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在内容编排中逐渐形成的多样类型

导语

古典文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部队对历朝历代文学、政治、天文地理的记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保证中国数千年文化的持续流传而不至于断绝。而且文献的非常重要的一个作用就是前后时代的文化的延续,就像今天习惯于阅读白话文的我们,在阅读文言文时会感到吃力、晦涩一样。当唐朝的人去阅读汉代的文学典籍例如史记的时候同样会面临同样的问题,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有人对前代的文章进行解释、注释等。而且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古典文献的载体大多是纸质书籍,但是作为文献的载体实则有过众多的变迁,因为纸张没发明之前,古人所采用的记录用品可谓多种多样,例如兽骨、竹简等,这些记录品各有优缺点,而且不易书写,极大的影响了当时文化的发展以及文学的传播。

古典文献

而且文献的发展以及应用一直都是由文人来攥写的,文献越往后期发展则越成熟,越来越标准化,但是也就造成了后面的编纂文献的人不得不按照前人已有的格式来进行攥写,但是有的人却觉得这样过于形式单一,过于单调,反而不愿意采用相同的格式。因此就有着众多的大学者开始想办法自创一种文献编纂的方式,来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因此在文献的编纂中就出现了众多不同的文献类型。

从甲骨文到纸质文献的演变

甲骨文可以说是我国最早的古典文献以及较为成熟的系统文字,迄今为止在殷墟出土的甲骨以及其上面所刻写的文字多达四千五百个,但是真正可以被解读的甲骨文字却不到一半,由此可见甲骨文的考证之艰难。但是通过已经解读出的文字依旧可以推算出甲骨文上面主要记载的是殷商时期的统治者进行占卜的相关事宜,一大部分是卜辞,有一部分也记载了当时的一些事件,对于研究商代的历史文化有着巨大的意义。之所以称其为甲骨文主要是由于这些文字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主要是龟的腹板以及牛羊的肩胛骨等,这是我国最早的文献载体,而且甲骨相对之后的竹简等便于保存不易腐烂,但是却不容易获得,数量有限。

甲骨文十二生肖

而在甲骨文之后主要是将文学刻写于金石之上的,金,主要是指当时的青铜器皿,而且上面刻写的也大多是有关祭祀的事件,但是更为详尽,内容丰富;石,则是主要指雕刻于石头上的文字,例如秦刻石鼓文、曹魏时期的"三体石经"等皆是石刻文字,但是金石文字其最大的缺点就是难以刻写尤其是青铜器皿之上的文字,极为耗费人力,而石刻文字又极易磨损,而且重量太大,难以挪动,在数百年乃至数千年的风吹日晒中,早已经失去了原本的样子。

青铜器皿

在先秦以及汉代的时候最为常见的书写物品乃是竹简以及帛书,但是其中缣帛作为书写材料极为不便,而且价格昂贵,不易保存,哪怕其质地柔软、易于裁剪和书写,仍然只是限于上层社会采用,。相反质地坚硬的竹简却得到了当时文人士子的青睐,虽然竹简较为难写,但是却极易获得,在经过杀青之后,不仅便于书写而且易于保存。但是却重量较大,例如当初司马迁在完成《史记》的创作之后,汉武帝决定阅读的时候,光是牛车就动用了数十辆才将全部的《史记》的简牍拉到皇宫之中。

竹简

而在两汉时期便已经有着纸的出现,但是限于技术以及制作方法,纸的价格昂贵,并没有大规模的生产以及应用。直到东汉时期的蔡伦在原有的制作纸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造,采用破布等材料结合全新的造纸技艺进行造纸才是其成本大大下降,而且纸的产量也上来了。因此自东汉末年魏晋时期纸张开始大规模普及以及流行,纸张逐渐取代了其他的文献载体成为了主导。而且自宋代伴随着印刷术的出现,纸质书籍得以大规模印刷并且流行,这也就促进了文学的下移,而至此之后纸质文献成为了文献的主要载体。

可以说造纸术不仅仅是文献载体的一次革命,同时也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一次重要的革命。

文献载体研究引发的学说

文献载体的变化不仅仅促进了文献的发展,而且也因为文献载体而诞生了众多全新的学科对其进行研究,其中研究最主要的两个文献载体便是甲骨文以及金石学的研究。清朝时期的王懿荣在1899年因为生病偶然发现了被当作药材的甲骨文,在其发现并且倡导之后不久便引发了当时学界研究甲骨文的浪潮,众多学者纷纷投身于其中,刘鹗是当时继王懿荣之后较早研究甲骨文的学者,其《铁云藏龟》,是第一部有关甲骨文解释的著作,堪称甲骨文的辞典。

