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爲何被稱之爲曲藝之鄉?

張鐔月

之所以沁縣被稱之為曲藝之鄉,主要是因為當地擁有眾多的原生態曲藝文藝形式,並且發展的十分好,到現在依舊可以領略到他們的風采。在沁縣,大家可以聽到的曲藝形式有沁州三絃書、大鼓三曲、南涅水挑高秧歌等。


沁州三絃書

沁州三絃書是形成於明末清初,流傳於晉東南沁縣、武鄉、沁源以及襄垣和晉中左權、榆社,包括晉南安澤、浮山等地的曲藝形式。因沁州三絃書的早期藝人多屬盲人,他們為維護自己的權益,規範行內言行,於清順治十年(1653)成立了“三皇會”,並於每年農曆五月初五即傳說中的“三皇爺”生日那天,在沁州舉行藝術賽事以為慶賀與交流,民間遂把這一天稱為“老州會”。又因古沁州轄區不只今天的沁縣,還包括今武鄉和沁源兩縣,後世俗稱“老州”,故在“老州會”演出的沁州三絃書,又被老百姓稱作“老州調”。沁州三絃書迄今已有 400年左右的歷史,是北方鼓書藝術中歷史比較悠久而較為古老的一種,唱腔曲調板式豐富,音樂優美動聽,傳統書目積累較多,有著雄厚的群眾基礎和十分深廣的藝術影響力,歷史悠久、傳統深厚、影響深廣。


大鼓三曲

《大鼓三曲》是流傳在沁縣境內最古老的一種民間音樂曲牌。它由三個小曲組成,在三段小曲前有二段前奏叫邊二拍,連三拍節奏由緩到快,逐漸行成節奏明快,委婉流暢的節奏。二段前奏引出一曲、二曲、三曲。整個曲子由粗細兩隻嗩吶合奏,粗嗩吶按譜規範吹奏,而細嗩吶則比粗嗩吶高八度,聽起來圓滑、跳躍、粗細嗩吶和起聲來非常好聽,另整個曲子吹奏過程,鼓點不斷,很有特色。


南涅水挑高秧歌

南涅水挑高秧歌產生於沁縣北部牛寺鄉的南涅水、山曲、裡莊、南牛寺以及涅河北岸武鄉的古城等地,早在北魏時期當地居民就有崇佛活動,這種民間秧歌常用在祭祀活動中演唱。這種秧歌最大的特點是不配音樂,只打鑼鼓,唱腔起板高亢激烈,落板隨和、低落。唱詞大部為七字式和十字式兩種,上下兩句合成一整句。


山西新聞網

自1994年命名第一個曲藝之鄉開始,二十多年來中國曲藝之鄉已達40個,並有1個“全國青少年曲藝培訓基地” , 1個創作基地等。


曲藝之鄉,一般指的是戲曲氛圍濃厚,戲曲種類繁多的一個地方,而山西沁縣,就恰好符合這個標準。

沁縣是山西省首個曲藝之鄉,境內有國家重點文保單位2處,有曲藝社團51個,戲曲氛圍極其濃厚。


沁縣古稱沁州,自古就有文化之鄉的美稱,歷史悠久,文化氣息濃烈,沁州三絃書(也稱老州調)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深受百姓喜愛。沁州書會(也稱老州會)是當地有名的曲藝活動,在沁縣,曲藝文化已經成為了縣裡的主要文化。
沁縣的盔飾很有名,就是唱戲人戴的xi帽以及上面的一些小飾品之類的,盔飾的製作工序繁雜,而且全部需要手工製作,沁縣盔飾的名氣,在戲曲界也是數一數二的。


戲曲說

位於山西省長治市北部的沁縣,有著2600多年的建城史。它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民俗文化活動更是豐富多彩。其中以沁州三絃書和大鼓三曲為代表的曲藝形式,受到了當地群眾的喜愛,在沁縣這片土地上大放異彩。因此,沁縣又被稱之為曲藝之鄉。



說道沁縣曲藝,就不得不說沁州三絃書和大鼓三曲。沁州三絃書唱腔曲調板式豐富,音樂優美動聽,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它形成於明末清初,迄今已有 400年左右的歷史,是北方鼓書藝術中歷史比較悠久的一種曲藝形式。



《大鼓三曲》也是沁縣曲藝的代表之一,它是流傳在沁縣境內最古老的一種民間音樂曲牌。而這一曲牌多在一些廟會祭典或喪事中吹奏。



沁縣人十分熱愛曲藝,群眾基礎深厚、傳承意識明顯,目前有曲藝社團51個。2011年,沁縣被授予“曲藝之鄉”的榮譽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