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之關”金鎖關

“關中之關”金鎖關

東水關頭道卡門全景圖。

【關隘走讀】

金鎖天塹 鷹鷂難飛

“關中之關”金鎖關

“關中的北大門”

金鎖關所在的銅川市,似乎是因4億多年前曾沉入海下,受上億年大海的薰陶,地起波瀾,山舞浪濤。進入銅川境內,從南至北,地貌越來越複雜,起伏也越來越大,從高差幾米的原、梁、峁、溝,逐漸變為高差數百米的山、谷。

根據考古及文獻記載等,早在六七千年前這裡就有人類活動的蹤跡,自古乃兵家必爭的重戎之地,人稱“南則關中之襟喉,北則延寧之要害”,周、秦、漢、唐時期為“衛戎京畿的要塞”,宋、元、明、清時期依然是“關中的北大門”。前秦時期這裡就設有護軍。

唐初,為了防禦北方突厥南下威脅京城長安的安全,唐高祖李淵先後兩次到銅川巡視,檢閱部隊,後來還到銅川講武。為便於指揮對北方的戰爭,李淵下旨在金鎖關西十多公里的地方建離宮仁智宮,並在這裡指揮了與突厥的寧夏戰役。後來唐太宗李世民將仁智宮擴建,改名玉華宮。

“北山鎖鑰”

金鎖關位於銅川市中心西北十多公里處,由品字形排列的三座大山組成,北邊一座,名為搬轉山;南邊兩座,東曰馬欄山,西謂仲家山。搬轉山下東為淌泥河,西南為柳林河。兩水在搬轉山南匯為同官河,兩河交匯處的三岔路口俗稱 “三關口”。淌泥河谷又稱神水峽,為通往陝北的主要通道。柳林河谷為通往西北寧夏、甘肅的交通要道。

金鎖關一帶峭壁隨處可見,真乃“三山鼎立,斷崖千尺”。在神水峽西側山崖上,有四個雄渾的大字 “雄關天塹”。此為清光緒年間陝西巡府葉伯英所題。

古人稱金鎖關為“北山鎖鑰”“榆塞秦關襟喉要地”。

清乾隆年間在銅川擔任知縣的袁文觀在詩中如此描寫金鎖關:三山天作塹,兩峽石為關。斷岸雲千尺,危橋水一灣。

發現金鎖關城門

根據清朝沿革地理學家顧祖禹所撰《讀史方域紀要》等文獻記載,明朝嘉靖年間,陝西巡撫張珩提出,從“鄜州(今富縣)南下省城,金鎖關至為衝要,宜築城戍守”,以防北部河套地方的軍事勢力突然侵犯,於是築起關城。所築關城非規則的正方形,而且許多地方借用自然山體為屏障,沒有城牆。城南城牆北距三關口約400米,東西寬100餘米,同官河西有城門一座,關門上有石刻的“金鎖營”三個大篆體字。三關口西約100米,有城門一座,位於搬轉山南、柳林河北岸,俗稱“西水關”。三關口東北200餘米處有城門一座,位於搬轉山東、淌泥河西岸,俗稱“東水關”。此城門西北、淌泥河東岸還有一道關門,俗稱頭道卡門。城門皆用石條砌成。

“關中之關”金鎖關

  神水峽山崖上清光緒年間陝西巡撫葉伯英所題“雄關天塹”。

堅固的寨子門洞

據民國時期編撰的《同官縣誌》等文獻記載,金鎖關城建起後,明朝在金鎖關設巡司,置守備駐防。關城雖然於明末被農民起義軍燒燬,但清初在金鎖關還駐有守備官。康熙年間,守備官移駐耀州,金鎖關城遂廢毀。後在金鎖關設關卡,有分防外委把總1人,守兵20名。至清末,金鎖關由清軍綠營駐守,有兵254名,配都司、把總各1名。民國時期,國民黨曾派重兵在這裡把守,西、北、南三城門處均設卡,在搬轉山上配有炮、機槍。

