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炒股最牛的人是誰?

高曉楓1

大家好我是投資觀,老股民一枚。股市中的神話不管什麼時候都不缺乏,那個年代的股市都會有不同的牛人出現,下面我說下在中國股市中的一些牛人,有真才實學的牛人。

私募一哥徐翔。雖然徐翔很少接受採訪,也很少在媒體上露臉但是老股民應該很少有不知道徐翔的吧!寧波漲停敢死隊隊長,後來的澤熙私募的掌舵者。澤熙一期,二期等私募的收益高達200%,300%的比比皆是,曾經的文峰股份,萬邦達,寧波中百,獐子島等多達十多家上市公司都有徐翔的身影,當時的股價也是瘋漲。而且在15年股災的時候成功逃頂,無奈人性的貪婪讓他走上了犯罪道路,涉嫌內幕交易被捕,一代股神就此被拉下神壇。

公募一哥王亞偉。徐翔是私募一哥王亞偉是公募一哥,曾為華夏基金管理公司副總經理副總裁、投資決策委員會主席、華夏大盤精選基金和華夏策略混合基金經理,老股民應該都知道,有段時間股市中有個概念叫做王亞偉概念。能讓自己的名字成為炒股的一個概念可想而知他的影響力了,我們知道的人名概念有馬雲概念,馬雲是因為錢多世界富豪榜在榜的人物,買一兩家上市公司都無所謂的,但是王亞偉是因為他掌管的公募基金收益高而得名,才有了王亞偉概念這一說。


投資觀

實際操作能力毫無疑問是徐翔,徐翔是中國這麼多年來,唯一一個十年之內不倒的股神,也是唯一一個在散戶,遊資,私募都做的有聲有色的人一個人。

我所瞭解的股神,基本大家贊同的都有以下幾位,也看到說的那樣,我舉出幾個例子吧:中國第一代操盤手呂梁,億安科技操盤手李彪,公募界的華夏基金王亞偉,中郵基金的任澤松,一票民間股神楊百萬,林園還有一些傳奇大戶諸如劉芳這類的最牛散戶,私募界的也有諸如東方港灣的但斌,私募冠軍亞軍的葉飛,辛宇,2016年的蘇思通等等人。

其他的大家可以舉例說明,我先來說說一些情況。

科班出身的幾位股神:辛宇研究生學的是證券投資,但斌是人大法學院畢業的,王亞偉當年的省文科狀元,清華畢業,還有清華畢業的是2016年的蘇思通,任澤松也是清華畢業的,這幾位股神名校畢業,但是表現嘛,可謂是多種多樣,公募基金的王亞偉的私募表現中規中矩,辛宇目前虧損嚴重,同樣作為私募冠軍的蘇思通2017年也是虧損,但是我更加看好蘇思通,貌似走的是資本運作,產業經營,目前傳出的控制了ST東晶,姚記撲克兩家上市公司,未來恐怕有更大的動作,由此可見當私募冠軍並不是他所圖,他有著更加遠大的理想和野心。

非科班出身的:有的上過大學,有的沒有,老一輩的比如楊百萬,當年靠的是信息差和政策漏洞,來回在銀行間倒賣債券發的財,實際上到現在連一個大戶都不如。葉飛屬於民間股神,股票講師慢慢積累發的財,然後做私募,做私募的時候又不安分,屢次違規,所以以後估計也起不來了。辛宇,蘇思通,葉飛三大私募冠軍,葉飛那年屬於私募亞軍,冠軍是徐翔。李彪被傳說的很厲害,坊間傳聞他是一代新浪博客纏中說禪,這個人是一個神人,網上資料很多。呂梁自不用說,這個人本就不是學的是金融,他是一個才子,是一個作家,還獲過獎,小有名氣,半路出家,算起來非科班出身的股神各有長處。

