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我們都知道當年九子奪嫡的激烈景象,所以一旦雍正上位之後,對於過去和自己作對的人,更好毫不手軟地一一打擊,為什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乾隆從上位開始,卻慢慢地赦免了一些過去被迫害的皇叔們,這不是在自己父親死後,打自己父親的臉嗎?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乾隆不僅為自己的皇叔胤禩給平反了,而且對於其他受到自己父皇雍正,當時嚴厲懲罰的各位皇叔們,均恢復了他們的爵位還有宗籍。有些人覺得乾隆這樣的做法非常不妥,這無異於對自己的父親是一種否定,相當於對天下昭告當年自己父親的決定是錯誤的,但是,通過分析後來他所處的那個背景和政治情況之下,他這樣的做法是一種無奈之舉。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這就要從乾隆的爺爺康熙在位的時候說起了,那時候清朝經過了康熙和雍正兩位皇帝的費盡心力的經營,終於清朝在傳位到乾隆受傷的時候,天下一片祥和之景,國力雄厚、國泰民安。因為雍正吸取了過去的教訓,所以在皇位的交接上,處理得非常恰當並且隱蔽,所以比之前幾次傳位都要來得順利不少,減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糾纏。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乾隆在年幼的時候,就已經與康熙有過交集了,並且受到康熙當時的青睞。雖然只經過短短一年的相處,但是當時在乾隆心目中,康熙乃是神一般的存在,是自己的偶像,他說實行的政治制度,對於他也是深受啟發。乾隆剛剛登上皇位的時候,因為有雍正的隔絕,所以並沒有產生與前朝大臣之間存在著互通的聯繫,所以他剛剛繼任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心腹大臣,他只能夠遵循先帝的依照,任命幾位他制定的大臣,其中就有莊親王、果親王還有大學士鄂爾泰和張廷玉,共同為總理事務大臣。在這麼幾位有經驗的大臣的幫助之下,乾隆開始反思自己父親的治國理念,他對於雍正帝的鐵腕政治是否可行進行了深刻地思考,最終他開始整改一些過於嚴厲的政治措施。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他此番動作受到了朝堂上下不少大臣的支持,清朝就有一個叫做袁枚的人記載下這樣的景象,乾隆剛登基的第一年,他每次下達一個指令,都會受到大臣們甚至是百姓們的擁護,更有民間對於乾隆的上位,把他比作是和堯舜一樣的存在。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在乾隆的心中,他是有自己想法的一個皇帝,他想要做一個施刑仁政、愛護子民的好皇帝,當然,他更想要成為愛新覺羅家族的一個好的領頭羊。所以他不單單想要得到人民的支持,更重要的還是要得到宗族人的支持,這樣他的皇位才能夠更加穩固,地位才不會因此動搖。故而,他秉承著“親親睦族的理念,為曾經被自己父親軟禁起來的皇叔允禵等其他人,幫他們一一翻案,並且還他們自由,同時也恢復了他們的爵位,有些人還重新成為了朝廷裡的臣子。這樣的行徑,不單單是緩和了皇族內部為了爭權奪位所造成的分離崩析的局面,而且還極大地安撫了宗族人的情緒,從而得到了宗族內部的支持,自己的皇位也就此穩固了下來。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但是有兩個人,乾隆卻一直都沒有為他們翻案,這就是原來的八阿哥胤禩和九阿哥胤禟,一直到他在位四十三年的時候,乾隆才下旨恢復了他們原來的名字,把他們重新納入宗籍。但是為什麼赦免了別人,但是偏偏卻經過了這麼久的時間,才為他們二人翻案呢?