如此堅固、規整的過洞,很有可能是明朝所建金鎖關城一個城門。過去的道路簡陋,特別是沿河道的道路,隨時可能被洪水沖毀。因此,往往山樑有同向的道路。明朝建關城時,不能不考慮這點。而且山頂是一重要軍事要地,需要有士兵看守,這就少不了遮風避雨的建築。過洞中間向上的方形開口處,應該是安置大門的位置。這個關城門可能以後被當地群眾用作山寨的大門。在過洞門外,有一扇巨大的碾盤,應該為山寨磨面所用。再以後這個過洞為國民黨部隊所利用。

關中平原因此避免了一場災難

根據清朝《同官縣誌》等文獻,西晉時期,匈奴人郝度元帥與盧水胡人、馬欄羌人舉兵反晉,殺死晉北地郡(今耀州)太守張損。晉都尉張光率餘部逃到金鎖關的馬欄山,依仗易守難攻的有利地形抵抗,使盧水胡久攻不下。百日後西晉將領司馬索率兵前往解圍。張光終於得救。

根據《宋史》等,南宋初年,侵入中原的金兵沿渭河進入關中,然後北上延安。掌管陝西軍事的節制使王庶在急遣兵斷河橋的同時,派兵守住金鎖關神水峽,斷金兵退路。然而由於涇原統制曲端不聽調遣,袖手旁觀,導致延安失守。

明嘉靖年間,蒙古部落首領要求與明朝通商,結果被拒,於是不斷髮兵南下搶掠。其中的右翼土默特萬戶首領俺答汗多次率騎兵騷擾陝北,雖覬覦富饒的關中平原,然而畏懼金鎖關險要未敢冒進,特別是金鎖關關城建成後,更是不敢逾越。1553年,俺答汗再次進入陝北,準備南下關中平原,然而不巧遇到連陰雨,加之考慮到“金鎖天塹,鷹鷂難飛”,只得放棄,關中平原因此避免了一場被屠戮的災難。

“金鎖黯雲橫”

歷史上,金鎖關不僅是軍事要地,也是經濟、政治甚至民生的重要交通要塞,因此留下了許多名人的足跡。

648年,唐太宗李世民前往玉華宮。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房謀杜斷”的房玄齡,作為宰相,李世民的得力謀士,本該隨同,因舊病復發,李世民讓他臥床休息。休養了一段時間,雖然病沒有好,他還是忍著病痛,通過金鎖關到了玉華宮。

唐高宗李治繼位後,將玉華宮改為玉華寺院,並讓唐僧玄奘在玉華寺譯經。唐僧也是通過金鎖關到了玉華寺,譯成了600卷《大般若經》,並圓寂於玉華寺。

757年,詩人杜甫到鄜州(今富縣)看望妻兒,途經金鎖關,並作五言詩《玉華宮》。

明末,經過多年的浴血奮戰,李自成率領農民軍攻克西安後,通過金鎖關回米脂祭祖。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金鎖關還留下週恩來、劉志丹等共產黨人的足跡。時任陝甘寧邊區政府代理主席董必武在詩中描寫當時金鎖關的情景:“金鎖黯雲橫”。

一處為多方看好的旅遊資源

新中國成立後,金鎖關交通得到大力發展,北上延安、榆林,西通甘肅、寧夏,210國道從神水峽穿過,而且新舊兩條西延高速公路途經金鎖關。陝北的蘋果等農副產品、銅川的煤,通過金鎖關源源不斷運往西安等地,西安等地的工業品又通過金鎖關運往陝北。

險峻、壯美,蘊含有豐富關隘文化的金鎖關,成為一面金字招牌,不僅所在鎮定名為金鎖關鎮,包茂高速公路在銅川市區北的出口也以“金鎖關”命名。

當地群眾都認為,金鎖關是一個有價值的旅遊資源。

“關中之關”金鎖關

東水關頭道卡門城牆。

【決戰關口】

焚燬關城

金鎖關,在歷史上,曾上演過一幕幕真槍實戰的戰爭大片。

明朝末年,皇帝更加昏庸,奸臣當道,正直的人受到排擠,事情幹得越爛,升遷越快,得財越多,貪官汙吏肆無忌憚,把違法亂紀、魚肉人民當做才華,造成連年災荒,陝西赤地千里,餓殍遍野。然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從皇上到貪官汙吏不顧百姓死活,層層加碼增加賦稅,強索硬收,百姓再也無法相信他們心繫天下、處處為子民著想的美麗謊言,不造反必然餓死,造反或許還有出路,於是揭竿而起。金鎖關成為農民軍進攻關中平原或退居陝北山區的一個重要關口。根據清朝編撰的《流寇長編》,農民軍曾與明官軍在這裡進行過多次浴血奮戰。

