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名將是如何排名的?

黑曼巴108774971





第一名:李靖

李靖是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是我國曆史上最傑出的將領之一,世稱李衛公。 李靖善於用兵,長於謀略,為唐王朝的建立及發展立下赫赫戰功,他的主要功績有南平蕭銑、輔公祏,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十哲。 李靖的治軍和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我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後人輯有《唐太宗李衛公問對》,在北宋時期列入《武經七書》,是我國古代兵學的重要代表著作。



第二名:李勣

李勣,原名徐世勣,唐初名將,與李靖並稱帝國雙璧,早年從李世民征戰四方,平王世充,滅竇建德,伐劉黑闥,為大唐帝國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唐朝建立後,他又在攻滅東突厥,平定薛延陀,大破高句麗等重大戰役中,都做出了重大貢獻,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他出將入相,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干城,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第三名:蘇定方

蘇定方,唐朝傑出的軍事家, 早年曾隨李靖北伐東突厥,在具有決定性意義的夜襲陰山一役中,他率200名騎兵打頭陣,一舉攻破頡利可汗的牙帳,為擊滅東突厥立下大功。 唐高宗年間,蘇定方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三國,皆生擒其主”,史無前例地將大唐帝國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鹹海,國境西抵波斯,東達朝鮮半島南部,蘇定方將大唐帝國的疆域推向頂峰。 此後晚年受命擔任安集大使,全面負責對吐蕃的軍事防禦。



第四名:薛仁貴

薛仁貴是唐朝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 他的主要功績有大敗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擊破突厥,功勳卓著,留下“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仁政高麗國”、“愛民象州城”、“脫帽退萬敵”等歷史故事。薛仁貴一生中最輝煌的戰績就是有名的“三箭定天山”。



第五名:郭子儀

郭子儀是唐朝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 郭子儀的主要歷史功績是安史之亂爆發後,率軍勤王,收復河北、河東。757年,郭子儀與廣平王李俶收復西京長安、東都洛陽。763年,僕固懷恩勾結吐蕃、回紇入侵,長安失陷,郭子儀被再次收復長安。公元765年,吐蕃、回紇聯兵內侵,郭子儀在涇陽單騎說退回紇,並擊潰吐蕃,穩住關中。



第六名:李光弼

歷史上郭子儀名氣比李光弼大,但是,論戰功、論軍事才能,李光弼可能還要勝過郭子儀。李光弼是平定安史之亂的主帥之一,《新唐書》評論,李光弼“與郭子儀齊名”,“世稱‘李郭’”。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論戰功被評為“中興第一”,是“再造唐朝”的第一功臣。



第七名:侯君集

侯君集是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將。早年曾隨唐太宗征戰四方,立下赫赫戰功,逐漸被唐太宗賞識,後與尉遲恭一起,力勸發動玄武門事變。貞觀年間,他隨師父李靖討平突厥,後又領大軍滅高昌國,開始居功自傲,因討滅高昌時私取寶物而被下獄,得釋後開始懷恨在心,先後勸大將張亮、太子李承乾謀反,後來侯君集因太子李承乾謀反一事,受到牽連並被處死。




第八名:王忠嗣

王忠嗣是唐玄宗時期的名將,730年,出任兵馬使,隨河西節度使蕭嵩出征,在玉川戰役中以300輕騎偷襲吐蕃,斬敵數千,吐蕃贊普倉皇逃走。738年,他北伐契丹,率10萬騎兵,北出雁門關,於桑乾河三戰三捷,奚和契丹聯軍全軍覆沒。天寶初年,又大敗突厥葉護部落,取烏蘇米施可汗首級至長安。對吐蕃的青海湖會戰中,王忠嗣 大破吐蕃北線主力,吐蕃死傷數萬人,兩王子陣亡,使吐谷渾降唐。



第九名:李孝恭

李孝恭是初唐名將,早年負責經略巴蜀,攻佔30餘州,俘獲朱粲。619年,獻計並率軍攻打南方的蕭銑,立下戰功。621年,李孝恭任夔州總管,大造戰艦,練習水軍,和副將李靖一起滅蕭銑,並受封荊州大總管,成功招撫嶺南諸州。623年,又率軍攻打輔公祏,用一年時間將江南平定。李孝恭是李世民的堂兄,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



第十名:韋皋

韋皋是唐代中期名將,他的主要功績是和南詔,拒吐蕃。史稱其“數出師,凡破吐蕃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其功烈為西南劇。”



以上是個人眼中的唐朝十大名將。此外,唐朝名將還有李晟、程咬金秦叔寶尉遲恭等人,可以作為候選,有不同意見的網友,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心目中的唐朝十大名將,讓我們一起交流提升歷史。


