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咖啡店,瑞幸更适合干会计师事务所

瑞幸咖啡

比起咖啡店,瑞幸更适合干会计师事务所--成本核算方法的创新成就了瑞幸

有这样一个生意:每一件商品的售价是 9.2元,单位成本 18.7元。

谁傻谁干,这就是漫天撒钱的节奏。

一门好生意

但是就是按这个节奏,瑞幸咖啡仅成立一年半就完成IPO,市值达到47.4亿美元。

他是怎么把用一个亏钱生意融到资的?这才是我们的感兴趣的话题。

刘绍强说:运用了基于大数据算法的个性化优惠模式。不太听得懂哦!

让我们来复盘一下整个过程:

你喜滋滋的用刚才说的价格买咖啡,

当你买到第6杯咖啡时,突然发现涨价了,13.8一杯,涨的也不多嘛,能接受。

6杯以后

就这样,一路上涨,当你买到30杯的时候,

第30杯

不对啊,昨天被你推荐开始下单的小王,他买一杯咖啡怎么还是9.2元。

没错,30元的价格,只针对你的,只针对你。。。。因为你是老客户。

很多人说,一杯咖啡,两种价格,这就是“杀熟”,换个思路看这个问题,这是高手呀,只是对传统成本核算方法进行了颠覆,就生生的创造了一种盈利模式。

传统的成本管理,要遵循收入成本配比原则,直接成本按每件产品的实际消耗分摊;间接成本,一般按产量(总成本/总数量),或者作业来成本(根据实际占用资源来分摊)。

不管用哪种计算成本的方式,瑞幸都在做亏本生意,把毛利统计表交到财务室,还不用开始,就会得到,这个生意赔本,要么涨价,要么压缩成本的结论。

瑞幸不这么算账,彻底放弃单位成本的分摊与计算,只考虑总收入、总成本、总利润。也就是说,对于瑞幸来说,你和小王是一个人,从你们身上一共赚了1.8元(11.3-9.5)。

从你的角度:你买一杯咖啡,瑞辛赚了1.8元,另外,你还要补贴小王那杯咖啡9.5元。

用你的钱补贴小王,等小王沉淀成老客户,又让小王去补贴老张,循环往复。依靠这样数据驱动,瑞幸到2019年二季度在中国开了3789家门店。一年时间融到5.5亿美金,成立一年半,在纳斯达克上市。

变换一个成本核算的思维,就有造就了近50亿美金市值的企业。真是我们这些老会计抓破脑袋都是想不出来的呀!

当然,这带来了另外一个问题,你购买咖啡的数据是属于你的呀,凭什么利用你的数据,来对你进行价格歧视。这是一个数据归属权的问题,等到我们开始与商家争夺数据所有权的时候,说不定瑞幸已经开了2万个门店了,到那个时候,他又会开启另一个盈利模式了吧。

对于消费者来说,最希望的就是这个模式不要停,瑞幸2 ,瑞幸3.。。。,我们永远只做新客户,永远有人来补贴,至于是谁,那我们就不关心了。

不管怎么样,改变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转化一个讲故事的方法,就能让一个亏损的经营模式,变得前途无量。值得借鉴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