近年來,網絡上也出現了不少股神,比較著名的就是幾路遊資,瑞鶴仙,喬幫主等人,算是遊資當中比較出名的,控制的資金大致來說在10億左右。

目前來說,當股神就那麼幾種方法:

第一種老老實實考名校,清華居多,在大公司上班,做一個公募基金,然後奔私,比如王亞偉和但斌,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他們出來過後因為沒有了原來東家的靠山,盈利水平自然不如以前,不過在私募忽高忽低的收益當中一直不缺乏客戶,他們屬於相對穩健的一類。

第二種,民間股神,要麼會說,要麼會吹。比如葉飛和辛宇都曾經當過股票講師,相對來說,葉飛的名氣更大一點,當然摔的更慘,辛宇不過外面的人怎麼說他吹。他可以說是比較全面的一個,科班出身,在券商幹過經理,在投資公司又做過,還給老牌遊資敢死隊打過工,這人未來不可小覷,私募收益有高有低很正常,我依然看好他。

私募界裡面還有比如重陽,澤泉,景林,證大,高毅等大型私募基金公司基本上不出私募基金明星了,靠的是大公司規模化運作,所以沒有特別能炒股的人。

相對來說,蘇思通可以多加關注,這個人未來也許會成為一個資本家,也許成為從私募轉型最成功的一位,作私募基金,特別是證券私募基金往往需要靠天吃飯,牛市一來就發財,問題是怎麼樣挺過熊市才是關鍵,而只有面向一級市場才是王道,默默耕耘,這樣才會更有前途。


火涯

首先炒股沒有最牛的人,只有相對厲害的人。如果想要獲得巨大的利益,看準時機踩準點位非常之重要,那能夠預判的人很少,精準預判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原因無非是大眾心理波動,莊家的技巧等等方面。

有時候炒股就是一種賭博,而獲得大量收益的人就是那幾個豪賭的人,因為一旦輸了則傾家蕩產,風險是普遍存在的,這個例子我就不一一列舉了,總之大家不要相信炒股排名第一的人,因為聖壇下邊生靈塗炭。

炒股第一的人為什麼在中國沒有長期存在?名單總是在不斷變幻?其實很簡單,慢慢觀察就能發現炒股其實能做到第一是很難的,做到第一能夠保持就更難了,不斷有人做空做波段,機構莊家的玩法層出不窮,有不錯的公司,但是股票市場絕對沒有第一的人。

不要相信網上這些所謂的股神,合理冷靜的分析股票才是應該去學習的,因為國內的股神很少顯山露水,真正賺錢的人怎麼可能願意把方法告訴大家?這樣他們怎麼做套來圈錢?

所以中國炒股最牛的人不是媒體為了宣傳機構而選出的代表,而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人,這些人才是真的股神。

而且中國的炒股環境不允許太顯山露水,當有一方暴利之後總會投來各種覬覦的目光,大家虎視眈眈隨時準備狼吞虎嚥,這種情況之下很難做好調整,所以一般厲害的人是不會讓你知道的。

國外不同政策比較寬鬆,市場說的算,而國內有很多有形的手在操盤,這也是為什麼外國人不敢進駐中國市場,或者說在中國股市中沒辦法向索羅斯在泰國做的那麼猖獗的本質原因。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這也有好處,仔細思考吧。


變革家

這個問題,很多人都問過,還有很多人想問,最好是能夠與最牛的人結成朋友,帶著自己一起做最牛的人。

但是,在我的眼裡,中國股市最牛的人,是這幾個:首先,是不炒股的人。雖然中國股市有過幾次驚濤駭浪的震盪,或者說股災,但是,也有過瘋狂和令每個人眼紅的時刻。比如6124屌前的那段時間,又比如2015年股災前的那段時間,每個人的眼睛都紅紅的,都露出貪婪的眼神。這時候,你就不能不佩服那些不為股市所動,不為別人賺錢眼紅的人了,能夠冷靜地看著別人賺錢。當然,也能看到他們又是如何垂頭喪氣的。這樣的人,難道還不算牛?

