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四世同堂》——《偷生》之三十八

老舍似乎是打算借着这部作品顺带介绍北平的风俗民情,上一章节讲了女性的服装,这一章节则介绍五月节。

这一天,粽子、桑葚、樱桃是象征,而粽子有各种各样的做法和口味,更有广东口味,这些食物是拿来供佛,也会自家吃,总之是传统的节日,有着浓浓的节日味儿,现在已经很难感受到了。

可是北平陷落后,什么节日都失去了“节”的感觉,只剩下“日”的苍白,这个年头,能有食物下肚已经算不错了。

天佑的布铺生意日渐衰微,整个北平的经济都被日本人控制着,店铺不得关,货物要被盘点,进货要听日本人的安排,给什么货就收什么卖什么,没任何讨论的余地。

天佑心里苦,但不能向家里人诉说,无谓的诉说只会徒增家里人的烦恼。

祁家人里只有瑞宣了解天佑。

他是长子,他与父亲的关系比老二与老三都更亲密;他对父亲的认识,比弟弟们要多着几年的时光。特别在近几个月中,他看出父亲的忧郁和把委屈放在肚子里的刚强,也就更想给父亲一些安慰。可是,怎么去安慰呢?父子之间既不许说假话,他怎能一面和老人家谈真话,还能一面使老人家得到安慰呢;真话,在亡国的时候,只有痛苦!且先不讲国家大事吧,只说家中的事情已经就够他不好开口的了。他明知道父亲想念老三,可是他有什么话可以教老人不想念老儿子呢?他明知道父亲不满意老二,他又有什么话使老人改为喜欢老二呢?这些,都还是以不谈为妙。不过,连这些也不谈,父子还谈什么呢?他觉得父子之间似乎隔上了一段纱幕,彼此还都看得见,可是谁也摸不着谁了。侵略者的罪恶不仅是把他的兄弟拆散,而且使没有散开的父子也彼此不得已的冷淡了!

所以两人的眼神相遇,所产生的信息比对话畅谈还要丰富,既有默契,更多的是无奈。

瑞丰回家告知瑞宣,日本人打算减少学校里的英文学时,增加日文的教学,让哥哥早点做好准备。

虽然瑞宣瞧不起瑞丰,但这个消息很重要,瑞宣为了家里的经济,必须穷则思变。

就算要变,也不能为日本人做事,这是瑞宣的原则和底线,他于是找了他的英文老师——英国人富善先生。

富善先生是个保守的英国人,但他的保守不仅仅是针对英国,还有中国,他喜爱中国一切旧的文化习俗,有很多珍藏品,并立志要写一本关于北平的书,他似乎比很多中国人都热爱北平,因此他在北平待了三十年,甚至希望死后能葬在西山静宜园外面。

瑞宣不是个会求人帮忙的人,但如果对方是富善先生,瑞宣是愿意求助的,富善先生也很好说话,让瑞宣来英国大使馆做他的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