可汗說事

我個人認為名將排名應該是以軍事指揮才能為主要,而不是以個人的武功為主要。對於大唐王朝的名將排名我有自己的觀點、喜好。大唐王朝名將排名-李世民(毛主席評價李世民的軍事指揮才能-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李靖(文韜武略,文武全才,出將入相的傑出的軍事家、戰略家、兵法家!大唐王朝僅次於李世民的全軍最高統帥!大唐王朝戰神級軍事家!平定江南的蕭銑、甫公祐叛亂,北滅東突厥,西破吐谷渾,拓展大唐國境至陰山大漠)、蘇定方(李靖的得意門生,為大唐王朝滅了蔥嶺、都曼、新羅、百濟、高句麗,生擒活捉被滅國國王押解回長安獻於唐高宗、武則天!)、劉仁軌(中華民族的民族英雄!中國歷史上、中國軍事史上、世界歷史上、世界軍事史上第一個將小日本打得服服帖帖的華夏英雄!)、裴行儉(大唐王朝的文武全才,文韜武略的儒將之雄!)、王忠嗣(安祿山的剋星!一個人兼任朔方、河東、隴右、河西四鎮節度使!一個人指揮整個大唐王朝一半的軍隊(四十萬)!北伐契丹,全殲奚、契丹聯軍!擊破突厥葉護部落,斬殺烏蘇米施可汗首級,送往長安!指揮青海湖會戰,大破吐蕃!攻佔吐谷渾全國!培養、提拔李光弼、郭子儀、李晟成為一代名將)、李道宗、(唐高祖李淵的侄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堂弟,戰績、軍事指揮才能、戰略眼光、對大唐王朝的貢獻都遠超李孝恭的名副其實,當之無愧的-李唐宗室第一名將!參與、指揮了整個大唐王朝的國內統一戰爭、對外的開疆拓土!在消滅東突厥的戰役中生擒活捉吉利可汗,在討伐高句麗的戰役中提出-攻打烏骨城,揮師直撲平壤的正確戰略方針得到戰神李靖的高度讚揚!)、李勣(李世民時期與李靖並稱為-二李。與李靖一起滅亡東突厥。滅亡薛延陀。鎮守幷州,被李世民譽為-大唐王朝的萬里長城。滅亡高句麗!)、契苾何力(初唐名將,軍事家。對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忠心耿耿,矢志不渝的少數民族傑出英雄豪傑!大破吐谷渾,消滅高昌國,討伐薛延陀,大破龜茲,生擒活捉龜茲國王訶黎布失畢!大破西突厥,消滅高句麗!為大唐王朝的開疆拓土、維護國家的統一立下了汗馬功勞!)、阿史那社爾(初唐名將,忠於大唐王朝、唐太宗李世民的少數民族英雄人物!平滅高昌國,討伐高句麗,平定薛延陀,征討龜茲,擊破西突厥,擒殺焉耆王薛婆阿那支,攻滅龜茲,震動西域!)、李光弼(平定安史之亂、再造大唐的-中興名將!)、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再造大唐的-中興名將!)、李晟(軍事家、政治家、中唐第一名將,出將入相。由名將王忠嗣一手提拔起來,先後平定羌族、党項、吐蕃叛亂,平定軍閥田悅、王武俊、朱滔、朱泚、李懷光叛亂,克復京師!李晟堪稱是大唐王朝的“救火隊長”,哪裡有叛亂哪裡就有李晟,李晟為維護國家統一立下了赫赫戰功!)、渾瑊(軍事家、名將、軍事統帥、宰相、中唐名將,忠於大唐王朝的少數民族英雄人物。早年為李光弼、郭子儀部將,平定安史之亂,收復兩京。連破吐蕃,擊破回紇,平定軍閥李希烈、朱泚、李懷光叛亂,收復京師!)、馬燧(中唐名將,與李晟、渾瑊並稱為唐德宗時期的三大名將!平定田悅、朱滔、李懷光叛亂,擊退吐蕃。)、張巡(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名將、民族英雄,獨守睢陽孤城,力抗叛軍,殲滅史思明叛軍達十餘萬之眾,屏障江淮,以死報國!)、婁師德(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名將,文武全才,出將入相,白水澗之戰八戰八捷,大破吐蕃!重新收復被吐蕃佔領的安西四鎮,使大唐王朝再次控制安西四鎮!)、唐休璟(唐高宗、武則天時期的宰相、名將。文武全才,出將入相。洪源谷之戰六戰六捷,大破吐蕃!復取安西四鎮!)、張仁願(政治家、軍事家、宰相、名將。文武全才,出將入相!擊破突厥,構築三座受降城體系取漠南,極大的削弱了後突厥汗國的國力!鎮守邊關四十年,寇不敢犯!)、郭元振(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詩人、名將。鞏固涼州防務,拓展疆域,都護安西。用兵方面主張不戰而屈人之兵!)、王晙(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宰相、名將。擊破吐蕃,平定突厥叛亂!唐代才兼文武,出將入相自李靖、婁師德、唐休璟、張仁願、郭元振之後就要算是王晙了!)、薛仁貴(三箭定天山,大破九姓鐵勒,降服高句麗,雲州大捷,擊破突厥。)、戴休顏(中唐名將,謀略出眾,膽識過人,率軍勤王,平軍閥朱泚、李懷光叛亂,收復京師!)、李愬(中唐第一名將李晟之子,多謀善斷,用兵方面長於攻心。雪夜襲蔡州,擒殺吳元濟,平定淮西叛亂!)、裴度(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宰相、統帥。文武全才,文韜武略,出將入相。長於治國、治軍、用兵、戰略、謀劃。平定淮西軍閥吳元濟叛亂。)、李德裕(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戰略家、文學家,宰相、統帥。文武全才,文韜武略,出將入相。長於治國、治軍、戰略、謀劃、用兵。西拒吐蕃,南平蠻蜒,外攘回紇,內平澤潞。)、嚴武(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詩人、戍邊名將。大破吐蕃,屏障川陝!配合李光弼、郭子儀平定安史之亂!)、蕭嵩(軍事家,軍事統帥。節度河西,大破吐蕃!)、張守珪(名將、邊帥。為人足智多謀,膽略過人,英勇善戰,治軍有方,戰功赫赫!先後擊敗突厥、吐蕃、契丹,是抵禦北方入侵的著名戍邊將帥!)、韋皋(和南詔,拒吐蕃,治蜀二十年,滅吐蕃四十八萬。)