第二,是虧了一點就趕緊金盆洗手的人。雖然是虧了,甚至虧了不少,但是,他們沒有想著如何去翻本,而是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立即收手,不在染指股市。他們已經深深地感受到,股市不是他們能夠左右和適應的了的。這樣的人,也是股市的牛人。

第三,是賺了一點錢就歇手的人。炒股的錢只要還在股票上,這些錢就永遠不是自己的。不然,管理層也不要那麼強調炒股的風險,要加大監管力度。在這樣的情況下,能不能把持住自己,就成了超過最核心的問題。有的人,心無貪念,所以,賺了一點錢就金盆洗手,也可以稱之為牛人。

第四,是屢戰屢敗、屢敗屢戰的人。這應該是一個不小的群體,他們在股市多少年,幾乎都是在交學費。但是他們始終沒有悔改的意思,也沒有停手的感覺而是堅持在失敗的道路上不放棄盼望著有一天能夠成為富豪。這樣的人,不能不稱之為牛人。

當然,還有其他類型的,但我覺得這些才是真正的牛人。


譚浩俊

要說中國炒股最牛的人,在我看來應該是李彪。這不得不提及20年前轟動一時的億安科技,雖然現在已經物是人非,億安科技也已改名神州高鐵。但億安科技創下的我國首隻股價突破百元的記錄卻永遠被印刻在了中國股市的歷史中。當年億安科技從20幾元起步,僅僅用了半年時間,便攀升至126元的高位。可能大多數股民在20年後的今天還會認為百元股太貴,但李彪作為億安科技的操盤手,順利在100元之上出貨,當然,在李彪出貨後,可謂一地雞毛,吃套的不僅僅是散戶,還有各路英豪。

此外,2006年2月,李彪在新浪開博,取名“全球榜首博--纏中說禪”,獨創“纏論”一派。其內容觸及時政經濟、文史哲學、數理科學、詩詞曲賦等等,可謂博大精深。其亮光的思維贏得了很多纏迷近乎張狂的愛戴,世人敬稱之為“纏師”。纏師在諸多方面有太多的奇特。單就股市而言,他曾精確猜測2005年6月的大底以及2007年10月的大頂,這些都有據可查。在他逝世前不久,他還猜測了2008年末“股市見大底仍然有也許”,並忍受著鼻咽癌、坐骨神經痛、失眠症等多種疾病的摧殘,堅持寫博,及時提示股市短中長期走勢。 之所以稱纏師為“我國股市榜首人”,並不是因為他具有超人的才智,而是在於“奉獻”二字。他滿腔熱忱、忘我支付、誨人不倦的精力,才是震懾心靈的力氣地點。

2008年10月31日,纏師因鼻咽癌醫治無效,溘然長逝,時年未滿四十,令人惋惜。


黑馬財經

在國內炒股最厲害的應該是以下幾位:

1、楊百萬:原名楊懷定,人稱“中國第一股民”。在1988年從事被市場忽略的國庫券買賣賺取其人生第一桶金而成名,隨後成為上海灘第一批證券投資大戶,股票市場上熾手可熱風雲人物,當時與其同時代的那批大戶們現在只剩下楊百萬一人還活躍於證券市場。

2、李小山:異常低調的股市超級大牛,曾任國內某大證券公司的第一操盤手。因為其過於低調,很多普股大眾都不知有此高手。但是其名聲在金融圈絕對赫赫有名。據中信證券的一個朋友說,由於公司高層意見不合,小山兄已離職單飛。現在靠自己在股市的摸爬滾打,身價已超過數十億。其投資理論非常務實,應該是最接地氣的投資高手了。

3、葉榮添:股市“葉榮添”,新浪博客名博主,山東創世紀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全球最年輕的基金董事長,真名胡斌,1986年出生,曾就讀於昆明學院。自2008年起,以1999年的TVB商戰劇《創世紀》的主角“葉榮添”為名,預測股市行情。

