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记者 贺向军 实习记者 罗丽云 报道

日前,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显示,持牌消费金融机构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下称"捷信消金")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执行标的为40015元,执行案号为(2020)津0116执9826号,执行法院为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法院,立案时间为2020年10月10日。据天眼查显示,这已是捷信消金今年内第8次被法院列为被执行人,合计执行标的达35.1184万元。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除了频繁被纳入被执行人之外,捷信消金近年负面消息缠身。2019年及今年一季度,该公司净利连降,从而导致其消金公司"利润之王"地位不保。

此外,捷信消金曾有望成为首家上市的持牌消金公司,或受高利贷等负面影响,不得不中止上市计划。如今,民间借贷利率15.4%新规的出炉,消金公司利率或面临下调,捷信消金又将如何面对?

记者就被执行人状况、盈利状况、借贷利率新规等问题,致电并致函捷信消金,相关负责人表示暂不做回复。

消金领头位置不保

公开资料显示,捷信消费金融有限公司于2010年底正式在中国成立,为中国客户提供消费金融服务,是银监会批准设立的首批四家试点消费金融公司之一,也是中国首家且唯一一家外商独资的消费金融公司。

2010年成立以来,捷信消金从线下起家,消费场景从传统的3C数码产品扩展到两轮动力车、家电、家装、培训、旅游等众多细分领域。捷信金融推出了两类主要产品,为用户在手机数码、家用电器等的实体销售点购买商品或服务时提供资金贷款业务的"商品贷"、不同期限的分期贷款服务"自主支付消费贷"。截至2020年3月末,捷信消金在中国的业务已覆盖29个省份和直辖市、311个城市。

不断扩张之下,2018年,捷信消金的营业收入增长39.69%至185.16亿元,净利润增长36.56%至13.96亿元,位居消费金融公司榜首。

随着电商的发展,数码产品等线下营销额增速放缓,捷信消金以线下渠道为主的业务模式也受到了一定冲击。2019年,捷信消金短期商品贷款规模压缩,整体贷款规模增速有所放缓,开始调整业务结构,不断精简线下销售业务人员。今年,新冠疫情对捷信消金的贷款投放带来更大的冲击。

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2019年、2020年3月末,捷信消金发放贷款余额分别为734.30亿元、846.51亿元、918.64亿元、852.98亿元,2018年、2019年同比增速为15.28%、8.52%,今年一季度发放贷款余额较年初下滑7.15%。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从营收来看,捷信消金的营业收入主要来源于消费信贷业务带来的利息收入以及相关的手续费收入。贷款规模增速放缓、资金成本提升、贷款利率下降的多重影响下,2019年,捷信消金的营业收入较上年下降4.91%至173.22亿元。

此外,由于捷信消金的所有贷款均为信用贷款,为缓解信贷资产质量下行压力,2019年,该公司共核销不良贷款119.91亿元,较2018年的109.00元增加了将近11亿元。捷信消金较大的核销规模使得贷款减值准备计提力度保持在较高水平,对该公司净利润造成一定侵蚀,净利下降18.36%至11.40亿元,从而导致其消金公司"利润之王"地位不保。

今年,根据"捷赢2020年第三期个人消费贷款资产支持证券"说明书披露的信息,截至2020年第一季度末,捷信消金实现营收41.57亿元,净利润0.3亿元,同比2019年第一季度的2.93亿元骤降89.76%。

2020年以来,监管部门已相继批复筹建了5家消费金融公司,这意味着我国消费金融公司数量已经达到30家。面对日益竞争激烈的消费金融市场,线上市场将成为各个消金公司的必争之地,捷信消金线上渠道的开发与运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贷款利率饱受争议

捷信消金曾有望成为首家上市的持牌消金公司。

2019年7月,捷信消金向港交所递交IPO上市申请,按照计划,捷信应该于9月最后一周在港交所挂牌,但当月捷信延迟了IPO时间表。11月底,捷信消金母公司Home Credit宣布,由于市场情况所致,集团决定不再推进捷信在香港联合交易所的全球上市进程。

捷信取消IPO的原因或与公司本身有关。实际上,捷信一直深受诟病。目前,第三方投诉平台关于捷信消金"高利贷""利率超监管规定"等的投诉依然在增加。截至10月15日,聚投诉、黑猫投诉平台上,捷信消金收到的投诉均超3万条。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记者发现投诉大多为往年贷款用户所发起。此外,记者从裁判文书网获悉,今年9月19日,江苏省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公示的一则刑事判决书显示,住在江苏连云港灌云县的张先生通过捷信公司APP客户端申请贷款,《个人贷款申请表》上载明总贷款本金10000元,分24期,每月还款590.47元,月贷款利率1.750%,月客户服务费率1.250%,折算年化综合息费率36%。

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法院受理捷信公司作为原告提起的金融借款合同纠纷300余件,所涉贷款业务模式与本案基本相同,合同约定的综合息费率大多达到年利率36%甚至更高。捷信公司一审起诉时表示自愿调整为按年利率24%的标准主张利息及逾期利息。

多起判决案例显示,捷信消金贷款利率逐渐合规。捷信此前发布的招股书也显示,2016年至2018年,捷信现金贷产品的平均实际年利率分别为42%、37%、31%。2019年,捷信消金的平均贷款利率为22.90%。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显示,捷信消金的贷款利率分布在21%的占比达92.81%。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年内第八次列为被执行人 捷信消金利润连降 借贷利率新规后何去何从

捷信消金截至今年上半年贷款利率分布

而2020年8月20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版《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上限调整为一年期LPR的4倍,参考最新央行LPR报价的四倍,为15.4%,取代原《规定》中"以 24%和36%为基准的两线三区"的规定。在此情况之下,消费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是否面临下调引起热议。

民间借贷是指除以贷款业务为业的金融机构以外的其他民事主体之间订立的,以资金的出借及本金、利息返还为主要权利义务内容的民事法律行为。根据《规定》,经金融监管部门批准设立的从事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发放贷款等相关金融业务,不属民间借贷范畴之列。

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数字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陈文表示,一般来说,银行信用卡、消金属于持牌金融机构,不在这次《规定》的管辖范围之内。

10月12日,成都市郫都区人民法院发布了多则四川锦程消费金融与个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判决书,其中均提及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以不超过同期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的四倍为限。

"但是,如果持牌机构借助司法系统进行纠纷处置的话,司法大多数会借鉴民间借贷的规定。从逻辑上看,大家的普遍印象是,持牌金融机构不可能比高利贷还高。所以我们看到,银行信用卡、消金公司等,名义上的放贷利率也是踩着民间借贷利率司法保护的上限来设置的。"陈文说。

监管机构在不断降低借款人的资金成本,重视消费者的权益保护。贷款利率新规下,捷信消金的贷款产品利率是否面临调整,利润空间是否会面临进一步收窄,未来将如何应对,我们将持续关注。

本文由新华融媒·看财经原创出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线索征集热线:1518471130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