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蔥怎麼樣種植收成高?

三六五平凡之路


大蔥怎麼種植收成高對於許多種植戶來說,一直是比較關心的話題。作為科技興農帶頭人,我現在把大蔥的高產種植技術分享如下,供大家參考,如有不懂之處,可評論區留言或私信我。



●品種的選擇:大蔥的品種很多,在選品種時,應結合當地氣候條件和市場需求,再確定品種類型。在適合當地栽培的條件下,選擇商品性好、產量高、耐貯藏、植株緊湊、葉色深綠、蠟質層厚、抗病蟲害能力強、適應性好的品種。選擇好的、適合當地消費習慣的品種,是獲得較高收益的重要保障。

●選地建園:在選地時,應選擇在無汙染、生態條件好的地塊。由於大蔥幼苗期時間長,一般是先育苗、後移栽。苗床適宜選擇在土壤疏鬆、有機質豐富、地勢平坦、排灌方便、交通方便、土層深厚不易積水的砂壤土。每畝施優質腐熟農家肥3500~4000公斤、三元複合肥50公斤。均勻的把各種肥料撒施在土壤表層後,滅茬、深耕,讓土壤和肥料充分混合均勻。然後把土塊打細耙平,用辛硫磷乳油拌上稻穀撒在地裡預防地下害蟲,最後做畦。畦面寬度1.5米左右,畦高15釐米,作業溝寬度30~40釐米。

●播種育苗:每個地方不同,播種時間也有所不同,南方地區適合春秋播種,但以春播為主;北方地區一般選擇秋播,秋季大蔥露地栽培,播種時間必須嚴格把控,不宜過早也不宜過遲。如果播種過早,幼苗越冬前植株生長過快,容易春化、次年春天會發生抽苔現象,播種過遲,越冬苗幼小,不利於越冬。因此,只有適時播種,才能獲得較高的收成。

●播種方法:播種大蔥時,宜選擇當年新種子,陳種子發芽率不高,應加大播種量,每畝用種6~8斤,可移栽8畝地左右。為了提高種子的發芽率和預防病蟲害,需進行曬種或浸種處理。

播種育苗可以採用撒播,撒播前在畦面澆足底水,把種子均勻的撒播在畦面上,然後蓋上1~1.5釐米細土,以能遮住大蔥種子為準。最後用多菌靈可溼性粉劑兌水噴霧畦面殺菌消毒,再覆蓋地膜保溫保溼。當大蔥苗出土後要及時揭去地膜並撐起小拱棚,以防晴天燒苗。

在苗床的後期管理中,要逐漸揭去地膜煉苗、間苗和除草,直到移栽定植。



●定植地的選地和整地:大蔥忌連作,特別是前茬作物不能是蔥蒜種植地。當前茬作物採收結束後,及時清除作物殘體和雜草,並進行無害化處理。然後畝施腐熟農家肥5000公斤左右,三元複合肥100公斤左右,硼砂2.5公斤左右,撒施均勻後深翻,最後把地耙平開溝定植。

定植時,無論是春播大蔥或是秋播大蔥,定植時間一般在芒種到小暑之間(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定植標準是大蔥株高35釐米左右,6~7片葉,假莖1釐米以上,無分櫱、無病蟲害。

需要注意的是,大蔥起苗定植前,要給苗床澆一次水。起苗時不帶泥土,同時去除病株、弱株、傷殘株等。幼苗要分成大、中、小不同等級分別移栽。大苗定植密度要小、小苗定植要密,即起即栽、起完栽完。

定植前可用甲基硫菌靈可溼性粉劑600倍液蘸根防病,或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浸泡大蔥根鬚10分鐘左右,既可以殺死蔥蛆,又可以預防地下害蟲啃食根部。

●定植方法:大蔥的定植方法有排蔥法、插蔥法等。如果是定植短蔥白類型的大蔥常用排蔥法,如果是定植長蔥白類型的大蔥多用插蔥法。

【1】排蔥法:先按株距在種植溝陡壁一側擺好蔥苗,排列整齊,把大蔥根部按入溝底鬆土內3~4釐米,讓蔥根站穩,用鋤頭從種植溝另一側取土覆蓋蔥苗,深度至大蔥外葉分枝處,用腳踩實,再順溝灌水。排蔥栽植深度5~7釐米、株距3釐米,每畝定植2萬株左右。

【2】插蔥法:一手拿大蔥,一手拿木棍,用木棍打孔,然後把大蔥插入孔內,深度5~7釐米(外葉分枝處),最後壓實泥土,澆足定根水,定植密度與排蔥法相同。

●田間管理

【1】水分管理:大蔥緩苗期內不宜澆水,緩苗後如果天氣過於乾旱可酌情澆水2~3次,澆水過多會引起根系缺氧腐爛。在8~10月份,氣溫明顯下降,天氣晴朗,陽光充足,這時候正是大蔥生長旺盛期,平均7天就能長出一片新葉。同時,它們對水肥的需求量會增大。此時,應結合追肥培土,每5天澆一次水,要做到每一溝蔥的水肥必須保證均勻和充足。如果此段時間出現肥水不足的情況,會直接影響大蔥一年的產量。當10月下旬以後,霜降開始,氣溫驟降,大蔥基本長成,馬上進入蔥白成熟期。這時候植株生長緩慢,需水量減少,只要保持土壤溼潤即可。

