感覺太甜了,懷疑吃了會得糖尿病的感覺,但是確實很好吃啊!買了一瓶雪碧,結果打開時太快,氣體一下子衝出來,撒了一身,服務人員趕緊拿來一盒面巾紙給我。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高鐵每小時100多公里吧,據說烏茲別克的高鐵是西班牙修建的,但機車應該是中國大連產的。從撒馬爾罕到布哈拉兩城相距300多公里,2個小時就到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到了布哈拉,火車站距離布哈拉市還有7-8公里。車上遇到在撒馬爾罕住同一旅館的一個韓國胖子和一個日本醜女,韓國胖子拉一個大行李箱,日本醜女只背了一個很小的、像逛街那樣的雙肩包,她不僅英語流利,俄語說的也不錯,人醜就是好,都有大把的時間來學習。

我和他們一起拼車從車站到布哈拉城內,他們沒進古城就到了預定好的客棧,我住在古城猶太區範圍裡,其實走過去也不遠,但是司機卻不告訴我,繞了幾步,讓我加1萬蘇姆,我體會到了布哈拉著名旅遊地的司機有點不厚道,可能來這裡的遊客太多了,他們就變得比較貪心了。這一點在我到達家庭旅館後,見到一個加拿大小夥子,他也是被司機宰了一刀,他和送他來的司機爭執著,說只有多少米,卻要那麼多錢,小夥子給他1萬索姆,司機不接,房東大爺出來說好話,司機也不買賬,最後房東掏了錢補給司機才算了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個建築就是布哈拉的老城中心區域,是個名叫 Lyabi Hauz的餐廳,在古代祭祀水池Lyabi Hauz pool邊上,它背後馬路邊也是車輛停靠點,相當於一個迷你的車站,當地的車站都是沒有什麼官方正規標誌的,是長期自發形成的停靠點或拼車點。

我到了先去餐廳吃一罐當地特色的羊肉湯,不過羊肉湯有點油膩。吃飯時又碰見日本醜女,她一個人在吃一份炒飯,可見韓國胖子不是他的菜,噢,也許她不是韓國胖子的菜。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住的地方就在下面這個衚衕一直走進去,主人是一個老大爺,住在那裡我一直沒發現他家的女人,早餐也是他做的,煎蛋好象在油裡泡出來的,蛋黃汁液和油混在一起,油膩的我根本吃不下,他卻吃得津津有味,用饢蘸著吃,一大早面對著一個陌生大爺吃根本咽不下的早餐是什麼感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不過大爺還是很熱心的,雖然不會說英語,但還是極力的給我解釋些什麼,怕我出來後找不到家,還跟我走出衚衕告訴我認清標誌。放心吧大爺,我能找到你家,我就能再找回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餐廳旁邊就是一個建於16世紀古蘭經學校,裡面現都是旅遊品商鋪。

布哈拉(Bukhara)是烏茲別克斯坦第三大城市,有2500多年曆史,人口約25萬,中亞最古老城市之一。9至10世紀時為薩曼王朝首都,1220年為成吉思汗所侵佔,1370年被突厥人帖木爾征服。公元7世紀伊斯蘭教開始在布哈拉傳播,興建了許多清真寺、神學院和其它祭祠場所,這座絲路古城成為當時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術重鎮。今天中世紀時期的建築夏宮、雅克城堡、薩莫尼皇陵、波依卡揚廣場、兀魯別克神學院、米利-阿拉伯伊斯蘭神學院依然散居在這座古老的城市之中。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清真寺門口Lyabi-Hauz廣場上有一個阿凡提青銅雕像。Lyabi-Hauz意為“池畔廣場”,是1620年圍繞水池而建的廣場。遮天蔽日的桑樹和水池一樣古老。老人在這裡品茶、下棋。

阿凡提的故事在中國及伊斯蘭世界中均得到廣泛傳播和喜愛,烏茲別克人稱他為“納斯爾丁”,並認為他出生在布哈拉,還在蘇聯時期專門拍攝了名為《納斯爾丁在布哈拉》的故事片。

