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水形物语》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配乐等多项大奖,无疑是多年未见的大得主!在2018年的春天,带给我们最震彻的心灵体悟,在早已漠视社会规矩的环境里,带给我们最唯美奇妙的视觉享受!

关于这部影片,孤独感是最直接的给予观者的感受,偏冷色系的画面色调,在轻松愉悦的配乐里,赋予影片更加梦幻的色彩。爱仿佛是个亘古不变的话题,影片里的哑妇和鱼人,在阻拦,歧视面前,奋以最大的勇气和智慧,对强势者作出抵抗,绽放爱的光彩与魅力!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孤独,爱情,怜悯都是影片所表达的主题,但它是如何表达的呢?我试着从人物身上,去剖析关于主题的意义!

影片中的哑妇,黑人,邻居,博士,和鱼人,他们都是边缘人物,弱势群体。哑妇是残疾人,她已近中年,却仍孤身一人,交际圈极小。黑人妇女,是个身材矮胖,唠叨琐碎的清洁工,虽然有丈夫,但丈夫懒惰成性,家庭不幸,受尽歧视的她,也只有和哑妇惺惺相惜。邻居是个画家,也是个同性恋者,不愿踏出家门,也不愿为之奋斗,家里养了一群猫的他,浑浑噩噩度日!博士尽管表面风光,但却是美苏冷战的牺牲品,满腔抱负和理想,却无处舒展,内心的恐惧和孤独也无处安放。最后是鱼人,它是一个智慧生物,却因稀有面临活体解剖,在死亡来临之际,悄然绽放的爱情,令它勇敢和坚强。这些角色都映射了当今社会里的边缘人物或是弱势群体,或残疾人,或黑人,或同性恋者,在不被主流社会所接纳的他们,被当作非人

去对待。歧视,厌恶,责骂,包裹着他们的生活和生命,而他们在影片里,同病相怜,同理心和同情心,让他们相互依偎,相互帮助,让他们团结起来,对主流思想和强势集体,作出抵抗!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哑妇艾丽莎每天都会定时起床,沐浴,刷鞋,然后压着点打卡上班,时间循规蹈矩,一丝不苟,偶尔和邻居吃点零食,看会电影,聊会天,打发着她多年如一日的生活。但她在听到踢踏舞的时候,自己也会在走廊上,悄悄跳一下,在心情好的时候,也会哼着歌,跳着舞。从这些诸多的小细节,可以看出她的内心是渴望交流,渴望被认可的,和常人一样,开心快乐也都会喜形于色,甚至比正常人更愿意去表达!但是,艾丽莎,也有愤怒和悲伤,求救于邻居的时候,面对被拒绝,她愤怒的锤击墙壁,用手语说“不救它,我们也不是人!”在面对研究所所长理查德的盘问时,艾丽莎通过手语对他的歧视进行了反抗!在难过时,躲在角落低声哭泣,在喜悦时,拿着拖把尽兴舞动。虽然,她是不能说话的哑妇,但她也同样有着独立的人格,和表达自我的自由。表情,肢体,都是表达的方式,就算不能用语言去表达,却仍然无法阻挡一个人的表达欲望……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平时的艾丽莎,是孤僻胆小的,但当她遇见爱情时,她变得开朗,勇敢。在一次次和人鱼的交流中,她愈渐活泼,将她封闭的内心打开,释放出善意和温暖。从刚开始的为人鱼煮个鸡蛋,到面对面共餐,听音乐,到隔着玻璃拥抱,再到救出人鱼后的抚摸,之后和人鱼水乳交融,发生情爱。艾丽莎从一个懦弱自卑的中年哑妇,逐渐打开心扉,变成一个放声歌唱舞蹈的少女,在爱情的路上,越来越坚定,越来越勇敢!所以说爱情的力量是伟大的,由自闭走向活泼,由儒弱走向勇敢,由徘徊走向坚定!这段跨越种族的爱恋,将爱进行到底,在影片中,无论是种族,同性,还是物种,将爱情的概念放大,只要爱上了便奋不顾身。影片通过浪漫诗意唯美的表达,在观者面前展开一幅爱情画卷,令观者动容和感动。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为何有怜悯之感,首先因为女主艾丽莎不能说话,鱼人也同样是不能说话的,但他们都能感受到语言,体会到情感,也乐于将自己的情绪直接的表达,这让他们惺惺相惜。女主身在社会底层,受尽压迫,人鱼面临死亡和解剖,这让他们的邂逅充满共通性,在灵魂和精神上的神合,使得他们互相怜悯,互相依赖,进而产生跨越物种的爱恋。当然,艾丽莎和邻居,黑人妇女,研究所博士,都是互相同情和怜悯的,因为他们都是弱者,都是在某种意义上,属于不能正常交流的人群,当他们受到压迫和歧视的时候,所逆反的抵制与反抗,让他们团结到一起,共同营救了鱼人…他们在各自的空间内,都一样的有苦难言,面对各自的境遇,让他们自然而然凝结到一起,相濡以沫的互相怜悯和同情!影片中的这些小人物或者说是边缘人物,都像是一座座的孤岛,但都同样怀有善意和友好,在悲天悯人的时候,他们之间所共通的情感,像是海洋里的水波,将他们互相连结,组成可以与世俗所抵抗的力量和阵营!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在刚开始的画面里,影片的色调多以浅蓝色或淡绿色为主,复古感和层次感尤其丰富,艾丽莎身着灰朴的衣服,仿佛能够被环境所吞没。在研究所是个不起眼的清洁工,在社会上更是无人问津的小人物,被周遭所湮灭的她,不懂得抵抗和反对,按部就班的进行着自己的生活…但当她的自我意识开始觉醒,爱情萌芽开始生长时,她慢慢壮大,渐渐勇敢…头上戴的红色发带,作为转折点,渐渐的,她穿上了红色的高跟鞋,她的情感也愈渐饱和,然后从浴缸中的与鱼人相互依偎,到将水放满整个浴室,由小变大,由局部到立体,最后在码头的放归自然中,她穿上了一件大红色的外套,此时她的情感达到高潮,整部影片也达到高潮!没有大场面,没有大远景,没有大人物,影片的情感流露在细无声中,悄然绽放,爱情的浪漫与温馨,扑鼻而至,人物的孤独感和影像的魔幻色彩,纷至沓来!

《水形物语》看那些边缘人物如何奋力抵抗

总的来看,全影片都表现出了边缘人物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同,在这种趣味微妙的情节堆叠中,虽然逻辑上略有不足,但无伤大雅,温润纯真的情感表达才更加重要。美苏冷战,黑人歧视,白人中心论,残疾人,同性恋,间谍组织,这些仿佛离我们遥不可及的事情,在影片中都极为巧妙的展现,褪去华丽的外衣,魔幻的色彩,非常现实的社会问题直面而来,伤口复原和揭露,在大环境里显得非常微不足道,但人类何尝又不是将伤口翻来覆去的折磨呢无论是来自幻想还是来自现实,人类也从不会牢记伤疤,从不会吸取教训,在如今社会,还有诸多这样或那样的现实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和处理,探其深度,社会像是我们永远无法触底的海洋,是浮于海面,还是沉在其中,我们都无法逃脱!

所以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座孤岛,是孤芳自赏还是随波逐流,值得我们深思看这些边缘人物如何抵抗的同时,我们作为普通人,大洋中的一颗水滴,又如何自处自安,更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