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纸提案,新潮能源或迎新生?

疫情防御不力,需求前景受挫,以美国为首的油气行业陷入泥淖。

数据显示,2020年以来,美国原油期货价跌至冰点。WTI原油期货价,3月份下跌超50%,整个第一季度下跌达66%;布伦特原油市场也不遑多让,一季度跌幅超60%。

日前,纽约商品交易所5月轻质原油期货收盘价跌至每桶19.87美元,创了2002年2月至今的最低点。

页岩油最受冲击

油价跌跌不休,“减产”成为油气输出国主要应对手段。

4月12日,欧佩克及非欧佩克产油国达成了一项减产协议:2020年5月至6月,日均减产970万桶;2020年下半年日均减产770万桶;2021年1月至4月,这一数据则为580万桶。

而据美媒报道,美国、巴西以及加拿大诸国,亦将每日减产370万桶。

但国家层面的减产,真能让油气行业度过危机么?

行业人士吴正分析道,“减产盘算虽好,但各国执行力度存疑,尤其受油气财政影响较大的沙特等国。”

若初期减产,不能带来油价回调,以量换价策略或又反复。

“如果油价长期低迷,两类产油主体受影响最大:一是欧佩克为首的产油国,直接导致其(财政)收入下降;二是以美国为首的页岩油经营企业主体,营收下降背后,或有破产风险。”吴正补充道,“两者相比,页岩油产业因其固有的高额开采成本,受影响更甚。”

据悉,目前美国是全球页岩油的主要生产国,也是生产成本最高的国家。“每桶不达50美元便亏损的言论,亦非空穴来风”。而眼下,不足20美元的成交价,成了众多页岩油气公司的噩梦。

事实上,早在2019年,WTI NYMEX全年月均价便将为57美元/桶,较2018年下降12%。而随着国际油价下跌,整个2019年,页岩油气的行业利润便已摊薄。

而疫情,则成了压死页岩油产业链上企业的最后一颗稻草。

4月1日,始创于1980年的老牌石油公司-美国惠廷石油公司申请破产保护,这也成了美国第一家濒临破产的页岩油气公司。

4月17日,主营页岩油开采业务(在美开采)的新潮能源,股价跌至1.75元,较一年前(2019年4月19日)每股3.01元,下跌42%。

但在油价/股价双双下跌后,新潮能源2019年财报却逆势向好:全年实现营收60.70亿元,同比增长26.97%,实现净利润10.78亿元,同比增长79.37%。

对此,新潮能源非独董候选人傅斌,却有着不同的看法。

傅斌解释道,靓丽数据背后,2019年新潮能源最核心的油气资产业务税后利润出现较大萎缩,考量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其净利润由2018年的19.59亿元降为2019的11.46亿元,降幅为41.50%。

“更严峻的是,新潮能源在美页岩油气储量,减少了(向下修正)439.44万吨。”

价格暴跌,油储减少,直面多重打击的新潮能源,面临不小考验。

而这,只是页岩油气行业的一个缩影。

提案风波显生机

新潮能源前景未明,近日却又陷入了沸沸扬扬的“提案风波”中。

4月18日,部分新潮能源股东齐聚北京世纪金源大饭店,就“4月16日新潮能源发布的股东大会临时提案公告”向媒体指出:“新潮能源涉嫌篡改提案主体,并存在诸多不实之处”。

傅斌解释道,“4月16日新潮能源公告’收到金志昌盛等中小股东提交的议案’中,对主要信息进行篡改,原文’深圳市金志昌盛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受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委托)’中,(受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委托)被去掉,变成了中小股东提案。”

“事实上,国金阳光是公司第一大股东,持股6.38%。”傅斌认为,新潮能源涉嫌篡改公告内容,隐瞒关键内容。

而“篡改”背后的玄机在于,《关于股东提请增加2019年年度股东大会临时提案的公告》4大 提案人(深圳金志昌盛投资有限公司、绵阳泰合股权投资中心、上海关山投资管理中心、杭州鸿裕股权投资合伙企业)合计持股仅为3%,只有加上委托方国金阳光6.38%,这一提案才更具代表性。

4月19日,新潮能源公告称,董事会收到临时提案后,根据《公司法》、《公司章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采用了各种合法方式对函件真实性、合法性等相关事项进行核查,并向律师事务所进行询问。

其核查结果如下:一、金志昌盛无权代表宁波国金阳光股权投资中心(有限合伙)代为提交临时议案提名董事及监事候选人。二、临时议案上加盖的金志昌盛印章真实性存疑,且金志昌盛决策权利受限、其所持股票存在争议纠纷与司法限制,故其向公司提交临时议案的行为的合法性与有效性无法得到支撑与确认,存在重大法律瑕疵。

对此,联合股东则回应称,上市公司决不能只参考律师的法律意见书,律师不是司法,没有这个权利做裁定。判断一个股东的权利有没有效并不是靠律师来判断,应该是法院或者证监会。

实际上,在“一来一往”的提案风波前,不少股东对新潮能源的诸多做法,已存在不少争议。

第一个争议点,4月8日新潮能源通知董、监事,宣称4月9日召开临时董事会、监事会。此行为,被联合股东指出操之过急,“重大事项须提前三日通知”。

第二个争议点,4月9日,新潮能源发布“关于4月30日召开年度股东大会换届选举董事会、监事会的议案”,称公司董事会提名了新一届的董事、监事候选人。对此,联合股东质疑提名的合理性,“没说明董事、监事由哪些股东推荐,我们没推荐。”

一系列争议背后,是股东对新潮能源未来发展方向的担忧。

信息显示,从2018年10月份至今,新潮能源管理层与提名股东就公司发展方向上,存在不小分歧。

而分歧的焦点,聚焦在是否继续发力页岩油气的开采上。

在媒体见面会上,傅斌直言,“经过对页岩油行业的充分了解,以及对新潮能源现状的调查分析,我们认为页岩油不适合中国资本市场,高资本开支、高衰减性的页岩油特性加上新潮能源天然存在的缺陷:资本金不足、历史遗留问题太多等,新潮继续往页岩油发展是死路一条。”

知情人士指出,此次股东大会提案,就是让全体股东投票,决定新潮能源的未来业务走向。

而围绕业务方向,新潮能源亦不乏争议话题。

2019年,除油气开采收入外,新潮能源多了一项1.77亿的白酒收入。虽占比营收不足3%,但却因1.55亿元预付款,1.35亿元商品存货披露不明,引来媒体对新潮能源的“转型”猜想。

2019年,新潮能源连续三年盈利,却也连续三年无分红,一些股东的不悦仿佛“写在脸上”。

此次提案风波,在叩问管理层之余,或为新潮能源未来发展带来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