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日語是孤立語系,日語不是從中文來的嗎?

小明zxm

首先,中文本身也是象形文字,表意不表音,比如“水”這個字,普通話約定這個字讀作shui,但是部分方言卻不這麼讀。水在日語中有兩種讀法,第一種被稱為訓讀,為みず(mi zu),第二種被稱為音讀,為すい(su i),雖然讀音不同,但是實際意思是一樣的。音讀發音以名詞為主,訓讀則是動詞。

另外,日語的主要來源是古漢語,以現在的閩南語為主,所以和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比如閩南語說“接我一支筆”會說成“筆一支借我”,而日語會說“ペンを借ります”,和閩南語序思維一致,還有像 介紹 日語是 紹介 等很多倒序名詞和閩南語一致。

其次,日語被稱為黏著語是因為日語在句末才表達一句話的完整意思。比如中文問“你是日本人嗎?”,回答“我不是日本人”。日語則是“私は日本人ではありません”,和“私は日本人です(我是日本人)”只有句末的差別。除了上述否定形式,敬體形、簡體形、過去形、意志形、可能形也是通過詞末和句末才表達出來。

至於為什麼日語被認為是獨立語系,這就需要問語言學家了,畢竟還有的語言學家認為閩南語是獨立語系。


同道眾人

美國教育部門將日語和漢語,韓語和藏語並列為世界上最難學的幾種語言。

按語言結構特點分類,日本語屬於黏著語,古日語具有元音和諧等阿爾泰語系特點。

在語言表達上分為簡體和敬體,另外有發達的敬語體系。

作為一種基本的結構,典型的日本句子的句式是主語-賓語-謂語。例如,太郎が一つりんごを食べた(Tarou ga hitotsu ringo wo tabeta)照字面直接的意思是"太郎一個蘋果吃了"。因此,當日語翻譯就成了最辛苦的一樁差事——聽了半天,但還不知道他要做什麼,因為動詞還沒有出來。

日語屬於黏著語、通過在詞語上粘貼語法成分來構成句子,稱為活用,其間的結合並不緊密、不改變原來詞彙的含義只表語法功能。日語極富變化,不單有口語和書面語的區別,還有簡體和敬體、普通和鄭重、男與女、老與少的區別。不同行業和職務的人說話也不同。這個方面體現出日本社會森嚴的等級和團隊思維。日語中的敬語發達。敬語的使用使得公眾場合下的日語十分典雅。但過於繁複的語法使得學習敬語異常困難。即使土生土長的日本人也不能完全熟練掌握。同樣敬語發達的語言還有朝鮮語、蒙古語等。日語的發音很簡單、只有五個母音音素和為數很少的輔音。加上不常用的各種發音總共只有不超過100個。和日語發音類似的有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一般來說,這三種語言的發音中輔音和母音的比例接近1:1。日語的詞彙十分豐富,且數量龐大,大量吸收了外來語。一般詞彙(不包括人名和地名)有3萬多個(1956年)。(參看日語#日語的詞彙)和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都有密切的關係,受漢語影響很大,吸收了本來作為漢藏語系特點的聲調和量詞,因此使日語的語言學歸屬變得十分複雜。語言學家對於日語的起源存在不同的意見。

關於日本語的起源有多種理論。許多學者認為,從句法上說,日語接近諸如土耳其語和蒙古語之類的阿爾泰語言。日語在句法上與朝鮮語相似是得到廣泛認可的。也有證據表明,日語詞法和詞彙在史前受到南面的馬來-波利西亞語言的影響。

從語言學上來說,日本近乎是一個單一的民族,99%以上的人口使用同一種語言。這就是意味著日語是世界第六大語言。然而,日語在日本以外的地區很少有人使用。

儘管日本人和中國人所講的語言完全不同,但日語的書寫系統卻是來自於從印度經中國和朝鮮到達日本的佛經文字。經過一千多年的變遷,雖然現在的日文字已經有所改變,但有一部分的發音和中文類似或接近。


閒看秋風999

日語是不是孤立語系?這樣的問題留給語言學家去研究吧!但是,負責任的講,早期的日語文字就直接是照搬漢語的,現在日本有點歷史的寺廟建築碑刻什麼的,幾乎全漢文。(下圖拍於京都城陽縣的平等院)多不勝舉。



