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規格”委員會亮相 實現反腐全覆蓋

5月24日消息,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中央審計委員會主任習近平5月23日下午主持召開中央審計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3月,《深化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提出組建中央審計委員會,昨天是該委員會兩個月來首次現身公開報道。除了習近平總書記親自“掛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中紀委書記趙樂際擔任了中央審計委員會的副主任。如此陣容,稱作“最高規格”應該不算誇張。

新組建一個“最高規格”的委員會,是為了加強黨中央對審計工作的領導。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構建集中統一、全面覆蓋、權威高效的審計監督體系。這句表述相信熟悉時政的小夥伴不會陌生。開始於2016年底的國家監察體制改革,正是為了構建集中統一、權威高效的國家監察體系,實現對所有行使公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面覆蓋。

相同的建設目標,體現了紀檢監察與審計兩項工作之間的共通之處。審計是反腐敗的“尖兵”,許多大案的線索都是在審計中發現的,中紀委、巡視組辦理某些案件時,也會抽調審計人員參加。因此,中紀委書記兼任中央審計委副主任,可謂順理成章。

“最高规格”委员会亮相 实现反腐全覆盖

審計進行半年後,蔣潔敏正式接受調查,成為十八大後首個落馬的中央委員。後來查明,他為周永康之子周濱做油田生意提供了大量幫助。

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擔任過9年的審計署審計長,他曾在央視節目中“揭秘”審計中發現的大案線索,包括原鐵道部部長劉志軍、國開行原副行長王益等。

在對高鐵建設的跟蹤審計中,審計到一家國有施工企業時發現,它把一筆鉅額資金匯給了一個第三方,當時審計人員就覺得奇怪:一家國有企業,從鐵道部承包工程,怎麼還要給第三方錢,而且這個第三方還是一個個體老闆?劉家義回憶,當時這種情況引起審計人員高度關注,調查發現該個體老闆收的是項目介紹費,也就是中介費。國有企業從鐵道部拿項目,為什麼還要交中介費?審計人員順著這個線索往下查,查到了女商人丁書苗。

“最高规格”委员会亮相 实现反腐全覆盖

丁書苗(中)受審

按照法律職權,審計署將以上線索移送相關部門。很快,丁書苗背後的“大老虎”劉志軍浮出水面。法院審理查明,在劉志軍的關照下,丁書苗非法獲利達25億餘元,作為回報,丁先後兩次以花錢辦事的方式向劉行賄錢款共計4900萬元。

劉家義透露,審計署在對國家開發銀行的審計中發現,該行曾違規向某開發區發放3億元貸款,開發區管委會以“融資獎”的名義,向幫助聯繫貸款的公司發放1625萬元,而該公司是由國開行副行長王益的弟弟開辦的。審計署將此線索移送有關部門立案偵查,最終發現王益等人從中收受賄賂1000餘萬元。

“最高规格”委员会亮相 实现反腐全覆盖

劉家義

審計署透露,姚中民被發現於2005年至2014年,涉嫌在國家開發銀行貸款業務中違規操作,為親屬謀取不正當利益;白雪山被發現於2006年至2013年,涉嫌違規干預土地出讓及徵地補償等事項,造成國有權益損失;孫兆學被發現於2010年至2014年,涉嫌違規操作礦業權併購、為特定企業項目開發提供資金支持,並從中牟利。

審計的威力令腐敗官員心驚膽戰,也促使他們動起“歪腦筋”,嘗試拉攏、圍獵甚至威脅審計人員。中國人保集團原總裁王銀成落馬後,中紀委通報他曾干擾巡視和審計工作。

劉家義披露,十八大以來至2016年8月,審計署有2人因觸犯法律被追究刑事責任,有9人因違反黨紀受到了黨紀處分,有32人因違反審計署制定的工作紀律等受到政紀處分,24人因工作失職被追責問責。

針對這一問題,習近平總書記昨日指出,要加強審計機關自身建設,以審計精神立身,以創新規範立業,以自身建設立信。審計機關各級黨組織要認真履行管黨治黨政治責任,努力建設信念堅定、業務精通、作風務實、清正廉潔的高素質專業化審計幹部隊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