更多的還是因為歷史原因,那時候乾隆才剛剛上位,一登基就要為過去是父親死敵的人翻案,這就是不斷在挑戰著底線,這樣會讓朝堂上的人怎麼看待先帝,是極為不孝的。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當時與雍正帝爭儲之時,就分為了四爺黨和八爺黨,其中八爺黨為首的兩個人就是胤禩和胤禟,他們對於雍正處處針對,而雍正對於他們倆為首也是恨得咬牙切齒。所以,後來他不但把他們兩個人的爵位和宗籍都給剝除了,還把他們兩個人的名字改成了滿語裡面的豬和狗,最後把他們給軟禁了起來,終日不得看見天日。如果在這樣的背景下,乾隆還是要把他們放出來,繼續否定雍正的做法,這不就是當著天下人的面,直接往雍正臉上打了一巴掌,這樣的事情肯定做不得。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所以乾隆這麼多年一直在想的就是如何能周全這些事情,能夠找到一個合適的理由既能維護自己父皇的面子,又能名正言順地把兩位皇叔給放出來。所以一直過了四十多年,這個契機終於來了,那一輩的人基本上都已經離開了人世,歷史對於這段歷史也漸漸忘卻,所以他抓緊了這個時機,下了一道聖旨,大概內容先是說了一下胤禩和胤禟兩個人為了爭奪皇位的動機,後來雍正還是順利登基了,他為了不讓兩位皇叔到處宣揚誹謗他的事情,所以把二人給關了起來。這樣一來,就說明了自己的父親所做的事情也是可以理解的。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然後轉口又說胤禩和胤禟二人雖然對於皇位有些肆意誹謗,但是並沒有做出什麼重逆無道的行為,所以晚年的時候,雍正帝對於處置二人的舉動還是有些後悔的。最後,乾隆說自己已經登基有四十三年了,這件事的嚴重程度,如果我不說,後面的子子孫孫也不敢說。所以他就為胤禩和胤禟兩個人翻案了,不僅讓他們倆重新歸入宗族當中,還把他們倆的名譽一起恢復了。這樣的做法,不但顧忌了雍正的臉面,同時也藉著這個名義,說出了自己覺得雍正對於自己的兄弟有些過於苛刻,完成了他沒有完成的願望,從而樹立了自己宅心仁厚,顯示了自己親宗睦族的寬容肚量,為自己一代明君博了一個好名聲。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這樣的做法,其實就是歷代統治者一直都樂此不疲的政治套路,如果上一代老皇帝在位的時候,實行的越是苛刻的政治,新皇帝上位之後就一定要施恩,正所謂張弛有度就是這個意思,這樣一來,上位的新皇帝就能夠收買人心,既能夠顯現出自己的皇帝仁德,又可以充分地為自己的政治造勢,因為,一個勝利的君王總是能夠有自己的話語權講究寬容,但是如果落敗者你可能連悔恨的機會都得不到,乾隆作為一個政治的勝利者,他就是按照這樣的道理進行的。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對於乾隆來說,給一個根本就沒有一絲威脅人平反,對自己來說,僅有的只是好處而沒有壞處。故而,想要給自己的皇叔平反,必須要找到各種堂而皇之的理由,才好繼續操作下去。所以找來找去,找不到很好的辦法,能夠兼顧老爸的威嚴並且赦免皇叔,所以才拖了這麼久,直到最後這一個萬全之策,還算是能夠說得過去。其實真正要追究起來,這樣的理由也是沒有辦法站住腳的。人人都說,人心都是有情的,我們又不是鐵石心腸的人,即便生在帝王之家,乾隆也是人,自己的皇叔好歹也是皇室宗族家族的一員,父親這樣做未免也過於絕情了一些,即便是過去做了一些不太好的事情,但是畢竟血比水濃,怎麼可以這樣就把同為一個祖先的手足給軟禁了這麼久,處於同宗同族也有幾分情義在的。所以外人的視角看來,侄子為叔叔翻案,能夠原諒叔叔過去的罪過,都會對於乾隆大加讚揚一番。

權力爭奪敗下來的八爺黨,卻能夠受到乾隆的赦免,不過是仁義之舉

出於上面這些考慮,所以乾隆才會赦免了自己的皇叔們,並且恢復了他們的聲譽,最後也算是為了自己的父親挽回了一些當年的錯誤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