在下莊挺

排名每個人心裡都是不同的,畢竟一萬個人眼裡有一萬個哈姆雷特,對於名將的排名我更看中的功績、綜合能力,而不是武藝,這裡就來列舉下我心目中的名將排名吧!

一、李孝恭

他作為唐朝皇室,位列凌煙閣二十四功臣第二位,但這種榮譽絕對不是靠自己後門來的,而是有真本事。李孝恭是結束隋末亂世一個關鍵人物,北方、中原是李世民和他的手下猛將打下來的,但整個南方几乎都是李孝恭收復的。在歷史上一到亂世就割據的川蜀之地,因他在,也沒有形成割據勢力。滅蕭銑、破輔公祏,功績非凡。印象中在李孝恭收復南方時,當時的李靖應該還是他的跟班樣的。

二、李靖

李靖是唐朝最出色的軍事家之一,開國名將。早期隨李孝恭南平蕭銑、輔公祏。唐統一後,更是夜襲陰山擊滅了不可一世的東突厥,名聲大噪。李靖的治軍、作戰經驗進一步豐富了中國的軍事思想和理論,一生無敗績。隋朝名將韓擒虎曾評價李靖: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三、李勣


李勣也就是我們熟知的軍師徐茂公,在演義裡是智囊,但其實他是文武雙全。他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破東突厥,滅高句麗,平定塞北。按理說他的功績應該不在李靖之下的,但早期他是和李世民一起,之後是做李靖副手,所以把其排在第三吧!

四、郭子儀

要說唐朝名將絕對不能少了郭子儀,畢竟沒有他,唐朝或許將少存活幾百年,郭子儀可以說以一人之力,將大唐江山扛於肩上。他平定安史之亂,之後又趕跑吐蕃,歷經七朝而不倒,世間罕見,若大破吐蕃沒有聯合回紇,僅靠一人之力的話,他絕對是我心目中的第一人。

五、蘇定方

蘇定方絕對是歷史上被黑的最慘的人之一,在演義裡射殺羅藝羅成,害死秦瓊的獨子秦懷玉和尉遲恭兩個兒子的他,其實一直是位名將。在李靖夜襲陰山一戰中,蘇定方就是主角之一。後來開始獨擋一面,徵西突厥、平蔥嶺、夷百濟、伐高句麗,前後滅了三國,將唐朝的版圖向西開拓至中亞,國境直抵波斯,向東延伸至朝鮮半島。

六、李道宗


和蘇定方一樣,在演義裡被黑的李道宗,其實也是一名將。他先後指揮過滅吐谷渾和西突厥的戰爭,一人曾滅了兩國,為大唐擴土千里以上,這功勞很大了。

七、薛仁貴



著名的寒門將軍,征戰數十年間,大敗九姓鐵勒,降高句麗,破突厥。還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山”、“神勇收遼東”等典故。李世民評價薛仁貴:朕舊將並老,不堪受閫外之寄,每欲抽擢驍雄,莫如卿者。朕不喜得遼東,喜得卿也。可惜有過一次大敗仗,使自己排名靠後了點。

