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航天人不懂审美?当航天日海报学会“打扮”

​今天是“中国航天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弘扬航天精神。这张海报是贵州设计师李杰的投稿作品,看起来整体视觉冲击力强,主题表达明确,体现了中国航天发展的历程,预示着无限的未来。



在17天的征集期内,共收到全国32个省区市和海外地区有效参评作品1893幅,是去年稿件量的近3倍。
投稿作者除了航天一线工作者外,还有很多在校学生、艺术专业工作者以及航天爱好者,其中九成是90后,甚至有许多00后、10后。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航天日海报越来越好看的原因之一,因为投稿作品量的增加也让航天局有了更多的选择,而投稿者也不再局限于航天圈子里的人,新鲜血液的加入使得海报更加年轻化、潮流化。


No.1

缘起


“中国航天日”缘起于1970年4月24日,是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的日子。


为纪念这一中国航天事业的里程碑,中国于2016年设立航天日。
自此“中国航天日”就成为了公众和世界了解中国航天的一个重要窗口。


No.2

时光倒流


|2019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这张海报由国内自由插画师杨权设计
在浩瀚宇宙中飞舞的嫦娥
伸手触碰被托举的小航天员



远古的星盘正闪耀着神秘的光芒
宛如巨龙一般的长城在云层中若隐若现
再加上天坛和翱翔成桥的喜鹊元素
代表了中华民族对于星空的向往



嫦娥四号、高分卫星、长征火箭、天宫对接……各种元素的结合非常自然
让网友们感叹,终于有符合年轻人审美的航天日海报了!
为什么这么说,我们接着往前看看


No.3

理工男审美“黑历史”


| 2018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看到这张海报的第一眼
我们就能感受到满屏的word风格
最终敲定的下面这个欢天喜地的航天日海报,非常的“红火”



冉冉向上的运载火箭
轨道上的空间站、嫦娥五号与火星探测器
以及城市和儿童剪影等
揭示“共筑航天新时代”
开启航天新征程的主题

| 2017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这满满的卡通风格,似乎更像是小学科普教育周墙上的招贴画



| 2016年“中国航天日”宣传海报


这是航天日元年,也是第一张海报
是这样的!
是不是很像物理教科书?
和《十万个为什么》一样的设计风格让人不禁怀疑是不是把同一个作者请来“兼职”了一把



玩笑归玩笑,四年前的这张海报
其实是出自科研大佬之手
当时这张海报在微博上被吐槽的体无完肤
中国航天科工转发网友评论
“航天人的艰苦朴素体现在方方面面~”
共青团中央官微也注意到了网友的吐槽
先是转发评论:“然而,他们能上天啊~”
随后又发布了一张航天海报,并鼓励中航



中国航天科工转发了共青团中央的这条微博

并自嘲



“眼尖”的网友扒出来
共青团制作的海报上的宇航员
不是中国宇航员而是美国宇航员
海报上只不过是换了一个背景而已



而海报的标语“我们的目标是星辰大海”
这句话出自日本著名小说《银河英雄传说》
用在中国航天工程的海报上似乎也不太合适



为什么海报丑?或许“审美差”是原罪
不过“审美差”也是中国航天科工的老标签了



这条微博应该是 @中国航天科工 第一次被吐槽审美的微博
这十年前电视购物一般的画风让人看到之后就想到了:只要998,宝贝送到家!
之后微博上也把“丑哭了的审美”以及“没钱请美工”和 @中国航天科工 这个账号联系了起来



土黄色配色的特殊手套,大大的电视边框,还有那个葫芦娃配图
让人感叹他们怎么能这么土!



经过 @中国航天科工 这个号这么一折腾,航天圈子里的人就被贴上了审美差的标签了,所以海报设计得土味十足也就不奇怪了,毕竟评委大多都是航天人。
从营销的角度来说,以丑博眼球或许是中国航天科工的真实目的。
所以这次在中国航天日前夕发布的这两则海报,虽然真是丑,但是成功制造了一波热点。
从“海报”的性质上来讲,可以说这两款海报在微博上是相当“成功”的。



作为对比,几天前 @中国航天科工 发布的一幅画风萌萌哒的海报转发量是这样的



No.4

别人家的航天局


纵观全球航天局的海报
只能叹息一声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感受一下航天界网红NASA的海报




别看毛子大大咧咧
前苏联的航天海报可不马虎




No.5

我们也曾“美丽”过


事实上,我们中国航天过去的怀旧风
其实一点儿也不输于NASA和“老大哥”
下面这些是曾经的航天日邮票




上面几张都是非常有中国特色的海报
下面这张绘于1987年的海报
还是非常有创意的



以前航天海报透即便漏出点年画味儿
至少十分有中国特色
而前三年的海报则如同ppt一般索然无味
好在去年的插画风海报一跃而起
可以说是审美的巨大进步
今年的海报更是保持了去年的设计感
希望未来中国航天的海报
会越来越符合未来一代的审美

如果能迎合潮流的同时
结合中国神话里的艺术元素
便会让人愈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