自古以來,絲綢之路將中烏兩國緊密聯繫在一起。《新唐書》中記載的安國,就是指布哈拉一帶地區。當時,布哈拉曾經派遣使者向唐太宗進貢禮物。阿拉伯人佔領這裡後,之前的大量文獻資料都被銷燬,所以中國的古老文獻,比如《漢書》、《唐書》、《魏書》等,成為歷史學家瞭解布哈拉歷史乃至烏整個國家歷史的一個重要來源。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從清真寺向東走,穿過古城居民區的衚衕小路就可以到一個很小但很有特色的清真寺,這個小清真寺名叫Madrassa Chor,四塔清真寺(Chor-minor)在布哈拉屬年輕的,建於18世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看完小巧玲瓏的四塔清真寺,可以穿過居民區前往卡揚宣禮塔、阿卡城堡方向。徒步雖然有點距離,但是可以更好地體會到老城區人們的生活環境,可以讓自己在彎彎曲曲的巷子裡體會布哈拉的歷史滄桑,當然也可能會迷路,也可能會走進死衚衕,但這種迷失何嘗又不是自由呢?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居民區內的巷子錯綜複雜,整潔安靜,偶爾才能遇到一個人,滄桑感和空間感會讓你像做夢一樣不願醒來,不願意走出這夢境般的浪漫之旅。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古老的經學院會出現在你的面前,沿著它被歲月粉飾過的老牆,你不得不讚嘆時間的力量和人類的神奇。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斑駁的路面和牆壁勾勒出穿越時空的畫面,一個老人走出家門張望,而空空的巷子卻承載多少個世紀的故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土坯房上再加蓋一層木板房就變成了2層小樓,而遇到岔路口該往左往右?對於本地人來說無需思考,對一個旅行者來說,無所謂思考,往左往右完全是一念之差。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有的人家門口外牆上會有一個帶有文字和圖案的洞口,這是幹什麼用的呢?是投信件物品的?還是通氣的?還是某種信仰?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有的巷子很窄,還是上坡,這個城市的車輛很少,可能是因為他們沒有辦法把車開回家停車吧。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麼破敗的小巷子裡也有美女阿!她就在一拐彎的地方出現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碰見一個姐弟兩個,很有禮貌的給我打招呼,會說點英語,一看就是有修養的家庭培養出來的孩子。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兩個人在商量結婚的事,如何拍婚紗照,男的說,最近手頭緊,容我再想想辦法,一旁婚慶公司的姑娘已經冷得不行,但很無奈地看著馬路發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走著走著又轉回了Lyabi-Hauz廣場,那就繼續向西去卡揚宣禮塔、阿卡城堡走。

這種多拱頂的古建築是集市,稱為-Ron,不同的前綴表明各種專業市場。《一千零一夜》中的阿里巴巴與四十大盜的故事,就發生在布哈拉市集中。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這也是一個集市,主要針對遊客的,裡面出售衣服、工藝品。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集市上方的穹頂正在修繕。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集市裡的手工藝人,正在製作當地特色的鳥型剪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鐵匠鋪,製作各種鐵藝、刀具。過了這個集市再向西不遠就穿行到了卡揚宣禮塔建築群。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卡揚宣禮塔很遠就能看見,朝著她的方向走就是了,它是布哈拉最著名的建築紀念碑,建成於1127年,高46.5米,它高於整個布哈拉市,宣禮塔起初是用於高聲召集大家祈禱的。整個宣禮塔是用燒過的磚建成的。當年燒殺搶掠的,施行一路實行三光政策的成吉思汗打到這裡,因從沒看見這麼高的建築便手下留情,保留了這座塔。

宣禮塔右側是卡揚大清真寺,建成於16世紀。清真寺對面建是一座伊斯蘭神學院米里·阿拉布,米里-阿拉布”神學院為三層,內有教室和許多小室,主要用於伊斯蘭僧侶研習之用。其中,小室數目為114個,與《古蘭經》章數相同。當時,該座神學院是中亞地區唯一的伊斯蘭教神學院,來自中亞各地的伊斯蘭教徒都到這裡來進行伊斯蘭教學術研究。自建成之日起,該神學院就一直從事伊斯蘭教學術活動,在蘇聯時期也未停止過。當年有名的實力大的清真寺,都附設自己的經學院傳承本學派。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宣禮塔右側的卡揚大清真寺。