4、李大霄:李大霄擁有深圳1號股東代碼,也是最早參與投資股票的股民,在掛了將近五年的股民身份之後,大概從1997年開始,才正式進入東莞證券公司,成為一名股市研究者。從參與炒股到進入證券公司從事證券研究,從證券“草根”到券商首席經濟學家職位。

5、徐小明:主要吸引股民的地方就在於他提供的盤中同步分析精闢、準確。而截至2013年4月,徐小明的博客點擊量高達21億次以上,目前在新浪博客中高居第一,遠遠超過韓寒和徐靜蕾的博客。他在博客中記錄的盤中同步分析提示以及每天的操作策略,對熱衷於股票的趨勢炒作的股民有借鑑意義;尤其是大盤見頂暴跌後的反彈,徐小明對反彈阻力位的預測和反彈見頂出逃時機的把握有著獨到的見解。

豐登街財經,獲取更多優質內容哦


豐登街

波段操作詳論(作者黃河獨釣者)

一,波段是漲跌的週期。一個波段就是一個時間段的週期。

股市是由上漲波段和下跌波段組成的。循環交替,週而復始。

上漲的波段週期是上漲波段。下跌的波段週期是下跌波段。

在股市裡只能做多賺錢。所以股市的波段操作,就是做的是上漲週期的波段操作。

腦子裡有沒有波段操作的概念,是一個股民或機構成熟與否的區別。

沒有波段操作的概念,就會在任何時間都會頻繁的交易。

有波段操作的概念,嚴格按照波段操作的週期操作,才會抓住上漲週期的賺錢波段,而回避下跌週期的賠錢波段。

二,波段操作一般以日線的波段週期為主。

一個日線級別的上漲波段週期包含著很多小週期的波段週期。

滬指日線波段操作地圖:




這是滬指最近一段時間的日線波段操作地圖。

第一個上漲波段,從2016年10月開始到2016年11月30日結束,歷時兩個月時間。

第二個上漲波段,從2017年元月開始到四月結束,歷時四個月。

目前是第三個上漲波段週期,從5月底開始,結束時間未定。【本人6月3日的博文通知過這個上漲波段的開始。】,什麼時間結束,要等指標出現白線上穿黃線才能決定。

一個日線級別的上漲週期,是由無數的更小的波段週期組成的。



這是滬指15分鐘波段地圖。

大家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日線從5月底開始的日線級別的波段上漲週期,截至目前,已經運行了三個15分鐘級別的小的波段週期。

第一個短線波段,滬指上漲100點左右,第二個短線波段,滬指再次上漲100點左右,目前是第三個短線波段運行中,滬指已經上漲了20個點。【本人博文中的短線買賣提示就是以15分鐘週期的波段操作地圖為依據做出的精準判斷】。

日線的波段操作上漲週期,是以月為時間單位的,最短一個多月到兩個月以上。

小的波段週期是以日為時間單位的,一個小的上漲週期,一般為5個交易日左右為主。

三,大盤的波段週期和絕大大部分個股的波段週期是同步運行的。

大盤上漲週期,則絕大部分個股也同時處於上漲週期。大盤下跌週期,則絕大部分個股同步處於下跌週期。

四,一般的波段上漲週期和牛股的波段上漲週期。

同樣是一個上漲週期,有的個股只有百分之10到百分之20的漲幅,有的股票卻有百分之50甚至百分之200以上的漲幅。

這就是牛股的不同之處。

一般的股票和牛股的區別,有很多的判斷方法。

大致上有,有無主力,有無漲停板,有無缺口,有無立樁量這幾個因素。

能夠從茫茫股海中挖掘出牛股形態的個股進行波段操作,是在股市中生存和賺錢的不二法門。

下面是中技裝備的日線波段圖:



