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丹毒正肆虐猪场,谨慎防控!

病原

猪丹毒是红斑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 rhusiopathiae), 俗称猪丹毒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主要特征为高热、急性败血症、皮肤疹块(亚急性)、慢性疣状心内膜炎及皮肤坏死与多发性非化脓性关节炎(慢性)。目前集约化养猪场比较少见,但仍未完全控制。本病呈世界性分布。

症状

猪丹毒以病猪的颈部背部等毛细血管较多处的皮肤出现大面积瘀血,并伴随发热。前些年,猪丹毒的发生都伴随“打火印”,但近些年的典型症状越来越少。但如果猪的身上出现红斑、发热、食欲不振等情况,首先考虑是否为猪丹毒。

如果肥育猪当中有个别病例出现,则应在不同批次之间对圈舍进行清洗消毒。

如果生长猪群不断发病,则有必要采取免疫接种,8周龄一次,最好10~12周龄再来一次。一般8周以前不作免疫接种,因为母源抗体会影响接种效果。

特别注意

本病主要发生于架子猪,其他家畜和禽类包括也有病例报告。人也可以感染本病,称为类丹毒。病猪和带菌猪是本病的传染源。约35%~50%健康猪的扁桃体和其他淋巴组织中存在此菌。病猪、带菌猪以及其他带菌动物(分泌物、排泄物)排出菌体污染饲料、饮水、土壤、用具和场舍等,经消化道传染给易感猪。本病也可以通过损伤皮肤及蚊、蝇、虱、蝉等吸血昆虫传播。屠宰场、加工场的废料、废水,食堂的残羹,动物性蛋白质饲料(如鱼粉、肉粉等)喂猪常常引起发病。猪丹毒一年四季都有发生,有些地方以炎热多雨季节流行得最盛。本病常为散发性或地方流行性传染,有时也发生暴发性流行。

当前很多猪场的猪身上出现红斑,规则或不规则,可能是猪丹毒等疫病。或许是近些年国家对于饲料中抗生素的添加量控制较为严格,很多促生长的抗生素也慢慢不能添加。所以,像猪丹毒等细菌性疾病发病增多。再加上,梅雨季节使得饲料的霉变增加,猪群免疫力降低,加上蚊虫叮咬等情况,猪更容易罹患各种皮肤病。希望养猪朋友们能注意防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