王懿荣

而在之后包括民国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之后研究甲骨文较为著名的有四个人,他们分别是罗振玉、王国维、董作宾、郭沫若,王国维是公认的国学大师,其在众多领域均有着较高的成就。这四人在当时研究甲骨文有着较高的成就,罗振玉的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董作宾字彦堂、郭沫若笔名鼎堂,并成为甲骨四堂。王国维、郭沫若等他们在研究甲骨文的时候从其中的众多卜辞之中来分析殷商时期的其他政治制度、文化特征等,取得非常高的成就。王国维。他们的研究为之后的学者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众多的范例以及相对于的一些研究方法。

甲骨文

另外一个兴起较早的有关于文献载体研究的是对于金石文字的研究,被后人称之为金石学,早在宋代便形成了较为独立系统的学说。而且在之后更是不断地发展历朝历代均有较为杰出的金石学家,在宋代较为出名的有的欧阳修编纂的《集古录》、宋代著名词人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研究编纂的《金石录》等,影响非常大。而到了近代时研究金石有着较大的成就的是罗振玉,他不仅仅研究甲骨文大有所成,而且也在金石学方面成就极高,著有《三代吉金文存》等金石学著作。

欧阳修编纂的《集古录》

这些因为文献载体而形成的专门研究文献载体的学说流派,足以使我们见识到中国古代时期文献的重要性。在古代真正具有文化的延续以及继承作用的不是那些大诗人、大词人,或许他们可以斗酒诗百篇,道尽天下兴亡,但是却远远不能被称之为大学者。而这些在文献学方面有着突出贡献的人,才当之无愧大学者的称呼,他们将前代的文学典籍竭尽所能的进行梳理,使得其不会消逝于历史的长河中,延续了中国数千年的文化,其功绩利在千秋,而非一时一地,也非一人之名利。

多种类型的文献内容

文献作为重要的历史文化传承载体,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文献的类型伴随着文献的发展日趋成熟,已有的一些文献的形式已经确认了,但是后来者却不甘于此,于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研究,形成了不同的类型内容。主要的文献类型有总集、别集、丛书。

《昭明文选》

总集涵盖的范围比较广,所搜集整理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一个作家的作品,而是汇集了两个学者以上的作品,甚至是一个朝代的众多的文学家以及数个朝代的文人作品的合集,而且同时兼具了多种文体。这种文献总集一般收录的内容主要是诗为主,或者文为主,《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而在南朝时期的梁太子萧统住持编纂的《昭明文选》是我国古代影响最大的诗文总集。

《白香山诗集》

而别集的内容则较为少,别集所收录的内容主要是以一个作家的部分或者全部作品为主,别集是后世人研究前代作家、作品的重要资料,因为在别集所介绍的主要以是作家的生平经历以及作品的创作过程,较为详细。而别集也是总集和丛书编纂的重要基础,早在西汉刘向整理天下书籍的时候便以及有了别集的样式,但那个时候还没有提出别集这个名词。而别集也有分类,分体,编年三种体例

。可以说别集的出现,是总集和丛书编纂的前提。

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而丛书则是比总集更为庞大的内容编纂,在内容上是两种以上文献的集合,按照不同的理念以及体例进行重新编排。而丛书的出现和印刷术的出现关系密切,印刷术的出现提高了图书出版的效率才使得这种内容繁多的丛书得以问世。南宋俞鼎孙,俞经编纂的《儒学警悟》是我国最在的丛书。而且丛书的种类繁多,《四库全书》是典型的综合性丛书;《唐五十家诗集》是唐代诗集大型丛书;《六十种曲》是明传奇戏曲丛书。丛书的便利在于从一部丛书之中可以找到相关的众多的内容。

总结

文献的出现在我国古典文化文学的发展基础有着重要的作用,而且伴随着文献载体的变化,文献所涵盖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从寥寥数字的甲骨文到极易难雕刻青铜器皿、石刻;再到刻写困难、携带费劲的竹简;到最后的纸张的出现。

文献的载体在一步步的进步,尤其是到了现代出现了电子文献的全新形式,这不仅仅是文献载体的一次伟大的进步,也是人类阅读史上一次伟大的变革。电子文献形式的出现可以说极大的扩大了文献的受众范围,曾经的纸质文献因为文献内容的庞大所以造成了纸张文献的数量上的多重量上的大,每当需要查找相关资料的时候,单单是进行目录的阅读就耗费了大量的人力。

而电子文献则很少的解决了这一问题,携带方便,内容易于查找,但是对于一些对纸质书籍有着强烈要求的读者来说,电子书籍文献可能缺少了纸质书籍阅读时的体验。但是无论是纸质文献的出现还是电子文献的诞生,对于文献的发展来说都是一次伟大的进步。

参考资料

张之洞《书目答问》

张舜徽《旧学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