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筆記|

1.轉和折

今天這堂課講“永”字八法第四筆:趯。以前講過,趯有兩個讀音。一個音yuè,如尖鋒行筆稱之為趯鋒。另外一個音tì,就是“永”字八法第四筆。這個“趯”究竟是什麼?跟鉤有什麼不同?這要從什麼是“轉”,什麼是“折”講起。

1.1什麼是轉?

“轉折”是我們生活中經常用的詞,“轉”和“折”都是改變方向,它們究竟有什麼不同呢?你看這個藍色的點,它做了一個圓周運動,轉了一圈,但是要問,它在什麼時候改變方向呢?事實上它每時每刻、每一點上都在改變方向,但每一點改變的程度非常小,幾乎感覺不到。所以說“轉”是逐漸地改變方向。

1.2什麼是折?

現在換一個運動方式,你看這個藍點在運動中經常突然改變方向,同樣是走了一週回到原點。我們說,這次是沿著一條折線運動的,換句話說,“折”是運動中突然改變方向,所以“折”有明顯的折角。

1.3書法中的“轉”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上一堂課我講到橫豎各有三種形態,橫筆的覆和仰這兩條弧線,就屬於轉。豎筆的豎和裹也是轉,都是圓周的一部分。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書法中當然也用折線,折線可以看作是兩條線的組合,這是王羲之《蘭亭序》中的“閒”字,箭頭所指,是橫筆和豎筆的結合,也就是右上角,兩筆交接的地方,我們稱為一個節點。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如果是豎筆接合橫筆,那就是左下角,這是王羲之寫的“妄”字,箭頭所指,可以清楚地看到節點。

2.鉤

明白了轉折,理解書法上的鉤趯就很容易了。簡單地說,鉤為轉,趯為折。

《說文解字》解釋“鉤”,說“曲也”。段玉裁注:“曲物曰鉤”,彎曲的形狀,就是一個鉤。最早寫為“句”,後來改為“勾”。以免和“句子”的“句”相混。金屬製者為“鉤”,後來也改為“鉤”了。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有沒有想過,歷史上什麼時候寫字有了鉤?拿永字為例,在篆書和隸書中沒有鉤,草書連筆也沒有鉤,到行書一豎下面才現出了鉤。這種鉤,實際上就是一個帶筆。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連筆是把飛度的大圈寫出來,這時候看不見鉤,只看見圈,帶筆只是一筆結束時拖帶的痕跡,它指出飛度的方向,但大圈沒有寫出來。這個時候我們看見了一個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鉤在行草書中非常多,我這裡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幾個字,箭頭所指就是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情”字下面的“丹”也有一個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暢”字,你可以看到,它們都是在圓弧線上。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這個“宇”最後一豎,收筆算不算一個鉤呢?雖然彎曲的幅度不大,但也可以歸入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後來學這一筆的不少,褚遂良《陰符經》裡邊就有這樣的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這個“也”字的一橫的最後收筆,也是一個鉤。我們稱為橫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智永《真草千字文》的“為”字,一個漂亮的轉,也是鉤。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類似的如文徵明《遊虎丘詩》“高”字,這個鉤跟智永是一樣的。

簡言之:

鉤為轉;

來自於筆鋒作弧線運動時的收尾帶筆。

鉤屬於原來的弧線,不是獨立的筆畫。

3.趯

明白了什麼是鉤,再理解趯就很容易了。如果要下一個定義:趯就是分拆的鉤。剛才講過,鉤原是弧線的收尾帶筆,這就有很大的隨意性,我稱之為虛筆,有時帶一筆,有時又不帶,有人帶一筆,有人卻沒有。

如果要把鉤寫成有確定性的筆畫,那該怎麼做呢?古人把鉤和原來的主筆分拆開來,拆下來的鉤,算做一個實筆,這就是趯。實筆都是要認真寫好的,不能隨便處理。這就保證了把鉤寫實、寫好。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比較一下就可以知道,前面兩個行書的鉤,實際上是虛的,只是寫得快帶出來的,後面智永這個趯,是精心寫的,實在的,有用筆的。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再看這個隸書“光”字,最後的雁尾,就是一種拖帶,但在真書中,變成向上的一趯。這可不是拖帶出來的。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要注意,趯產生後,並不是說廢除了鉤,而增加了鉤的表現形式。你看第30課中我講到王羲之這個“將”字,左面一豎下面是趯,右面豎筆下來是鉤。二者並用,就有富於變化的效果。

鉤是轉,而趯是兩個筆畫的結合,那就是折。

簡言之:

趯是分拆的鉤,為筆畫之一,不是拖帶;

