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4月的晉城,最高氣溫已達20攝氏度,溼熱的天氣讓賈雲傑有點不適應。在家鄉,這個月份還要穿著棉衣,而現在,他已經在幹活時穿上單衣了。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賈雲傑(右)


52歲的賈雲傑是中國鐵路哈爾濱局集團有限公司哈爾濱工務機械段打磨車間工長。從2019年12月份起,他和158名職工同16臺大型養路機械一起遠赴3000多公里外的貴州,參與川黔、滬昆線施工作業。至今,他和這16臺車已經共同堅守了120多天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近年來,全國鐵路充分調動大型養路機械資源,這樣的赴外施工,賈雲傑已經參加過5次了。大型養路機械每一臺都造價不菲,堪稱“豪車”,春節期間,為了保障16臺“豪車”的安全,賈雲傑和16名工友留在貴州看護車輛


賈雲傑和部分工友在貴州省境內川黔線都拉營站駐紮。這裡是川黔鐵路重要的貨運到發站,每次巡檢看車都是兩個人一起進行,互相有個照應。他們負責查看車輛止輪和外掛零件有無損壞,一天檢查兩次,每次將近一個小時。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春節過後,工友們準時集結,本來打算休班回家的賈雲傑,歸期一拖再拖。3月份以來,隨著防疫形勢好轉,全國各地推進復工復產,煤炭等重點物資運輸持續增長,施工也迫在眉睫,剛打好揹包準備回家的賈雲傑又收到了支援太焦鐵路線路打磨的任務。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3月18日,賈雲傑和13名工友又轉戰至太焦鐵路北板橋站。太焦鐵路屬於單雙線交錯線路,施工環境複雜。時間緊、任務重,賈雲傑每天都與當地配合單位研究施工計劃,研判安全風險,細化防疫措施,一討論就是一上午。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每次作業後,賈雲傑還和工友們一起清除設備鐵屑和灰塵,對各個部件進行隱患排查。


忙碌了一天,賈雲傑終於有時間和家人視頻通話,隔著屏幕,他笑著給千里之外的家人報個平安:“我在這裡一切都好。”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離家4個多月

這些鐵路人如何生活?

我們來看一看


家鄉的味道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為了照顧大家的飲食,工長劉光奎的妻子付麗娟帶著家鄉的特產和調料,從黑龍江一路趕到了貴州。“老劉在這次出去施工之前就好些日子沒回家了,這次我過來看看他,也幫著做做飯,收拾衛生。”


施工都是凌晨,為了讓大家吃得舒心,付麗娟每天與工友們一起起床,大家奔赴現場,她與後勤人員堅守食堂,為大家做早飯。

包子、餃子、熱湯麵、餅、粥……她每天都多做幾樣主食供大家選擇。每次從深夜寒風中回來,看著豐盛的早餐,大家都感到暖暖的。“通宵幹了一宿,快吃吧,這是正宗家鄉口味。”付麗娟說。


身邊的“Tony老師”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疫情之前拍攝


在外施工期間,由於個別駐地交通不便,“理髮難”成為困擾大家的一道難題。駐站聯絡員王維群“挺身而出”,在有限的條件下,幫助大家理髮。王維群雖然不是專業出身,但一招一式有模有樣,特別是經過這些年的“鍛鍊”,手藝見長。這次出來施工,他又拿起剪刀“重操舊業”。


雖然休息時間尤為珍貴,但只要大家有需要,王維群都有求必應。“王師傅的手藝真不錯,理完髮感覺清爽多了,不僅不用往外跑,還能省錢,真不錯!”車間的理髮小店越來越受歡迎,大家都排著隊讓王師傅幫忙設計“造型”。“出門在外,大家都人生地不熟,我有多少能力就幫大家多大的忙。”王維群說。


綿延的思念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出門在外,最想念的就是家人。黃貴霖是去年新分來的大學生,在春節期間跟著工長丁兆發在匯塘河站值班看車。24歲的他第一次沒有回家和爸媽一起過年。除夕那天,他與爸爸媽媽視頻通話,講述自己的生活,囑咐他們少出門,做好消毒,戴好口罩。聽著電視裡的春節歌曲,黃貴霖想家了,在爸媽的電話指導下做了一道家鄉菜。雖然味道不是很正宗,但他十分開心。


開著16臺“豪車”,他們4個多月沒有回家

疫情之前拍攝


離家千里

這些鐵路人從不抱怨

總是把內心的情感

化作在崗位上拼搏的動力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勤懇、踏實地堅守崗位

奮戰在萬里鐵路的養修一線


供稿:《人民鐵道》報業有限公司黑龍江記者站

文圖:胡豔波 張學鵬 耿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