卡揚淸真寺與撒馬爾罕的比比哈努姆清真寺具有同樣規模。用藍磚建砌,十分精美。清真寺於1514年建成,它屬開放風格。清真寺基本為磚制,裝飾面由磨光並塗釉的磚製成,類似馬賽克。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清真寺長127米,寬78米。院裡中間有四個傳統的平頂涼臺,裝有涼臺。清真寺可以同時容納12000人。清真寺內有很多大小房間,亦有一些改作了手工藝品的售點,在欣賞巨牆巨磚砌出的不同圖案之餘,也可以購物。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透過拱門看清真寺。對面的藍色穹頂是神學院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清真寺外面有一些旅遊商店,出售各種特色皮毛帽子、蘇聯時期紀念章等。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整個卡揚宣禮塔周圍建築群西側被圍了起來,看廣告牌可能是要開發成商業中心,如果那樣可能會破壞建築群的整體氛圍。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卡揚宣禮塔再向西就能看見雅克城堡,他是布哈拉中世紀文明的象徵,走過去10分鐘的距離,位於布哈拉市西北角,是布哈拉統治者及其親屬的城堡和居所,建於公元前1世紀。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幾個世紀以來,由於古堡幾經毀壞和重建,多次迭加,使整個古堡形成一座高達18米的丘崗,外邊由層層的城牆所圍。1920年,在布哈拉埃米爾與蘇聯紅軍的交戰中,城堡的東、南、北部城牆及大部分建築,特別是木製框架部分基本被毀。烏獨立後,城堡南部的城牆及一些殘存的建築得到了修復。 留存下的建築之一是城堡的大門,十八世紀時被建成兩側樹立粗壯塔型圓柱,中間為拱型入口的形式。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最上面一層是布哈拉最後一代統治者所建,面積約4公傾。當時,該城堡為一個綜合建築,有三千多人居住在裡面,建築包括當時統治者的宮殿、國庫、官吏們的住所、兵器庫、清真寺、手工作坊、監獄等,但保留下來的建築不多。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下圖是站在城堡上看到的卡揚宣禮塔和卡揚清真寺。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我是在沒人時進入城堡頂部辦公區域拍到的 。在城堡入口後上來不遠處,找廁所,保安神秘的給我指了指廁所的位置,廁所在城堡一個偏僻的一角里,我到了廁所一看,這廁所牆外是一個拍城市全景的好地方啊,這時一個精明的老頭上來收錢,然後問我要不要拍城市全景,交10美金可以讓我到牆外拍,我嫌貴,最後降到5美金,說還要給保安分錢。想了想我剛才已經在辦公區拍了一張,位置雖不理想,但也不能助長他這種風氣,就放棄了。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上圖是在辦公區拍的一張布哈拉城市圖。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城堡出來對面,也就是城堡西邊不遠就是布哈拉波羅考茲清真寺(Bolo-Khauz Mosque),這座清真寺在一定程度上受伊朗風格的影響。它建造於公元18~20世紀,磚、拱、穹頂及木結構,到了20世紀對清真寺作出修建,拱廊的木柱子採用鍾乳狀垂拱形式,個別柱頭明顯歪斜了,柱礎很像馬蹄。

我來到的時候,他們正是禮拜時間,很多人匆匆趕來,有的人到了門口鞋子一脫就衝進去,彷彿晚了要受懲罰似的。

真實的烏茲別克斯坦(上)

禮拜結束後,他們又穿上鞋子離開回到各自的工作生活中去。我與門口繪畫的老人合影。

我參觀完波羅考茲清真寺天色已晚,十月的布哈拉已經很冷,風沙也隨時光顧。這個時候的好處是遊人不多,不用為找不到住處而發愁。布哈拉的人都很熱情、善良,當你漫步在彎彎曲曲的巷子裡時,他們會主動而又略顯靦腆得給你打招呼。布哈拉盛產詩人和藝術家,也許是因為這裡眾多的神學院培養出了很多知識分子,他們更多的追求精神世界的滿足,大多過著簡樸的生活,但又非常注重尊嚴和形象,眾多的博物館也影響了更多的人擁有豐富的知識,他們略顯憂鬱的眼神讓人讀到一種人生的蒼桑,他們沉思的表情少了很多我們生活中的浮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