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31继续品读老舍

2019年马上过去四分之一,18年末19年初订下来的目标或者计划,大家都实现了多少呢?

按照往年,我会直接定下一年读50本书,看100部电影,去3个地方旅行诸如此类的,简单粗暴的计划,但基本上三个月下来,没错,三个月是个很重要的节点,就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了,到了这一年的末尾,我也没脸去盘点,然后周而复始的鼓励自己下一年一定要完成计划。

不知道是否有人和我一样,但是,今年年初,我将我的目标具体化了,而且也可视化,其中之一就是读老舍这一计划。

开始一段读老舍的日子

这是当时读老舍之前做的计划,如今一个月过去,我读完了第一部《惶惑》共三十四个章节,约三十四万字,差不多一部长篇小说的量。接下来还有两部,《偷生》和《饥荒》,也是差不多这个字数,一套《四世同堂》下来,洋洋洒洒一百来万。

可能有些朋友两三天就能读完,但我是做不来的,我阅读速度向来不快,而且理解和消化内容也要花不少时间,读完这套大部头,需要相当的毅力,我因此拟定了计划,每天读一章节,这样下来三个月就能读完。

实际上,这一个月下来,我确实是每天读一章节,然后写这一章节的感想,摘录一些让我有感触的文字。在这段时间里,我曾想过要不今天读两个章节,明天就少读一章节,权当做休息放假。

但我摒弃了这种念头,这个想法对于计划的可持续性有相当大的影响,一来会打乱阅读和写作的节奏,二来会破坏每天的习惯。村上春树的《1Q84Ⅲ》里,女主角青豆在一间安全屋里避难,让保护她的人送来一本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她阅读这本书的方法是:

注意每天不超过二十页,花时间一个字一个字细细品味,仔细读上二十页,读完规定的页数,便拿起别的书来。

村上春树是全世界公认的过着十分规律且自律的作家,他将这种近于强迫症的方式施加在他创作的人物身上,是十分常见的。

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是各类书单的常客,这些书单的标题往往是“全世界十大神书“、“据说全世界只有一千人能读完的书“等等,我这么写权当开玩笑,请各位别较真。

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追忆似水年华》全部下来有240万字,大概是《四世同堂》的两倍,这部作品销量似乎也不差,但真正从头到尾读完的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有机会,我希望明年在定一个计划,每天读一万字(20页也未尝不可,10也罢),这样下来240天就能读完了,也只需要坚持8个月,其实这么看来,这本书也并没那么让人生畏。

好了,我这读了一个月《四世同堂》的人,也没好那么大口气立flag,只好先完成眼前的小目标,每天继续读完《偷生》和《饥荒》吧,其他的之后再说。

我再稍微总结下这一个月以来我读了什么书,也当作做个小小的推荐:

1、吴军老师的《见识》,只综合吴军老师在得到APP的专栏的一些内容,讲一些很浅显的做人做事、理财、学习、工作的道理,没有多少鸡汤,说教也不多,读下来,觉得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感没那么远,有时间我再写写详细的读后感;

2、经济学家韦森的《中国经济增长的真实逻辑》,很多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小白的我读来有点费力,不过作者很有耐心的阐述他的观点——中国政府接下来的重点应该是减少宏观负税。事实上,从去年开始提高个税起征点,到今年的各项免税政策,都应证了韦森老师的观点;

3、徐远老师的《城里的房子》,讲房地产的,徐远老师的观点很清晰,就是认为中国的房地产还会继续增值,当然书里还有很多其他国家的案例,和国内很多城市的分析,感兴趣的可以读一下,内容通俗易懂,没有过高的门槛。

最后,明天开始就继续读老舍,继续写我的读书感想,希望大家多多指导和提建议。

2019-03-31继续品读老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