【2】施肥管理:在大蔥的生長階段,適時、合理的追肥能滿足大蔥生長髮育的營養需求,是獲得高產優質的重要保證。在大蔥的不同生長階段,對養分的需求也有所不同。比如在蔥白生長初期,應以氮肥為主,每畝可施腐熟農家肥3000斤或尿素40斤、草木灰200斤。忌施銨肥,銨肥會引起燒苗,讓蔥白變得瘦弱細軟。比如在蔥白生長旺盛期時,為了使蔥白增粗增高,應以氮磷鉀肥為主,並結合培土。每畝可施入三元複合肥100斤(施肥後結合培土,把肥料蓋於土下),以滿足大蔥的營養需求。

【3】培土管理:培土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大蔥倒伏、軟化,是為了提高蔥白的產量和質量。培土一般在大蔥定植後一個月開始,每半個月培土一次,培土時要前松後緊。

在後期的管理中,雖然培土勞動量大,費工費時,但對提高大蔥產量和質量效果非常明顯,也非常必要。培土時需要注意的是儘量不要損傷蔥葉,更不要傷及根部。早上露水太大時也不要進行培土,因土壤溼度過大,會造成蔥白和葉片折斷從而導致大蔥腐爛。


鄂硒農技哥


目前,大蔥在我國的種植範圍比較廣泛,全國各地都有種植,大蔥屬於二年生耐寒蔬菜。整個生長髮育週期可分為兩個階段,要想種植大蔥獲高產,必須要根據大蔥的習性,適宜氣候等方面進行合理安排種植。



因為大蔥的筒狀葉的葉面小,在密植的情況下,受光仍然良好。因此,大蔥對光照要求適中,


大蔥是耐寒性蔬菜,具有較強的抗寒能為,但耐熱性比較弱,所以大蔥在種植過程中,幼苗期,或生長髮育期,在種植前就要提前根據當地的氣候變化,進行時間上的調節。


大蔥葉片表面多蠟質,呈管狀,能降低水分蒸騰,耐乾旱。但根系沒根毛,吸水能力差。因此,大蔥各生長髮育期都需要適宜的水分才能保證出苗齊,苗壯,蔥白粗,結實率高。所以要根據大蔥在不同的生長階段進行正確的水肥管理。


大蔥要求土層深厚,保水力強的土壤,對土壤條件的適應性較廣。然而由於大蔥的根群小,無根毛,吸肥能力較弱,宜種在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疏鬆壤土上,便於大蔥培土軟化,品質好,產量高。




以上回答希望對你有用,住體種植大蔥怎麼高產,還得根據當地氣候,選擇的品種,田間管理來決定的主要因素。歡迎大家對此回答進行更好的補充。謝謝!


贛鄱農事通


大家好我是農村鳳凰團,優質三農領域創作者,喜歡我請點關注,下面就由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窗體頂端

大蔥是農村經常種植的蔬菜,大蔥生命力旺盛,通常可以兩季種植,春分時節或者秋分前後都是可以種植大蔥的,想要種植出高產的大蔥是比較容易的,只要做好相關的管理,到了採收的時候就能夠有很好的收成了。

大蔥的種植方法主要有以下幾點:

1. 育苗:大蔥可以採用播種法。而溝播法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開個深度2釐米以內的小溝,小溝行距5釐米左右,然後爸種子撒到小溝裡,種子密度0.3釐米1粒,然後把兩側土壤覆蓋住種子,並用鐵鍬稍稍拍實。然後把整個蔥地澆一次透水,就算完成播種了,出苗前如果土壤表面還是乾燥的,就要繼續澆水了。播種以後10-15天左右的時間,大蔥就基本上都會出苗了。

大蔥幼苗管理非常簡單,只需要日常澆水就可以了,當大蔥長到7-8釐米左右的時候,地上部分逐漸枯萎並開始休眠。整個冬季無需管理,一直到第二年春季,大蔥幼苗就會開始返青啦。因為蔥苗在整個冬季都在悄悄儲存能量,所以返青春蔥就如雨後春筍。所以要及時澆返青水,並且要追肥。等到蔥苗長到20-30釐米以上的時候,就可以著手種植大蔥了。

2. 溝蔥:溝蔥的過程很簡單,首先是開溝,開溝深度30釐米,溝與溝之間距離50釐米,然後在溝底施足底肥,翻一次土就可以移栽了,大蔥移栽的株距一定要密,相互間隔3釐米左右就可以了,這樣單位產量才會高,種植完畢以後澆1次水。

3. 管理:大蔥種植以後開始繼續往高處生長,主要的管理就是培土了,培土和澆水要相互進行,澆水后土壤變的半乾就培土,培土以後土壤變幹就澆水,這樣伴隨著不斷的澆水和培土,大蔥會越長越高,而埋在土裡的部分就是蔥白了,等到大蔥足夠高,而且培的土也足夠高的時候就可以採收大蔥了。

4. 採收:採收時要儘量離大蔥根遠一些,避免挖傷大蔥,收穫好的大蔥要稍稍晾曬一下去去水分,這樣保存起來更加時間長。

以上就是大蔥的種植方法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幫助,祝大家都能夠種植出高產的大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