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隨州論壇是 隨州地區第一大官方網絡媒體,查找隨州本地最新資訊請登陸隨州論壇網及其兩微一端,搜索“隨州論壇”關注。

  踩三輪,撿廢品,彎腰扛背。廢品越堆越高,堆出老人的夢。

  “家裡遭了難,就想幫幫他們”“過年了,就想讓他們吃點好的”“掃廁所,就想大家用著好一點”……樸實的話語,映照老人的內心。

  彭玉華,這個以拾荒為生的古稀老人,數十年來省吃儉用,捐獻災區,救助孤寡老人,資助貧困學子。行善,已成老人的一種習慣。

不懂,並不能遮蓋所有

  5月7日,來到曾都區西城辦事處九曲彎社區彭玉華租住的屋子,十餘平米麵積,陳舊的床與桌椅,老式的黑白電視,清貧生活可見一斑。隔壁的一間屋內,堆滿了撿拾和收購來的廢舊紙板,今年66歲的彭玉華彎腰將散亂的廢紙板碼成堆。

  2008年四川汶川地震、2010年青海玉樹地震、2013年四川雅安蘆山地震、2014年雲南魯旬地震,彭玉華都通過市紅十字會向災區捐款。600元、800元、900元……所捐的錢雖不多,但對彭玉華來說並不容易,是他省吃儉用省下來的,更是一片愛心。“在電視裡看到地震那裡的人缺胳膊斷腿的,心裡不得過,就想幫一把。”問及原因,彭玉華說。

  “勿以善小而不為”。幼時沒讀多少書的彭玉華可能並不懂得“同胞”二字的含義與份量,也可能並不完全理解他捐贈的這幾百元只是杯水車薪,但不懂得並不能遮蓋一顆良善與不忍之心。這拳拳愛心,甚是無價。

俠義,從來與階層無關

  素不相識,卻仗義相幫。良善,甚至帶幾分俠義的行為,從來與個人在這個社會所處的階層無關。彭玉華雖成天與髒亂的廢品打交道,但他的行為卻無限美好。

良善,最能溫暖世道

  一次收廢品接觸到福利院的孤寡老人後,彭玉華心中便多了一份牽掛。自2015年起,彭玉華已連續四年在隆冬時節,用三輪車裝上大米、食用油、自制香腸、自制三鮮、雞蛋等物資,去曾都區第一社會福利院看望孤寡老人。“大冷天的,彭玉華老人自己騎三輪車拖著東西來,院裡的老人們都十分感動。”福利院副院長鄒建明說。

  2014年,彭玉華被評為“隨州楷模”“道德模範”,後又被評為“隨州好人”。榮譽面前,彭玉華的善義之舉繼續,更加熱心地參與社區公益活動:義務看護古井,每天對古井周邊環境衛生進行清掃;對社區巷道內的公廁每天進行沖洗保潔。

  良善,最能溫暖世道。九曲彎社區退休民警段春善回憶,彭玉華去福利院捐物資時,有時有些寄養老人的子女也在,受到感染,這些子女探望老人的頻次明顯增多了。每談及彭玉華,九曲彎社區的居民無不豎起大拇指。

  “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平凡的老人,樸素的心願,清貧的生活,高貴的心靈。在彭玉華老人身上,我們感受到了人性本善。堅定做好事,相信世間還是好人多。

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隨州彭玉華老人說“只要我還能動,這些事我會一直做下去”……

上傳:知足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