王二首次攻關

正式揭開明末農民起義的是白水人王二,大名王子順。關於此人有不同觀點,有人認為王子順和王二是不同的兩個人,本文暫作一人。王二早在明朝天啟年間就起事了,帶領農民起義軍在宜君一帶活動,隨著勢力壯大,他決定南下關中平原。然而,金鎖關成為第一道屏障,必須首先攻克,於是,他們進軍到金鎖關。

發現農民軍,領兵守關的關丞王廉一邊向耀州發出警報,請求增兵,一邊組織士兵應戰。守關官軍利用關城居高臨下、又有城堞掩身的優勢,向農民軍瘋狂射箭,而農民軍不懂戰術,又缺乏正規作戰訓練,沒有防身器具,只憑一股勇氣,結果紛紛中箭,死傷慘重,只得退回宜君。初次攻打金鎖關就這樣失利。

聯手再戰關口

在王二造反之時,陝北農民起義也如火如荼掀起,其中就有府谷人王嘉胤。陝北許多著名農民起義領袖起初都在王嘉胤麾下,如安塞的高迎祥、米脂的李自成、洛川的劉九思、張孟金等等。

王二從金鎖關敗走後,一邊整編人馬,一邊與王嘉胤聯繫,兩軍會師黃龍山後經過商議,決定分兵出擊。王二對關中比較熟悉,南下關中。金鎖關又成為一道需攻克的關口,這次王二與劉九思、張孟金等聯手攻打。

雖然這次農民軍勢力比上次強大,但是依然缺乏攻城的武器,而且自上次農民軍攻打金鎖關後,明軍加強了防備,因此農民軍再次以失敗告終。

殺了關丞

攻打金鎖關再次失敗後, 王二在明官軍的圍追堵截下一再失利,人員損失慘重。王二看不到造反的前景,降順了明朝,但後來還是被官軍設計殺害。

劉九思、張孟金則經過一番抗戰,勢力得到壯大,僅張孟金手下就有一萬多人。他們深感金鎖關嚴重影響他們兩軍在銅川一帶的進退,但吸取農民軍前兩次強攻失敗的教訓,決定智取金鎖關。張孟金和劉九思先攻打金鎖關周邊其他地方,然後劉九思突然從宜君石堡川退走,一路南下,襲擊金鎖關。這時,明軍主力分佈在耀州、宜君、正寧、洛川一帶與張孟金等農民軍作戰,駐守金鎖關的士卒不多,且沒有警惕。劉九思先派人潛入關城,趁守兵不備,打開城門,大隊人馬乘機衝進關城,抓住了關丞王廉。農民軍恨王廉守關給農民軍造成重大死傷,將其斬殺;又考慮到關城嚴重影響農民軍進退,一把火燒了關城。

“關中之關”金鎖關

搬轉山頭的過洞。

【關塞藝苑】

神水·搬轉山·六郎箭

有關金鎖關的文藝作品很多,不僅歷史上文人墨客留下大量優美的詩詞,而且在當地還流傳許多動人的民間傳說故事,其中有的講述了金鎖關一些景緻的來歷。

神水的來歷

金鎖關街道東的河,最早不叫同官水,而叫神水。相傳七仙女瞞著王母娘娘下凡,來到景色秀麗的金鎖關,遇到了忠厚、勤勞、智力超群的牛郎,兩人一見鍾情,最終結婚生子。正當七仙女過著美好的人間生活,卻被王母娘娘發現,派天兵將七仙女押回天庭。看到七仙女被帶走,牛郎不顧一切追趕。王母娘娘見狀,劃了一道長虹,攔住了牛郎。這道長虹,就是現在的同官水及上游淌泥河,起初因為這條河來自王母娘娘劃的虹,所以人稱神水,淌泥河谷為神水峽。