日本語是屬泊來語,早期沒有文字,因此早期的文字記錄都是漢字,後來在引進的漢字的基礎上,根據漢字的偏旁部首的草書體創造了他們自己的文字就是假名,再後來因為受到歐美先進文化的影響,接受了不少的新鮮的事物,但又苦於無法用漢字來表達這一類詞彙,因此就直接把泊來語的讀音用片假名書寫下來,形成了他們的語言的一部分。比如香菸,日語叫タバコ(羅馬拼音:TA BA KO)是屬西班牙語的讀音。又比如計算機,日語叫コンピューター(羅馬拼音:KON PYU – TA−)是英語computer的音譯。其實在這一方面現代中文也有很多類似之處。都是為了實用而持續改進發展而來的。

總的來說,日語的演變史和日本的文明發展歷程是息息相關的,由最早的沒有文字只有語言到引入漢文再自創文字,最後又引入新生詞彙構成了現代日語。日本從隨唐時期開始學習漢文化,到了明治維新以來又轉向西方學習,綜合起來造就了獨特的日本近代文明。換句話來話,這也是日本民族的精明之處啊!

日語不同於韓語和越南語,去漢化去得那麼絕情,以至於鬧岀了韓國人名片上還得用漢字來書寫自己名字的笑話。然而,日語是在模仿中改進,在改進中又得到發展的一門語言。說了這麼多,你能說日語是孤立系嗎?


中融百泰塑膠李R

日語不是孤立語,日語其實是由於偏安一偶意外保留下來的上古東夷語言。而且可以明確是日本基因裡O1的語言。現在能找到的雲南很多少數民族語言與日本很類似,不僅詞彙類似,而且發音模式也類似。在西方有一個巴斯克語就被認為與日語類似,而希臘語也有非常多的類似日語的成份。

事實上日本文化的基礎是大洪水時代大鯀族被帝堯集團打擊,被迫分為幾支向西南、東北潰逃。東北的一部分渡海就形成了日本基礎。後來萁子族的O2b由朝鮮渡海日本,估計是零星長期形成,雖然O2b佔比很大,但因為是舔油戰術,所以日本語言沒有被改變。後來漢族東渡也是這麼個長期舔油的過程,所以日語沒變,日本文化基礎也在學習漢文化中保留了。而逃向西南的就是帝舜大禹分支,帝舜大禹重返中原後,還有留下的。就是後來的百濮。百濮後世受到衝擊南遷,就形成了哈尼等等各種支系民族。由於西南也是偏僻和歷史偶然,所以語言沒有太過分大的改變,也意外保留了。逃向東北的大鯀後裔,還有一部分與西戎一樣西進,就形成了古猶太裡最重要的黃種猶太。希臘克里特島文明就被懷疑為黃種文明。而留在東北的後來受到被漢朝擊敗的匈奴衝擊,所以東胡語言徹底被改變,變成了類似俄語的語言。匈奴裡的白匈奴就是古代白種熊族,有狼圖騰。他們與古羅馬、印度白種為一系。然而通古斯其實是大鯀後裔及其跟隨民族C系。原本語言應該類似日語,可後來卻變成什麼阿爾泰語系,阿爾泰語系其實就是匈奴,尤其是靠近白匈奴的語言。比如彈小舌的音很多。而匈奴祖先苗蠻和熊族的聯姻聯盟也在湖南等地留下了這個語音特點,比如鳳陽花鼓唱詞就有彈小舌的音,的~呀的一的維。他們屬於帝堯集團。而通古斯屬於帝舜集團。至今滿族還自稱畜豬民族,而且滿皇族基因為O1也是發佈過的。完全對應大鯀體系,其祖顓頊就是以豬肉為食和祭祀。但匈奴祖先是畜狗,以狗肉為食和祭祀。可見滿族語原本應該類似日語。也就是沿海九黎的語言。東北的高勾麗、高麗以及契丹的遼、耶律完全對應九黎。九的另外一個讀音就是高。

漢語其實是多種族碰撞出來的精練語,一開始很可能是書面語。都是多種族碰撞時最重要的語音。這些種族,尤其白種幾乎都西遷了,所以漢語能解釋一切古詞彙。日語雖是古東夷語,但裡面很多純日語也能用漢語解釋其本意。最後東夷並不是與華夏對立的,而是本身就是一體。古東夷和周代聲稱的東夷不是一回事。有一個時代,全體人可能都在江浙湖北安徽一帶。大洪水後重心才北遷、西遷,北方才成為政治中心。