2015年9月後的三次日線級別的波段上漲週期,每一次都是一次資金翻倍的機會。

技術派只以技術指標為依據來判斷行情,並依此判斷作出相應的操作。而不是以基本面去臆想股市是上漲還是下跌。


老黃說股

中國股市十大牛人第一名——劉益謙

他是一個傳奇

從一個不到20平米的作坊裡的小皮匠,

到今天身家超200億的資本大鱷

他是最有錢的,也是活得時間最長的

他有一種可怕的能力

中國股市每次暴富機會

他從未錯過一次

可是他坦誠地說

他能在證券市場上活到現在

僅僅是因為他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笨一點

人們說他只會賺制度的空子

可是他說他把握的暴富機會都是露天金礦

人人可以看到,人人可以開採

只是人們要麼沒動手,要麼沒耐心

人們說他是一個地地道道的投機者

可當他取得巨大成功的時候

媒體卻把中國的巴菲特這一桂冠贈送給他

連巴菲特的保險集團也來中國找他合作

他就是新理益集團董事長

江湖人稱資本獵豹的劉益謙

起家階段:

劉益謙1963年生於上海一個普通家庭

他上初中的時候

初中老師天天跟同學們講要好好讀書

讀好書以後可以找到工作娶到老婆

這個時候他媽媽在城隍廟做皮匠

他媽媽每天可以做十個皮包,

每個皮包可以賺一塊錢

劉益謙主動選擇了離開學校,跟著媽媽賺錢

劉益謙後來回憶說

當時覺得在學校讀書是件很無聊的事情

老師教的東西是一種標準答案

人生是要面臨不同答案的

學校學的東西是沒用的

跟著媽媽賺錢反而很有成就感

劉益謙開始學做皮革,後來在上海老城隍廟的豫園幹起了百貨買賣

後來聽到人家說開出租車很賺錢

他學會駕駛,成為了上海第一批有牌照的出租車司機。

他買了兩輛出租車

一輛自己開,一輛請司機開

劉益謙是一個地道的上海人,有著與生俱來的精明,也有著吃苦耐勞的務實與強烈的財富積累意識。

他很快靠自己的勤奮務實完成了財富的原始積累。

劉益謙確實天縱奇才,十幾歲就明白了人生是要面臨不同答案的。

從小拒絕洗腦,長大後炒股票確實太有優勢了。

炒股票大眾永遠是錯的,主流永遠是與真相背道而馳的。

劉益謙的獨立思考讓他一直處於贏家的角色。

什麼賺錢就做什麼,直達商業的本質,商業的本質就是賺錢。

中國股市十大牛人排行榜不是做出來好看的,而是要讓股票賬戶實實在在賺到錢的。

劉益謙成為萬元戶的時候,還不到20歲。

年輕的萬元戶劉益謙很快找到了新的財富積累方式,大時代就要真正到來了。

劉益謙開始炒賣國庫券。當時,由於人們購買國債不是很積極,不少銀行為了完成銷售指標,只好打折賣。100元面值的國債市價只有70元,而當時國債的年利率高達11.89%,僅折扣和固定利率,就能穩賺40%多。殷實的劉益謙走上了通過非實業經營而獲得利潤的道路,這種嶄新的財富積累經驗使他看到了新的前程。

國庫券的套利機會,很多人都看到了。強烈的財富積累意識,讓劉益謙迅速抓住了機會。

炒賣國庫券賺到錢後,一位從深圳來上海收股票的投資商人成了劉益謙炒股票的啟蒙老師。

1990年,豫園商城發行股票,由於劉擁有豫園商城城隍廟市場的鋪面,他對該公司有信心。於是他以每股100元的價位,買入了100股豫園商城。生命中的第一隻股票成了劉財富之路崛起的轉折——在豫園商城股票以失去理性的瘋狂勢頭一路狂漲的過程中,劉居然能冒著巨大的風險一直持有,直到1991年,劉益謙的100股股票竟以每股1萬元的天價賣出,淨賺了近100萬元!

