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p2p只剩下139家

截至今年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络借贷机构(下称“网贷机构”)139家,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1个月下降。记者今日获悉,在近日召开的互联网金融和网络借贷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2020年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目标和任务已经明确。

实际在运营网贷机构139家

过去一年多来,各部门各地方把机构退出作为整治工作的总方向,力争“能退尽退,应关尽关”。一些积累多年的风险点得到清理,一批久拖未决的案件得以处置。

会议认为,2019年以来,全国网络借贷等互联网金融领域风险持续收敛,各项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截至2020年3月31日,全国实际在运营网贷机构139家,比2019年初下降86%;借贷余额下降75%;出借人数下降80%;借款人数下降62%。机构数量、借贷规模及参与人数连续21个月下降。整治工作开展以来,累计已有近5000家机构退出。互联网资产管理、虚拟货币投机炒作、非法外汇交易等其他领域存量风险有序出清。

已停业网贷机构存量风险仍处高位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又给整治工作带来新的挑战,后续工作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

一是剩余在营机构“三降”工作进展缓慢,后续处置困难很大。

二是停业机构处置任务仍然艰巨,全国已经停业的网贷机构存量风险仍处高位。“退而不清”“退而难清”问题突出,风险化解可能需要较长时间。

三是机构转型工作存在许多困难。部分机构或转型意愿不强,或转型能力不足,在具体推进过程中还会产生很多新情况新问题,还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

四是由于疫情防控还有一些不确定性,所以网贷机构经营、催收、转型等工作受到一定影响。

加快推进网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

会议提出,争取2020年基本完成互联网金融和网贷风险专项整治的主要目标任务。

进一步加大存量压降力度,切实压降业务规模,加快推进落实机构转型试点工作。

加大对借款人恶意逃废债行为的惩戒力度,加快推进网贷信用信息纳入征信系统进程,完善失信借款人联合惩戒机制。

同时,加强互联网资产管理、虚拟货币投机炒作、非法外汇交易等其他领域新增风险的监测,建立快速研判、定性和处置打击机制,始终保持高压态势,防止死灰复燃。

会议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面贯彻落实“金融业务一定要持牌经营”的总体要求。持续聚焦于金融领域的“无照驾驶”问题,抓紧探索非持牌机构非法金融业务早发现早处置机制,进一步加快建设互联网金融监管长效机制,真正做到能够从源头上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

会议还要求,下一步要积极稳妥做好专项整治收官工作,为打赢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互金整治领导小组和网贷整治领导小组和中央各有关部门、全国各省市整治小组办公室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