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疾定义大变天! 这些以后还保不保?

3月31日,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和中国医师协会在银保监会的指导下启动了《重大疾病保险的疾病定义使用规范修订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新规范】),这也是暨2007年现行规范发布以来的第一次修改。

虽然现在还只是征求意见稿,也是八九不离十了。我们就新规范对重疾的定义和优化,做一篇解读。

本篇文章涉及比较多医学术语,会比较硬核,我会尽量用大家容易理解的话解读,还希望大家仔细阅读,因为这些改动对我们将来选择重疾险产品真!的!很!重!要!

同时,我们也把这次新规范修订内容对比做了一个汇总表附在文章最后,大家可以自行查阅。

01理赔条件变严格的


恶性肿瘤

之前多次提到过的轻症甲状腺癌剔除恶性肿瘤,最终还是没有完全实施,而是改成了对甲状腺癌进行分级,I级甲状腺癌或者更轻的级别,以后肯定是不归重疾管了。包括轻症前列腺癌也是一样。

这两种咱们原先戏称“喜癌”,以后就别想指望着它们“发家致富”了。


严重原发性肺动脉高压

更名为严重特发性肺动脉高压,静息状态下肺动脉平均压在30mmHg以上更改为 36mmHg(含)以上。

02理赔条件变宽松的


心脏瓣膜手术

理赔条件由开胸变为了切开心脏。医学越来越发达,心脏手术很多时候不需要开胸治疗,因此达不到重疾理赔的条件,自然也就拿不到理赔金——大家一直吐槽的问题终于得到了优化。


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梗)

理赔条件原来是四项必须满足其中任意三项,现在选项变多了,而且诊断标准也更加完善了,自然能顺利理赔的几率也就变大了。


重大器官移植术

新增了小肠移植。


主动脉手术

增加了保障范围,看下面这张图你就明白了:

除了上边儿四个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病种,包括脑炎后遗症、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等,是类似急性心梗一样增加了理赔条件的选项,我们就不全列出来了。这些都是理赔条件更加宽松的,加大了保障力度。

03用词变严谨的


我们来着重说一说冠状动脉搭桥术。更改的地方是将开胸变更为了切开心包

我们把心脏看成一个房子,冠状动脉就好比是房子里无处不在的水管,心包就像是房子的墙,包裹住房子(也就是心脏)。

冠心病就好比是水管堵了,下不去水了,也就是血液不流通了,需要疏通。通水管儿我们常用的有几种办法:

一种就是拿化学试剂倒进去,把脏东西融掉——即药物治疗;另一种方法,就是把水管堵塞的地方撑大,让水能继续流下去。水管当然不然撑大,但是血管可以——这就是冠状动脉介入术,即我们常说的“做支架”;把堵塞的水管扔掉,重新接一段——也就是我们要说的冠状动脉搭桥术。

做搭桥两种方法,一种就是现行规定里的开胸——心脏手术的开胸是要拿电锯给胸骨锯开暴露手术视野的。且一般医院都会做传统搭桥术,在术中必须让心脏停止跳动,采取体外循环的办法(心脏不停跳、非体外循环开胸搭桥手术对于医院的医疗设备和医生技术水平要求都非常高)。

特别是冠心病患者一般年龄又都比较大,这种方法对病人的生理和心理负担都是非常重的,所以除非是特别特别严重的冠心病,一般都不会使用开胸搭桥。

现在更加科学的手段是做微创搭桥,直接在胸廓上开一个5-8cm的切口进行搭桥术——不需开胸,但也因此没办法拿到重疾险的理赔。

当然,只要是搭桥,无论是开胸还是微创,都必须切开心包——也就是说想接水管,必须把墙先砸了。这就能凸显此次改动科学的地方了,十分符合当下医学发展的轨迹,对我们来说是一个重大利好,再也不用为了拿到赔付,非得求着医生选择风险大、负担重的开胸手术了。

我们还联系了一位北大医学院的朋友共同猜想,除了理赔条件需要与时俱进之外,还有一层原因:

在做开胸搭桥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说原定做开胸搭桥,开胸开完了,但是此时患者条件发生了变化,出现了一些并发症,或者发现不适合做搭桥,再或者发现干脆就没有必要做搭桥,又把胸给缝上了,改成做支架或者保守治疗。

这种情况下,开胸已经开了,但是手术没做完——在现行规范的规定下,到底赔是不赔?就有产生纠纷的可能。新规定修改为了切开心包,等于说你给我墙都砸完了,再说换不了水管,那不是纯搞笑么?切开心包就相当于搭桥手术的标志,所以也是从侧面减少了理赔纠纷的问题。

除此之外,终末期肾病(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尿毒症)、脑中风后遗症以及良性脑肿瘤,这些都是把学术用语和定义变得更加规范了,以及更加明确了除外责任,总体上来讲理赔条件是没有变化的。

04总结


下面是重疾修订内容对比表,有需要的朋友可以自行取用。我们也会在之后对新规进行更详细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