八、李光弼

安史之亂的平定,功勞最大的是郭子儀,其次就是李光弼了。安史之亂平定後,李光弼以“戰功推為中興第一”,之後又鎮壓了浙東袁晁起義,鞏固了唐的統治。

九、王玄策

作為歷史上的傳奇神話,王玄策不得不提,就靠一個戰績就能上榜了。他曾借兵大勝印度,而且是孤身一人,沒用大唐一兵一卒,一人滅一國的神話事蹟流傳至今。不過他不是將領,所以不知道算不算的上。

當然還有很多依次為哥舒翰、高仙芝、李晟、王忠嗣等人,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友人帳下夏目君

第一檔

李靖 李世民 蘇定方 李勣



第二檔

郭子儀 王忠嗣 李光弼 李晟

李愬 裴行儉 薛仁貴 高仙芝 韋皋





第三檔

侯君集 阿史那社爾 黑齒常之 王方翼

哥舒翰 李孝恭 契苾何力 尉遲恭

秦叔寶 李光顏 薛萬徹 劉仁軌

封常清 渾瑊 李道宗 張仁願

王玄策 程務挺 唐休璟 僕固懷恩





第四檔

李光進 執矢思力 李思摩 張孝嵩

張巡 烏重胤 程名振 白孝德

程知節 郭知運 李禕 李嗣業

李抱真 段秀實 高駢 屈突通

李抱玉 魯炅 論弓仁 張議潮

薛訥 龐孝泰 馬燧 烏承玭

皇甫惟明 王孝傑 郭孝恪 張仲武

郭昕 鄭仁泰 郭虔瓘 張齊丘



第五檔

薛萬均 臧希液 高崇文 張守珪

楊思勖 羅士信 夫蒙靈察 婁師德

馬璘 張公瑾 高侃 張士貴

魏元忠 嚴武 崔希逸 王晙

劉弘基 蕭嗣業 李謹行 牛進達

梁建方 王君廓 論惟貞 曾元裕

趙頤貞 蕭嵩 李隆基 來瑱

路嗣恭 長孫順德 南霽雲 曲環



第六檔

柴紹 杜希望 劉伯英 範希朝

張光晟 沙叱忠義 顏慶復 張思禮

火拔歸仁 渾釋之 泉男生 劉沔

李楷固 王翃 斛瑟羅 郭元振

阿史那彌射 王廷湊 康侍寶 駱元光

王思禮 金人問 張孝忠 王君毚

駱光先 牛仙客 何履光 李大亮

何潘仁 阿部仲麻呂 瞿曇謙 任雅相

郝玭 瞿曇悉達 阿史那步真 白元光

史敬奉 石雄 李載義 蓋嘉運



第七檔

王海賓 權善才 安思順 沙叱相如

席君買 戴休顏 殷開山 張淮深

蕭炅 張九節 來曜 姜行本

李多祚 孫仁獻 成如璆 章仇兼瓊

阿史那獻 荔非元禮 崔寧 孫仁師

張舟 野詩良輔 阿史那忠 張審素

李文悅 李楷洛 李思道 呂休璟

薛萬備 程懷亮 王佖 馮立

張亮 龐同善 李文暕 泉獻誠

李孝逸 張虔勖 獨孤彥雲 孫貳朗

公孫武達 李海岸 扶余隆 闞稜

王君渙 盛彥師 田縉 郝廷玉

丘行恭 劉政會 李襲譽 程千里

段志玄 尉遲勝 尚可孤 高甑生

田神功 辛雲京 李國臣 杜叔良

史憲臣 王難得 劉仁願 薛嵩

何稠 李元佑 史大奈 駱務整

喬師望 僕固瑒 候希逸 韓思忠

桂仲武 李可舉 楊復光 王式

郭待封 獨孤卿雲 康日知 李道彥

張寶相 段德操 哥舒曜 張伯儀

陳利貞 陳大慈 韓遊魂 辛京杲

郭英乂 渾惟明 張忠亮 李思訓



注:凡叛唐逆唐者皆不予列錄

有:安祿山、史思明、孫萬榮、朱沘、

李寶臣、田承嗣、李希烈、李唯嶽、

阿史那承慶、崔乾佑、劉龍仙、孫孝哲、

張忠志、李懷光、李懷仙、周摯、

羅藝、蔡希德、安守忠、李歸仁、

安慶緒、史朝義、尹子琦、安太清、

何千年、王武俊、牛廷、畢思琛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