股票當時誰懂?沒有人懂,有人說是因為劉在城隍廟門口擺地攤,所有對該公司有信心,這是更大的笑話。當時的豫園董事長對劉益謙說,他覺得豫園的股票不可能一股值一千元。劉益謙也不懂,只是他抓住了本質,當時的股票是稀缺資源,深圳人都跑到上海來收股票。他只要搶到了,就不愁賣不出去。他只需要知道能賺錢,至於能賺多大的錢,得靠他的定力和老天給多大的機會了。

1992年元月,“股票認購證”這一顯然帶有計劃經濟色彩的東西亮相上海灘,已經掘到第一桶金的劉在這張面值為30元的認購證上又找到了新的機會。和那些集中在黃浦區工人文化宮的人們一起,劉益謙成了上海灘第一批認購證的專業炒家。他又一次演繹了當年最激動人心的造富故事。當時,大多數參與者希望通過炒作賺取差價,但劉益謙計算後發現,股票認購證的中籤率為10%左右,中籤後其價格會超出成本很多。於是他以類似期貨交易的手法大量高價收購認購證,認購證平均市價隨之上升,在搖號後再拋出去。據他的回憶:成本30元一張的股票認購證平均以6000元的價格賣出,大概翻了200倍。

劉益謙是專業炒家,知道算算簡單的概率,高價收購認購證,中籤後就可以套利。冷靜、專業、老辣。

1993年,劉益謙在繼續炒作認購證的同時,開始涉足股票一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1994年底,已經擁有較為雄厚資金實力的劉益謙開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在與多家機構做空327國債的過程中,他敏銳地發現了多頭主力中經開的兇悍勢力,他立刻由空翻多,躲過一劫。

當年327國債一戰,有多少牛人在裡面拼殺。管金生,魏東,中經開,遼國發,包括今天整天在微博上以價值投資棋手自詡的但斌,包括今天做價值投資賺了一百倍的傳奇包工頭老股民。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在此後的轉配股,新股認購中,劉益謙都把握住了低價買入、高價賣出的機會,積累了數億財富。

那真是遍地黃金的年代,我有朋友膽小,當時專門在證券公司做新股認購賺得了千萬身家。認購新股的錢大都是借的證券公司的。只要是套利的機會,劉益謙都不會錯過。其實這些機會,是屬於所有人的。海量的資訊、深入地思考!

資本市場上的摸爬滾打使劉很快地發現新奶酪,而此時的他已經不滿足於單純地作個人投資者了,因為他發現更有吸引力的“資本金礦”是那些尚未流通的國有股和法人股。但這是個人投資者不允許進入的領域,劉想到了成立公司。2000年初,劉益謙成立了“上海新理益投資”。

2000年10月13日,新理益通過競拍方式獲得瓊能源952萬股法人股,成為其第三大股東。在隨後一年多的時間內,新理益頻頻出手,以受讓或競拍的方式先後進入北大車行、河北華玉、百科藥業、安琪酵母、威達醫械等上市公司的股東行列。

低成本介入,大手筆投資,然後靜待升值,劉益謙在資本市場上的成功經驗為新理益的運作提供了豐富的經驗和敏稅的嗅覺。劉把握住了機會,財源滾滾而來。當市場中人士驚歎法人股是“中國股市最後一座金礦”時,新理益已將十幾家上市公司的法人股納入囊中,先後進入10多家上市公司前10大股東之列。據劉益謙自己對媒體的講述,新理益參與大筆投資的上市公司還有許多由於沒有達到5%的公告線或者沒有進入十大股東名單而不為人所知。

法人股大家都知道能賺錢,包括賣法人股給劉益謙的交易對手。每個賣法人股的人都知道一兩年後法人股會流通,能賺大錢,但人竟然都等不了一年。法人股讓劉益謙在之後06,07的大牛市中獲利幾十倍,積累起了百億的身家。