國病

系屬未明四個字最重要,這就像這“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的道理,日本語並不可能像神話故事裡的孫猴子那樣,冷不丁就蹦出來,必然要有始有終。

先說提問者的思路謬誤

如果按提問者的思路:“日語就是中文的變種”,那麼日語與漢語的相似性,包括且不限於方言發音在內,必然有一支超過50%的相似度。其實在上個世紀,類似的想法是存在的。比如說考證上,從語言學看無非就是發音文字這些內容。但目前可考證的文字卻會發現平假名和片假名,這眾所周知是在漢字基礎上發展衍生的。可如果從發音上考證的話,就會發現日語雖然有極大內容的發音取自漢語發音,甚至有些詞彙發音幾乎完全一致,但兩者之間仍然有極大的不同。舉個例子說:

  • 【中文】“國破山河在”

  • 【日文】「國破れて山河あり」

  • 【讀音】くにやぶれてさんがあり

  • 【羅馬音】ku ni ya bu re te sa n ga a ri.

可以看出來,中文與日文之間的發音、語法等等有著極大的不同,所以同源詞、同音字並不能成為“日語起源於中國”的論調。講道理,這兩者之間的相似度真心很低,而且如果日語是,那麼同為孤立語系的韓語也應該是,卻為何又發展出了另一種模樣呢?所以,提問者的這個思路必然是錯誤的。

再談日本歷史的荒誕之處

按照現有的考證看,在日本有正式文字記錄之前,可考歷史及少。這個必須得掰開說下,《日本書紀》成書692年,《古事記》成書710年,這當時中國都已經武則天時代了好吧。就連天皇這個詞,那也是683年李治的諡號(天皇大帝),此後再加諡如“天皇大聖皇帝”、“天皇大聖大弘孝皇帝”。

中國的歷史,哪怕追溯到三皇五帝、“黃帝戰蚩尤於涿鹿”這種神話傳說時期,多少也有些蛛絲馬跡可考。類似像英國你也能發現它有一定的可信度,但反過來你看日本史,天皇是神變人,而且這個認知一直延續到二戰戰敗為止。這就像你遇到小朋友問:“你媽是誰啊?”小朋友說:“是吳剛!”我#*&%,好歹他說嫦娥你才能接下去話茬對不對?就因為日本古人這種毫無道理可言,所以現在根本沒法從這方面下手。論實力坑後輩,我只服日本人。

最終一切都只能靠猜

其實除了日語、韓語以外,在東北亞地區還有一種孤立語系,就是阿依努人的語言(Ainu language)。所以說這問題沒解決,這一提又多了個,愁人。

因此只能從地緣、人種、出土文物等等這些考察開始。以我個人目前的瞭解來說,大致是這樣一個情況::日本早在幾十萬年前就可能出現了原始人,且因當時日本列島尚和陸地相連。再之後則因陸地分離,所以出現了封閉似的進化,也就是阿伊努人的祖先。而後再分,再封閉,所以出現了各島之間的進化分歧。

而後再由東北亞遊牧民族,阿爾泰-蒙古語族、通古斯語族、突厥語族等這些語族的人,以及古中原人(韓魏趙燕等)、長江下游的吳越人、微量的馬來人,還有微量的中南半島印支人,逐漸遷移到日本,在遷移期間或之前發生遺傳混合,衍變成了今日日本人種(否則無法更好解釋日本語族內的東、西、九州方言之間,個別方言的極大差異性,比如八丈方言)。

這種理解也源於我對現代研究日本人父系Y染色體的發現而產生,因為有相當多的個體,其遺傳特徵混合發生在日本有歷史記載之前,幾乎和日本本土的JōMon人約是同一時期。這等於說兩者之間是存在斷層的。可如果長期繁衍在一起,這種斷層並不會如此突兀明顯。

至於這個JōMon人就是繩文時代了,如果你看過哆啦A夢的電影版《野比大雄和日本過的誕生》,應該會對下圖這個東西有深刻印象,如圖:

那麼上述這些,就是我個人對於日本語言和歷史的一些認知了。如果有錯漏的地方,望能海涵。


毅而三思吳六奇

你的意思,漢唐以前,日本島上的居民都是啞巴?

