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為王,深度解析苗木經營模式與經驗

長期在都市裡打拼的人們都羨慕田園牧歌的生活,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多麼詩情畫意的場景呀。豈知農業是隻可以遠觀,不可近褻的行業。

天涯一位自稱已是爺爺輩歲數的網友“尋找真相的大蝦”由於投資失敗,財富灰飛煙滅,後在朋友的資助下,進入大家一致認為風險較低的農業,比較順利,還清了債務,目前退休在家。他於2014年在網上分享了種樹種蔬菜養蝦共計12年的農業創業經他感嘆,期間從農的辛苦真是一言難盡。

我們把他分享的精華信息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

第一次承包了150畝良田,2002年政府花500元/畝從農民手裡流轉過來,我們出10元/畝。政府的目的的要綠化,我們出苗出力,10年後交給政府有不少於20顆大樹不少於60%遮陰面積的綠化林地。

當然我是朋友幫忙才拿到承包土地的,10元啊,天大的好事。由於當時我資金匱乏,沒有選擇大規格的樹種,後面有點虧。如果全部種植4cm以上的苗木起碼可以多收50%,因為大規格的苗木每差2cm價格可以差50%以上。

苗木的消費對象主要的政府工程,物以稀為貴,但是要瞄準5年後的市場趨勢也是非常困難的。

苗木的消費者一般都是政府和房地產開發商,前段時間(指2014年),政府大興土木,開發商大建樓盤,行道樹越種越大,景觀樹也越來越漂亮。但是現在似乎出現了拐點,因此苗木市場也會波及到的。當然有特別好的品種也是可以投資的,2003年的紅葉石楠就是最成功的例子。

做苗木,選擇什麼品種很重要

引進新品種需要幾個原則:1,適應性好,生長速度比原產地差不多。2,美觀,耐看。3,少病蟲害、容易護理。4,對周圍環境友好,像澳洲的桉樹就是個反面例子。

選擇什麼品種?我當時也是費了好多精力去周邊苗圃考察,考慮到大規格苗木的運輸距離不會太遠,一般半徑不超300km。所以我在江浙滬知名的苗木種植地轉了一圈,開了摩托車轉了一個多月,最遠一天跑200km。但是有心中的一團火,就沒有覺得苦。

轉了一大圈,發現都是高密度的模式,出園規格最多7-8cm。我就想,政府多有錢,7-8cm的樹形象不夠,官員都想立竿見影,有12cm的絕對不想種8cm的樹。所以就大膽佈局稀植,壟距4.5m,每壟種植2行,株距1.5m,每畝180顆。

細節為王,深度解析苗木經營模式與經驗

(香樟)

品種選擇大路貨香樟和大葉女貞,部分櫸樹,這些都是本地品種,適應性好、易活、少蟲害、也蠻漂亮的,特別是香樟到5月開花的時候,香的沁人心脾。

我把苗圃分成2個區域,地理條件好的100畝套種蔬菜,邊邊角角的50畝套種了觀賞灌木樹種、高幹黃楊、獨幹桂花、紅楓等。由於資金緊張,膽子又小,對當時國外引進的彩葉樹種如紅葉石楠等不敢大量引種。

當時浙江虹越花卉的紅葉石楠價是32元/盆,只有筷子長,非常貴,但是很漂亮,紅色很豔麗,忍不住買了10盆做種苗。為此還請一個電工朋友設計了一個自動噴淋系統,這個系統還真心好用,為扦插苗的繁殖立下了汗馬功勞。

基地建設要科學規劃

樹一般都長在旱地裡,而且我選擇的品種都怕澇,因此開深溝是必須的。我們家是杭嘉湖平原,梅雨內澇嚴重,溝深80cm,寬80cm,這個工程量非常大。還好,朋友的挖機幫了大忙,停停挖挖幹了大半年,事後看來我當初的決定有多麼英明。

植物的根系就是人的嘴巴和鼻子,根系也要呼吸氧氣的,沒有水分會幹死,因為地上部分有蒸發,根系吸收不到水分就打破了植物內部的平衡,同時營養物質也是需要水分做媒介呈離子狀態才會被植物吸收。

土法上馬,全光照噴霧扦插。壟寬1m,整平壟面,用竹片做拱架。壟面鋪地膜,再鋪10cm厚基質。基質用膨脹珍珠岩:蛭石=3:1 ,竹架頂上鋪一根噴管。噴頭間距1m。管道連接到一個水泵,這個水泵採用氣水混合泵,目的是想增加噴霧水的溶氧量。自動噴霧設計成可以調節噴霧時間斷續的裝置,比如噴30秒停2分鐘。可以調節時間的。拱架上用2張膜覆蓋,中間留一條縫,晴天防高溫,雨天閉合防雨水汙染,3-5天消毒一次,非常成功。

搞種植的千萬不要吝嗇道路,路的間距小於50m比較合理,路的寬度至少3m,不管拖拉機也好,電瓶車也罷,暢通無阻最好,可以提高生產效率,人的力氣再大也大不過機器,省力就是省成本,現在勞動力那麼貴。

細節為王,深度解析苗木經營模式與經驗

(樂昌含笑)

苗木移栽完了,上面的領導來檢查,一看和人家比,差距太大了。人家都已經鬱鬱蔥蔥了,我的苗圃顯得稀稀落落。看罷,領導要求我增加密度,並推薦一家苗圃的小苗叫樂昌含笑,沒辦法,領導發話了只好照辦不誤。我仔細查閱了樂昌含笑的資料,認識到這類玉蘭科植物都是肉質根,喜微酸性土壤,與我們的環境相溶性不高,礙於領導面子稍微拿了1萬顆苗,事實證明這6萬元是打了水漂。

苗圃經營模式和要點

苗圃經營必須以當地市場為導向,必須基本瞭解當地苗圃的存量狀態。儘量不要跟風就好。所謂人無我有,人有我優,物以稀為貴!

採用種植什麼模式比較好呢?不能一概而論。我的種植模式是稀植套種,優點是成本相對低些,風險比較低,但是人很辛苦。我們當地有句古話:人老不值錢;樹老值千錢。有大樹賣就虧不了。

理想中經濟效益最高的模式是每畝種1280顆當年生的小苗,然後每二年勻出1半,12年後剩20顆18cm的大樹。兩個前提條件,當地什麼規格的苗都有人要,保持每年均勻出圃。其二是不管是否有人要,如果沒有人要的話必須毫不留情地間伐,哪怕當柴燒也要定期間伐。但是很少有人在麼做,當柴火捨不得吧!

細節為王,深度解析苗木經營模式與經驗

這個模式的投入在第1-2年內比較大,第一年的定植,第二年除草、鬆土、施肥。用工成本比較大些,後面的管理費就低很多了。林下可以套種其他植物,但是如果林下養殖就本末倒置了,不管是雞鴨鵝還是牛羊豬,都會破壞土壤的結構,除非放牧量十分稀少。

總之,做農業真正成功淘到金子的比例不高,唯有堅毅不拔的意志、強健的體魄、冷靜的性格、嚴密理性的思維、優渥的地理環境等優勢才能化險為夷。

雲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