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领导不会告诉你,他们是怎样选拔人才的

刚刚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面对身边众多的竞争者,和工作中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是一脸的懵逼,what happen?其实聪明的领导不会告诉你,他们的选才方法,早在几千年前的史书中就早有记载了。

图文无关 河内照片

前几年网络上热议的“寒门难出贵子”中,有一个特例:治国,简单的说说治国的故事,治国是个很努力的毕业生,同时跟他一起进入银行实习的学生中,他学习最出色;人样子长得也是玉树临风让人敬仰“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他工作努力,选择进入了银行里最有发展前途的信贷岗位,并且通过自己的情商博得了上上下下的领导们一致好评。本来这个人才是公开招聘就要挖掘出的精英,可就是这样一个堪称精英的人最后却没有被录用,且不说家庭背景和背后关系网的幕后运作,单说治国“顺”招待烟这一件小事,就让他的部门领导对他的“德”产生了怀疑,最终瑕疵放大,导致部门领导关键的一票推荐没有给他。

部门领导为什么因为一件看似无伤大雅的“小事”而拒绝他?因为德不配才谓之“小人”。

那我们就来说说德才兼备的德和才,还有“君子”和“小人”。

曾发表过获奖论文的司马光老师曾经讲过:

是指聪明,坚强,果敢,刚毅,能审时度势,对事发展作出最有利的选择。

是指正直,公道,平和。

所以“聪察强毅之谓才,正直中和之谓德”

源自一个人的家教,父母对事物的看法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子女的行为,这个影响学校老师起不了多大作用。就像一棵树,他从小就斜着长的,老师只能拉拉拽拽,你总不能把他连根刨了重新种吧?

德 是 才 的统帅,才 是 德 的辅助。

那司马光老师是怎样定位“君子”跟“小人”呢?

德胜过才是“君子”,才胜过德是“小人”。德才兼备的是”圣人“,无德无才的是”愚人“(就是二傻子,开个玩笑)

所以现在聪明的领导不会告诉你,他们都是司马光老师的心理学系毕业的研究生,看人用人的知识早在读大学时就烂熟于心了。新出校门的学生不要在老江湖面前抖机灵,这点弯弯绕都没有,老子还混个毛线啊?

再说说用人,领导们的用人都有套路的,这个套路教科书上写着呢:

当然是用“圣人”最好,可“圣人”是百年不遇的,出现了也早被大boss抢走了,那么我们就选 稍微差一点的“君子”。如果“君子”都没有,那好吧,我们宁可用德才都不满意的“愚人”,也不用才胜于德的“小人”。

因为“君子”你给他工作机会,他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为社会服务,并且能服务到极致。

“二傻子”们即使想用手中的权力干坏事,由于他能力有限,也做不出太出格的事。就算做了,领导也有满满的信心,“分分钟拍扁你”。

唯独德不配才的人,领导不是不愿意用你,而是不敢用你。你的能力忒强,一旦有了权力那就更不可控了。搞不好任用你的领导就是你的绊脚石,是你第一个要“干翻”的人。我们还是稳当点吧。

聪明的领导选材用才,在工作和相处中还有很多的甄别方法,比如:看你结交的朋友圈,看你的兴趣爱好,看你在没钱时不拿的钱,看你在缺钱时不做的事。

当然这些甄别的方法的前题是你已经参加到这项工作当中来了。所以,聪明的家长还是要把自己最有“德”的一面展现在孩子面前,尊重传统的道德底线,用行动当好孩子的启蒙老师,别让孩子因为“才胜过德”而失去了工作的敲门砖,别让孩子输在人生第一步的起跑线上。

#育见价值# #看燃点聊创业# #智慧父母指南# #2019算数健康大会# #冬日里最美好的事物# #我,无条件写作# #生机创造城# #考研建议# #美文# #青云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