龐統為什麼可以和諸葛亮齊名?他真的有那麼厲害嗎?

手遊CFer—小黑狙

龐統確實很厲害,鳳雛之名不是白來的,在陳壽的《三國志》中就有諸多記載。

有人懷疑龐統只是徒有虛名,這也有他的道理,因為龐統在歷史上嶄露頭角的時間確實很短,死時年僅36歲,還沒有怎麼建功立業呢。有這樣的懷疑是因為沒有仔細研究歷史,下面以古觀今通過《三國志》中的記載來告訴大家龐統為什麼那麼牛?

1、伯樂識馬,水鏡識鳳雛。

據《三國志•龐統傳》記載,龐統的才能原本並不為人所知,剛成年的龐統拜訪水鏡先生司馬徽,司馬徽與龐統一番交談,大為吃驚,認為龐統應是南州士人中最優秀的,能讓水鏡先生如此評價之人實屬少見。也正是由於司馬徽的評價,從此龐統的聲名逐漸傳播開。

2、軍前出謀劃策,海內名揚四方。

龐統在投奔劉備之前,曾在周瑜帳下任功曹一職(也就是周瑜的副手),周瑜死後,龐統送周瑜遺體回來,準備回家時東吳的名士都趕來為他送行。由此可知龐統是經常參與周瑜的重大軍事行動的,並且在東吳名聲極高。

3、獨當伐蜀重任,與諸葛一前一後。

劉備準備取西蜀時,是安排諸葛亮守荊州,龐統隨劉備入蜀。也就是諸葛亮負責大後方的後勤供應,龐統一人擔當伐蜀總軍師,可以看出龐統之才定然不下於諸葛亮,不然劉備也不會把這麼危險的任務交給龐統了。

4、獻攻蜀三計,打開突破口。

龐統為劉備量身打造上中下三計,上計突襲成都首府,打個措手不及;中計用計拔掉劉璋爪牙,穩步進攻成都;下計退回後方,徐圖進取。劉備選擇了中計,這個戰略規劃也打開了進攻西川的突破口。

5、不要臉的謀劃,奠定伐蜀基礎。

據《三國志•先主傳》記載,劉備在龐統的謀劃下,名義上是去幫劉璋打漢中,實際上拿了劉璋數以億計的物資,到前線卻按兵不動,而是拿著這些物資去收買當地的人心。不光白拿別人的東西,還用這東西挖別人的牆角,之後又以曹操要打荊州為由,要返回荊州,又厚臉皮找劉璋要錢糧兵馬。在龐統的運籌下,劉備既充實了軍備,又收買了人心,為伐蜀成功奠定了紮實的基礎。
由以上五點可知,龐統之才足以與諸葛齊名,
並且以古觀今覺得在不要臉上,龐統是比諸葛亮強很多的,伐蜀路上的供應都是厚臉皮找劉璋拿,自給自足,不麻煩諸葛亮。只可惜初顯鋒芒,就殞命他鄉,要不然蜀國就不是諸葛亮一個人的舞臺了。


以古觀今

我是歷史問答達人“青言論史”,樂於為您解答中國古代史的相關問題。


龐統之所以能和諸葛亮齊名,確實是因為當時的荊州士人集團廣告打得好。而且,他確實有那麼厲害,只不過和諸葛亮的厲害法不一樣。

現在我們知道,“伏龍鳳雛,二者得以可安天下。”這句話由於出現在《三國演義》裡面,被廣泛地懷疑又是羅貫中先生的杜撰。但是,這句話還真的不是瞎編,起碼前半句話不是。《三國志》有云:
“諸葛孔明為臥龍,龐士元為鳳雛,司馬德操為水鏡,皆龐德公語也。”

一個是盤踞著的龍,一個是尚未羽翼豐滿的鳳,諸葛亮和龐統自然有的一比了。而且從在劉備集團的作用來看,龐統的作用也可以與諸葛亮相媲美。

眾所周知,諸葛亮是劉備集團的第一文臣,而第二文臣在龐統死之前,一直就是他自己。如果和劉備的老祖宗劉邦的班底比較的話,諸葛亮就是蕭何,而龐統就是張良。諸葛亮負責大戰略的規劃和統籌全局,而龐統負責走上前線,為具體的戰役出謀劃策。

從一個例子就可以看出,龐統戰死後,諸葛亮立刻從荊州起身前往西川。這說明此時的劉備集團裡,能夠頂替龐統位子的,只有諸葛亮,沒有其他人,甚至法正都不行。

有一句話叫“既生瑜,何生亮”。其實用在龐統和諸葛亮身上,也挺合適。



青言論史

其實龐之才在諸葛之上,現在我們印像中諸葛是被神化了的。歷史上的諸葛只是個內政人才,軍事上有一點才能,但絕不會在龐之上,龐統軍事天賦要比老諸厲害,從劉備入蜀的時候帶的是誰就知道了。至於“得臥龍鳳雛者,得天下”可能喻意是一個安內一個安外吧!其實3國裡的軍師我最喜歡的是郭嘉和周俞,如果不是郭嘉死得早,曹操早就統一了。哪還有劉備什麼事。周俞最不值,被演義為了神化諸葛而被貶低太多了。 龐統隨劉備入蜀時,劉備若不優柔寡斷,全權交於龐統,歷史將要改寫!


股升網

看過三國演義的人都知道,都說諸葛亮比龐統厲害,這簡直是走馬觀花,看其表不知其內含。其實龐統比諸葛亮,周俞更高一籌,就在曹操百萬大軍下江南火燒赤壁之戰時,雖然諸葛亮和周俞不謀而和用火攻時,並未預想到連環計,此連環計還是龐統所獻。這是赤壁之戰勝敗的關鍵所在。沒有龐統連環計也許孫劉就此滅亡。這也是三國之中最出,名,最大的一次戰義。還有一次就是龐統被諸葛亮排擠去做縣令時,龐統半個時辰就斷完了多年沉積案。在三國演義裡寫龐統並不多,就伏龍,風鄒二者得一可安天下,說明二者可平,又曰,龍在地,鳳在天,二者喻比鳳更高一籌。細品三國,認真讀懂歷史,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師之水境先生所不及矣!你可知到在三國演義裡只是輕描淡寫一筆代過的水境先生。況呼一山不得二虎。其實龐統比諸葛亮更歷害。從火燒赤壁之戰用龐統四兩撥幹斤的一計,足可看出龐統是何許人也!


浪子天涯1897

大師說過諸葛機智近妖,本來小說習慣天馬行空,為了劇情需要把一些事情強安排,現在的武將都不是個人武勇冠全軍,需要智謀,指揮,古代也盡然,一個武將出來單挑被冷箭射死,全軍潰敗。三國演義把諸葛捧起來,醜化了曹操,弱化了司馬,卻是曹氏最強大,司馬得天下,沒有諸葛什麼事。歷史上輔助開創建國的謀士哪個不是大能,同理,三國演義為了故事發展,隨便寫寫而已,出來龐統這個人,對比諸葛的高大。


用戶98983151001

前期廣告打的響,粘孔明的光,孔明太出名了,龐統才能還沒展現出來,寸功未立就掛了,也能這麼出名,要是孔明不出名,他可能連人提起都不會。真才實學比孔明差一些,但不像孔明這種全能人才,應該屬於單一形人才,


月亮河592

先不論厲害與否,龐統卒時卅六歲,萬箭穿身,時也命也,這就得出結論,縱有經天緯地之才,倘命運不好,亦人生悲愴矣。至於同諸葛比,因他號鳳雛,正與臥龍成龍鳳之勢,所以老羅寫他可與孔明齊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