法人股真的是市場人士所說的最後的金礦嗎?肯定不是,對於像劉益謙這樣的資本獵豹來說,對於有心人來說,只要有證券市場,就有機會。

2009年,劉益謙豪擲80多億元參與投資11家上市公司非公開增發,名頭又從法人股大王變成了增發大王。 劉益謙就在資本市場上頻頻出手,或以本人名義,或以控股公司名義,先後投入巨資參與京東方A(000725)、首開股份(600376)、保利地產(600048)、金地集團(600383)、中體產業(600158)、華電國際(600027)、東方電氣(600875)、浦發銀行(600000)和高鴻股份(000851)的定向增發,同時參與認購渝開發(000514)、同方股份(600100)的股份轉讓。

劉益謙和他的新理益從07年的6000點下來是沒有虧錢的,從09年的3400點下來也是盈利的。為什麼?

因為他的非公開增發也全是打折買股票,跟他的每一次戰略套利都是一模一樣的套路。講成本,他就贏在起跑線上了。

最可貴的,賬面一時的虧損,劉益謙早就給自己設計好了幾條退路。劉益謙拿出自己收藏的藝術品抵押給國外財團,拿到現金還給信託,去槓桿化,進一步降低自己的風險。

劉益謙所抓住的每一次大機會,都是相同的投資理念。關於新理益,劉益謙說,這個名稱三個字中的“益”除了與他本人的名字吻合外,也有“運用新的投資理念獲取收益”的意思。對於劉益謙而言,他的確是把這一理念用到了極致。


哥就位

不請自來。

知哥認為,中國炒股最牛人非姚老闆莫屬,人家默默的堅守兩年,到了解禁期,也沒有賣出,賬面最高時浮盈600多億,600億啊,知哥今生賺個小目標就行,太多不知道怎麼花。

姚老闆估計自己都沒想到,寶萬之爭落幕半年多之後,會賺這麼多錢。

自2015年7月第一次舉牌後,“寶能系”不斷增持萬科,至2017年6月下旬萬科股權之爭落幕時,寶能系持有約28.04億股萬科A股份,佔總股本的25.4%。

去年6月21日,隨著萬科公告董事會換屆的議案名單,曾經沸沸揚揚的“寶萬之爭”基本塵埃落定:寶能系出局,深鐵入主,王石辭職離開,鬱亮掌舵大局。但寶能系始終沒有拋售萬科股票。

為買入萬科股票,寶能系先後共斥資約451億元,持倉成本平均約16.08元。再加上兩年來質押股票的利息支出,算出目前持倉成本應在18.76元左右。

按照這一持倉成本和當前股價計算,如果一股未賣,寶能系掌門人姚振華堅守萬科兩年的賬面浮盈500億元上下。

有時候再想,去年跟著姚老闆全倉萬科,什麼都不用幹,至少翻一倍以上。

股友們,你們說姚老闆厲害不厲害,絕無古人,後無來者。

最後,請關注知時代,專注尋找10倍獨角馬。


知時代

中國炒股最牛的人非徐翔莫屬!

徐翔 - 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

徐翔,上海澤熙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澤熙投資總經理,1978年出生於上海,人稱“寧波漲停板敢死隊”總舵主。從營業部成名,到公開發行陽光私募產品,澤熙投資總經理徐翔在創造一個又一個資本市場奇蹟的同時始終保持神秘。熟悉寧波敢死隊的人對徐翔並不陌生,他早年叫徐強,是寧波解放南路“大小徐”中的一員,成名時不過二十歲左右,為人低調,手法卻異常凌厲。

觀大局,做波段,方是盈利之計!在控制最小回撤的前提下,讓賬戶穩定持續增值是我的特色。另外,所有操作個股無一止損,全部獲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