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稱帝後,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爲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公元1722年,已經做了61年皇帝的康熙去世。在康熙去世之後,皇四子胤禛繼承了皇位。胤禛原來是雍親王,稱帝以後的年號為雍正,這就是歷史上繞不開的雍正皇帝。雍正皇帝上臺的初期,自己的地位並不穩固,老八黨羽虎視眈眈。因此,雍正開始對老八的黨羽動手。公元1726年,老八胤祀徹底垮臺。但是一個非常奇怪的情況出現了,除了老八胤祀以外,雍正對老九胤禟下手也非常狠。那麼,雍正為何這麼恨老九胤禟?

雍正稱帝后,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為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老九胤禟的母親地位也很高,那就是宜妃。在電視劇康熙微服私訪記中,那位宜主子非常顯眼,這就是胤禟的母親。依靠母親的地位,胤禟的童年時代是非常舒服的。但在宜妃去世之後,老九的地位開始下降。當時,太子胤礽高高在上,為了與太子對抗,老八胤祀、老九胤禟等人結成了一個團隊。從團隊力上來說,老八團隊甚至超過了太子黨羽。隨著皇子們逐步長大,對皇位的爭奪也愈演愈烈。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老九的作用越來越明顯。

雍正稱帝后,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為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在老八的團隊中,老八胤祀自然是首腦,老十胤䄉跟著打醬油,老九胤禟則是整個集團的錢袋子和謀士。俗話說毒蛇老九、草包老十,由此可見,老九確實擅長謀略。為了在傳遞情報的過程中安全性更高,老九甚至用拉丁文來傳遞情報。不得不說,放眼整個大清國,當時懂拉丁文的人少得可憐。在皇子們的爭鬥中,老九經常為老八出謀劃策,讓太子、老四等人吃了很多苦頭。所以說,老四胤禛對老八一群黨羽恨之如骨。

雍正稱帝后,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為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公元1722年,康熙皇帝去世。隨後,老四胤禛繼位,這就是著名的雍正皇帝。對於雍正皇帝的合法性,一直存在很大的爭議。但雍正皇帝確實坐穩了皇位,其實在雍正登基之初,仍舊面臨一系列的威脅。當時,老八集團在京師隨時可能出手,擁有兵權的老十四則在西北地區遙相呼應。為了保住自己的皇位,雍正首先解除了老十四的兵權,致使老八集團失去了外援。等局勢穩定之後,雍正開始對老八集團進行大規模的清洗。

雍正稱帝后,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為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公元1726年,也就是雍正上臺的第四年,雍正皇帝對老八集團的清洗開始了。老八胤祀和老九胤禟都被圈禁,按照規矩,皇子們被圈禁的待遇是不錯的,只是不能外出。但是老八和老九基本上等於囚犯,遭受的待遇非常差。為了羞辱老八和老九,雍正皇帝將二人改名為阿思那和塞思黑。這是豬和狗的意思,帶有明顯的侮辱性。與這兩個人相比,老十胤䄉堪稱傻人有傻福,他的情況要比兩位哥哥好得多。

雍正稱帝后,除掉政敵允禩也就罷了,為何還除掉老九允禟?

老九胤禟僅僅被囚禁了幾個月,便死在了監牢之中。按照民間的說法,為了永除後患,老九胤禟是被裝滿沙子的麻袋壓死的。在雍正皇帝在位的13年裡,老八和老九的後人當然沒有翻身的機會。直到雍正皇帝去世之後,年輕的乾隆皇帝對叔叔們一一平反。老九胤禟也被恢復了名譽,順便說一句,老九的兒子們很爭氣。在乾隆時期,老九一脈的地位有所提高。在所有的叔叔伯伯裡,乾隆皇帝唯獨沒有為大伯胤禔平反。

總結而言切勿兄弟相殘,畢竟打死不離親兄弟,這篇文章就是要告誡世人珍愛親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