趯必須連接主要筆畫,不能單獨表現。

趯和主筆連接後,兩根線條形成一個折。

4.踆鋒

鉤為轉,趯為折,趯當作單獨一筆後,就產生了怎樣把它連接到主筆上的問題,橫豎撇捺四大筆畫,都可以加上趯,我這裡先以豎筆為例。把趯和主筆連接起來的動作,那就是30課中講過的“踆鋒”。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踆鋒是一種小圈,它本身不是筆劃,它只起到連接的作用。如寫完豎筆,踆鋒轉圈,過渡到下一筆趯。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踆鋒怎樣轉法,各家習慣不同,有大有小,有高有低,但踆鋒的圈,往往形成了明顯的“足跟”,好像一個人的腳。(兩字為顏真卿《告身貼》)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你看同一個,同一個作品中,踆鋒的大小也會不一樣的。剛才那個踆鋒圈比較大,這一個就小點了。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踆鋒這個動作,甚至保持在印刷體字型中,沒有這個足跟就不好看。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踆鋒也有反方向轉運的,褚遂良《陰符經》中的“推”字,提手旁就是一個例子。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橫筆的趯,《陰符經》中也有反方向轉動的。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以前我講過,王羲之這個“將”字,左面豎筆下來,轉了一個很小的圈,然後寫趯,這些,大家在臨貼時,都要小心地體會。

5.趯的位置和長短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現在我們知道了,一個趯由三樣東西組成:一是主筆,如《告身貼》這個“外”字,主筆就是一豎;二是踆鋒,一個小圈,或者說就是那個足跟;三是趯,三者缺一不可。

5.1趯的高低

趯的高低,是踆鋒所決定的。趯通常的位置,就是放置在主筆的尾部,但有時候踆鋒的圈比較大,趯就會移到上面。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你看《陰符經》中這個“出”字,中間一豎的趯,就寫得很高,這跟“出”字的大圈有關。將來講筆勢的時候再加以解釋。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這個“私”字,豎筆下面,是一個反趯,位置也相當高。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有些書家的趯相當低。你看《告身貼》這個“於”字,一豎下來,踆鋒的圈比豎筆更低,然後趯出。看起來這個趯幾乎要掉下來了。古人稱之為“力士脫靴”。

5.2趯的左右

剛才講的是趯的高低,受踆鋒影響,趯的左右位置也有變化。通常是老老實實放在豎筆的中間,但未必每個書法家都是這樣的,有些靠左,有些靠右。

就拿《告身貼》這個“於”來說,這個字是偏於左的,結果右下角好像少了一塊。我有個學生,她以為這是印刷問題,拿到帖就用筆把這缺口給補上了。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後世書法家中,元朝趙孟頫的作品,也可以看到這樣趯偏在左方的例子。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至於趯偏在右方,其實是踆鋒多了一圈,你看《陰符經》這兩個字豎筆下面的趯,右面凸了出來,這因為是轉多了一圈。

5.3趯的長短

趯,究竟是長一點好,還是短一點好?其實長點短點都不要緊,最要緊是寫得結實,不要飄。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智永《真草千字文》中,長趯、短趯都有。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初唐書法家認為,趯不宜長,長則鋒芒畢露,虞世南、歐陽詢都喜歡用短趯。尤其是虞世南,有時候趯非常小,小到好像被蚊子叮一口,稍微有點腫就算趯了。

《玉堂禁經》說:“夫言欲挑還置之勢者,元、行、乙、寸等字是也。”這四個字(元、行、乙、寸)都有趯,這裡說“欲挑還置”,就是指寫趯不宜長。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張旭《郎官石柱記》的趯,也是這樣很小的。但是寫得很結實。

轉和折,別再傻傻分不清,唐人就立下了規矩!

唐代書法家強調把趯寫厚實,力量送到底,如果寫長了,就會有薄的感覺。你比較一下,是不是這樣呢?

寧可厚實,不要細薄,這是唐代立下的規矩。

踆鋒和趯以前我們寫過,有一個問題,就是以前寫的時候,是一左到底,在這個地方,手在左面,那麼你再要左,變成左左,就不行。那麼在這個地方我們要駐鋒,就是稍微回一下,然後是左—右。寫的時候就這樣子。來到這兒左,回一回,左—右,左,豎起來,右。中間你換一次手腕,對於下面的踆鋒就會順得多。而“永”字八法中間,就是換手腕的,這是努。所以你寫的時候,你看來到這兒,左—右,好,手在右面了,這就方便了,下面是左—右,左右,剛剛好。三個來回。那麼,我可以把它加粗點。這樣你看,左—右,左—右,左—右,好。在這個地方趯出去。這兒呢,看起來好像少了一塊,實際上是因為手向左,所帶出來的。大家可以試一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