搬轉山的來歷

相傳孟姜女是金鎖關南銅川市王益區黃堡鎮孟家原村人,美麗善良,可她偏偏愛上了一位逃到孟家原躲避秦始皇“焚書坑儒”的窮書生範喜良。不幸的是婚後三天,範喜良被一群如狼似虎的秦兵拉去修長城,從此杳無音信。眼看到了冬季,氣溫一天比一天寒冷,孟姜女一針一線做了棉衣,然後千里迢迢送到陝北長城邊。長城邊黑壓壓一片民夫,就是不見範郎的人影。孟姜女一個挨一個人問,終於得知,範郎由於體弱無力不出活,被監管的官兵打死,埋進長城。

孟姜女聽後仰天痛哭,哭得震天動地,結果長城被震倒,露出累累白骨。原來修長城的民夫死了成千上萬,被埋進長城的人不止範郎一人。到底哪一具是丈夫的屍骨呀?孟姜女咬破手指,讓血滴在白骨上,逐一驗證。有一具屍骨,血滴其上立即滲入,而且擦不掉。孟姜女認定這就是丈夫的屍骨,用衣服包上背起來就往回走。一路翻山越嶺,十分辛苦,上到宜君山樑上,渴得嗓子冒煙,痛苦至極,不由得落下淚水,滴到地上,結果一股清泉立即咕嘟咕嘟往外冒。因此後人稱此地“哭泉”。

秦始皇聽說孟姜女哭倒了長城勃然大怒,下令捉拿孟姜女,秦兵立即騎馬追趕。孟姜女喝了泉水走到了金鎖關,剛登上回家路上的最後一座山,發現身後有秦兵追趕,用力將東西走向的山轉成了南北走向,斷了原來的道路,秦兵見前面沒有了路,便掉頭向其他方向尋找。因此人們稱這座山為“搬轉山”,也稱“女回山”。

孟姜女走到金鎖關南金山腳下,精疲力竭,倒下再沒有起來。當地群眾為孟姜女忠於愛情、敢作敢為的氣節所感動,將孟姜女和範喜良埋在山洞裡,並建了孟姜女祠。金山下至今還保留有孟姜女祠。

六郎箭的來歷

金鎖關關城南門還在的時候,門上插有一支箭。傳說,這是楊六郎射上去的。

宋朝太宗年間,北方遼國日益強大,不時南下侵入宋朝疆域。一年,遼十萬大軍打進關中,將長安城圍得水洩不通。宋朝守城將士不足千人,眼看長安城就要被攻破。這時,城門大開,雄赳赳氣昂昂駛出一騎,手握素纓蘸金槍,身背長弓,腰懸箭壺。待其走近,遼大將才看清,此人不是別人,正是赫赫有名的楊六郎楊延昭。遼大將雖然內心膽怯,但故作鎮靜地上前搭話:“楊六郎,就憑著你一人,想與我十萬人馬對抗?”楊六郎冷笑道:“我雖然只是一人,但我的箭可以百里穿楊。”楊六郎的槍法天下聞名,遼軍大將最擔心的就是與他單挑,聽了楊六郎的話,急忙趁勢說:“如果你的箭能射出100裡,我就自動後撤100裡;但是如果你的箭射不了那麼遠,你就立即下跪投降。”楊六郎回答:“好,一言為定。”他把金槍橫在馬背上,彎臂摘下弓,順手從箭壺拈出一箭,輕輕搭上,隨著弓弦緩緩張開,箭頭逐漸對向遼大將。遼大將嚇得臉色蠟黃:“你要幹什麼?”他話音未落,只聽得“砰”一聲巨響,震得天搖地動,那支箭帶著呼嘯聲,從遼大將頭頂飛過,又風馳電掣穿過遼軍上空,向北方茫茫天際刺去,掀起了一股狂風,只颳得遼軍士卒人仰馬翻,旗倒帽墜,遼軍士卒嚇得魂飛魄散,向北逃竄。待遼軍跑到金鎖關,見楊六郎的箭深深地插在金鎖關南門上,不敢停留,繼續向北逃遁。

楊六郎帶著士卒一路追殺到金鎖關,然後就此守衛。至今金鎖關周邊還有楊六郎的指揮所六郎洞、下棋的棋盤、屯兵的楊家坪、練兵地教場坪、屯糧草的倉房坪、插旗石等地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