【日本土著阿依努人村莊前的祖先雕像,日粉為什麼愛說阿依努是白人?川普同意嗎?😂】

日語是黏著語,即從其他語言中借用來的表達方法的語言。語法意義是主要由加在詞根中的詞綴來表示的語言的功能與含義。一般是SOV型(主-賓-動),即主賓謂結構,這種結構的語言就叫做黏著語。如日語、韓語、阿爾泰語系的語言。


【1900年的日本土著阿依努人】

漢語才是孤立語,又稱分析語,或詞根語。即獨立自我發展進化來的表達方法的語言。一種語法手段可表達多種語法意義,一種語法意義又可用多種語法手段來表達。構詞主要直接由詞根來構詞,沒有詞尾語素的變化。一般是SVO型(主-動-賓),即主謂賓結構,這種結構的語言就叫做孤立語(分析語或詞根語),如漢語、漢藏語系的語言。


【日本人表親,南亞矮黑人尼格利陀人】

日本人只是借用了2400個漢字及其發音,日本語基本語素來源古泰米爾語,這是日本語言學大家大野晉教授理論,日本人在面貌上接受了東亞大陸人幾千年的同化,但日本的人文思想一直是紮根於尼格利陀人種文化。


【高緯度讓日本土著阿依努人黑皮膚變淺了】

日本人就是矮黑人種的後代。


溼婆之林伽大王

從文字的書寫複雜程度來看,漢字是所有文字中複雜程度最高的,沒有之一,雖然日語的文字借用了漢字,但全部也就1000多個漢字而已。漢語的語法結構是最簡潔明瞭的,同樣沒有之一。漢語中的動詞沒有時態變化,沒有語態變化,名詞沒有複數變化,沒有陰性陽性變化,語法中也沒有各種複雜的從句。漢語在未來社會的發展過程中,無疑有極大的優勢。舉個小例子,聯合國發佈的官方文獻,在聯合國五大官方語言版本中,最薄的一本99%都是中文版。日語有著複雜的語法結構,還有豐富的簡體和敬體的各種表述方法,文字偏偏還借用了漢字,所以日語的學習難度極高。西方人學習日語,不但要受到複雜的日語語法的折磨,還要受到漢字複雜書寫體系的雙重摺磨,中國人學習日語,至少在文字書寫這一塊兒,可以快速過關。


--195517623

古代日本有語言(但幾乎沒文字!)後期漢字傳入(主要是唐朝及吳,元)就“借用”成假名(平假名為草書,片假名為部首)當本地語音符號(平假名主要是本地語,片假名則是外地語~如英德語就相當於片假名拼音而成!)本地語因傳入時代不同(唐宋元吳越等)同一字,假名發音也各不同!另外~日語不是從中文來的(起碼不是漢語)日語是音拍音,漢語則是音節音。(前者幾乎是只念拼而不管音,後者拼音讀完成立真實意思。如日本二字~音節音(漢語僅兩節!)而音拍音念法則至少四節!故從漢語(中文)而來難成立!(更象簡單學外語的早期演變~即外語用本地文字當拼音念~再記入真實意義!如英語用中文當拼音(愛老虎油!~電影中實例,你寫英文很少有人懂!但中文“拼”很容易就明白!)


誠哆2

目前語言的分類一般延續了德國語言學家洪堡特的理論,孤立語、粘著語、曲折語。漢語為孤立語,處於語言鏈的最低層(中國語言學家沒人反對麼?),日語維吾爾語土耳其語等為粘著語處於上一層次,英法德俄等為曲折語處於語言的最高端。沒專門研究過語言,這德國鬼子竟把我們漢語列為最低級語言。我們的單音表意貌似古老原始,但語法結構符合正常思維邏輯,沒有較高級日本語的我飯吃啊。


手機用戶5555800235

  1. 語言分類學上,漢語屬Sino-Tibetan(漢藏語系),日語則屬於Language Isolate(孤立語言),也就是尚不能分類的語言。所以說,漢語與日語沒有任何瓜葛。

  2. 談談Papua New Guinea(巴布新幾內亞)。這個國家比較落後,不少部落剛剛結束食人的習慣。巴國的語言比較多,每個部落都有自己的語言,其中大部分屬於Austronesian語系。我們以其中一種Keopara語為例,這種語言很原始,現代社會的許多詞彙,比如電話,電視,飛機,氣球等等它都沒有。如果他們需要這些詞彙,他們就把英語詞彙拿過來,直接使用,久而久之,Keopara語中,有了許多英語詞彙。但你能說Keopara語和英語是“同文”嗎? 當然不能,同樣的道理,漢語和日語。所以啊。日語是孤立語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