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總體規劃》亮相 打造世界級城市綜合發展軸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姚雯君)11月22日報道 11月22日—23日,成都市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系列規劃國際專家諮詢會在成都舉行,會議邀請到了來自俄羅斯、白俄羅斯、荷蘭、加拿大的國外專家,以及北京、武漢、深圳等國內相關領域的13名權威專家團隊來蓉進行指導。昨日,中外專家們已沿著沱江發展軸,實地考察了沿線的生態環境和開發建設情況。

今天,專家們聽取了《龍泉山東側沱江發展軸總體規劃》。記者在會上了解到,本次規劃將按照“將沱江軸線打造成為以大江大河自然要素為特色的世界級城市綜合發展軸”的目標要求,借鑑國內外擁江發展城市軸線的規劃建設經驗,將沱江軸線定位為支撐“東進”區域構築“公園城市新畫卷、擁江發展新格局”的核心軸線,制定了“治水-築景- 塑業-立城-聚人”五大規劃策略,形成“1 條生態廊道築基底、5 核10 鎮定格局、8 段百景共演繹、500 公里綠道串全域”的總體結構。

【治水】

改善水質 保護生態環境 防洪工程建設

沱江-絳溪河將成為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廊道

沱江是長江上游的重要支流,同時也是東進區域的核心生態骨架,按照規劃,要將通過截汙-清淤-控源、生態補水的綜合手段,改善河道水質,使沱江、絳溪河水質達到Ⅲ類及以上標準,使沱江-絳溪河成為水清岸綠的長江上游重要生態廊道。

其中,全線截汙,完成沱江-絳溪河沿線 148 處排汙口全面截汙,改造新建汙水乾管共 197 公里;全線清淤,開展軸線河道241 萬立方米生態清淤工程,消除沿線 17 段黑臭水體;還有就是面源治理。同時通過引調外水、雨洪調蓄、汙水提標等多方式保障生態補水供給。

如何保證岸線兩側生態環境不遭到破壞呢?規劃提出,根據生態敏感性和生態服務功能重要性評價,結合組群式的城鄉空間結構,將軸線兩岸劃分為三類生態保護分區進行管控。此外,在提升區域防洪能力方面,根據沱江、絳溪河河道保護區規劃人口規模及城市重要性,確定防洪標準,完善防洪工程建設。

【築景】

打造景觀體系 展現天府文化 打造多維景觀

沱江將實現全域景觀化、景區化

築景的總體目標是以江河山丘為本底、以天府文化為靈魂、以城鄉共融為景區、以天府綠道為脈絡、以文體旅商農融合發展為特色、以 5A 級景區為目標,打造擁江魅力景觀體系,實現全域景觀化、景區化。

規劃提出,要塑造“山、水、田、城”和諧共融的總體格局,構築“山 水 田 城”生態共同體,打造擁江魅力景觀體系。具體內容包括“望山”“見水”“營田”“亮城”。其中,“見水” 主要講打造湖、溪、灣、島、溼地 5 類特色水面景觀,打造沱江 9 大河灣,5 處河灣半島、2 處江中島嶼。“亮城”主要將以江為脈打造5 處江灘岸線公園,10 處河湖溼地公園,10 處山丘主題公園以及10 處軸線延伸公園。同時,將打造多樣“水面-濱江綠岸-臨江城市界面-背景山/丘”的4級岸線,並將展示多層次濱江主題夜景,打造“沱江夜遊”品牌。

除山水外,還將在文化鑄魂上,將打造水韻康城、峽谷森林、山水淮州、多彩江河、智慧簡州、古今雄州、航空溪谷和時尚空港8大主題分段,並打造沱江源文化街區、雲頂山禪修園等13大特色文化項目,還將通過3大文化IP打造沱江印象,通過4大客家文化節等文化節事吸引人氣。

此外,規劃提出,在築景上展現“85415”的多維景觀。具體包括 8 大主題分段、5 類水面景觀形態、4 級岸線景觀層次、100 處多樣景緻、500 公里天府綠道。還將打造500 公里綠道成網,串聯全域多維度景觀。

【塑業】

五大城區、六大產業功能區 沿軸線高端服務業聚集帶

打造沱江發展軸現代化產業體系

在新城塑業上,規劃提出,沱江發展軸將依託臨空服務、先進製造、汽車裝備三大產業生態圈,構建以新經濟產業為引領,以高端服務業為主導,以現代農業為補充的現代化產業體系。通過統籌區域產業發展、統籌城鄉融合、統籌新經濟產業,將沱江發展軸打造成臨空開放型經濟走廊、成渝四新經濟引領帶、特色全域旅遊景區帶、綠色生態經濟發展帶。

規劃提出,將統籌協調五大城區、六大產業功能區域產業發展,整合形成沿軸線高端服務業聚集帶。此外,全線打造以山林景觀和農業展示為特色的兩類10 處郊野公園,創新發展觀光農業、主題旅遊、文化創意和康養休閒等特色產業,形成產業與公園交融的特色功能區。還要通過軸線串聯城鄉地區功能強化與景觀提升、文體旅商農融合發展、綠道串聯全域,推動形成高品質全域旅遊發展帶。

【立城】

5 核 10 心功能中心 濱江連續公園帶 複合交通廊道

將沱江發展軸打造為世界級城市核心功能集聚帶

立城目標是“世界級城市核心功能集聚帶”,使其成為東部城市新區美麗宜居公園城市示範帶、東部城市新區重大城市功能集聚帶、現代城市風貌核心展示區。其中包括集聚城市重要功能,打造 5 核 10 心功能中心,分別為公共服務與文博會展核的“淮州新城核”、文化博覽與總部服務核的“簡州半島核”、電子商務與綜合文體核的“簡陽新城核”、奧體運動核的“奧體濱湖核”以及商務、政務、消費、文化核的“空港新城核”。

規劃提出,提升岸線綠色功能,以濱河公園、大型公園、濱江綠道功能為主,打造濱江連續公園帶。另外,還將打造特色黃金遊線、公園社區、其中淮州新城和空港新城有條件近期啟動形成示範。

【聚人】

產業場景 生活場景 消費場景

沱江軸線大力吸引高素質人才

規劃提出,將以沱江軸線為引爆點,體現以人民為中心,依託沿線的公園社區、特色鎮等的建設,培育高品質、文體旅商農功能複合的產業場景、生活場景、消費場景,在建城之初就同步強化對高素質人才的吸引,為培育東部城市新區更好的人口資源結構打造核心引擎。其中包括創新高端的產業場景;綠色宜居的生活場景;開放活力的消費場景三大內容。

依託沱江軸線的打造,帶動具有產業功能和城市功能的特色公園社區和特色鎮建設,吸引高端人才,率先啟動人才公寓和國際化社區建設,為聚集產業人群提供保障。此外,將根據沿線公園社區和特色鎮的功能和產業所聚集的人群結構以社區綠道為網絡,串聯社區公園、公服設施、公交站點以及居住和就業地,形成綠色宜居的生活場景。按照沱江軸線整體打造為 5A 級景區的目標,形成高品質的旅遊場景,依託城市核心區、商圈、特色鎮等形成多元的商業場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