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溝》中的銀環媽是個老妖婆嗎?

張小龍

豫劇《朝陽溝》小時候經常看,那時候農村晚上的露天電影經常放。反正那時候反反覆覆也就那些個影片,但每次放映還是看的津津有味。



這麼多年過去了,《朝陽溝》中印象最深的應該還是銀環。一雙大辮,水潞潞的大眼睛,有思想,有主意。對銀環媽當時反正是挺不喜歡的,感覺思想覺悟落後,私心太重,愛慕虛榮,不講道理,態度蠻橫,就像一個老妖婆。

現在人到中年了,思想意識等有了極大的改變。對一些人、事物的認識不再拘於一點一面,所以現在反觀銀環媽的所作所為,倒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反而隱隱感覺她做的對,最起碼出發點是好的。


銀環媽逼著銀環考大學,現在哪一個家長不是這樣做的。逼著銀環考劇團,希望自己的孩子飛黃騰達難道不是每個父母的心願嗎?這其實無可厚非。自己的孩子上了半天學,到最後又回到農村了,這對一個對自己女兒存了極高希望的母親來說,是絕對難以接受的。

看看銀環媽是怎樣說的:“那個朝陽溝,山又高,溝又深,多見石頭少見人,在那裡出口氣也出不勻!”其實銀環媽是很有遠見的一個人,她在全國上山下鄉的熱潮中並沒有迷失方向,準確的預見到了農村永遠也趕不上城市,堅決反對銀環去朝陽溝。這恐怕是電影的作者都沒有想到的,應該說,現在幾十年過去了,銀環媽的看法依然是正確的。


純陽命理

銀環媽怎麼能是老妖婆呢。銀環媽跟天下所有做媽的沒有兩樣。都是為了自己的孩子著想。你想在那個年代城市與鄉村在很大程度上還是有差異的。首先城市的生存環境,經濟收入,子女教育都明顯的優於鄉村。銀環媽冒著炎熱的酷署一路追到拴保他們家,和拴保的家人鄰居鬧得很不愉快,為的是什麼?就一個字愛字。她愛女兒,不希望女兒在鄉村受苦受累。這沒有什麼不對的。那個時候的口號是:有志青年志在四方。在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感召下,不只一個銀環和一個銀環媽,相信她們的選擇媽媽們的反映都是一樣的。

在大背景大環境的時代裡,導演最後也讓銀環媽選擇了思想上的轉變。其實做為母親都是望女成風,在鄉村那時的高中畢業生可不多見。按現在想銀環媽最後的轉變實際上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母親愛孩子沒有什麼可指責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