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小,不懂事,大人也不懂事吗?!”

最近在微博上看到一个视频

一名7岁男童在公交车上玩耍,不断用脚踢一名乘车男子。

被连续踢了好几脚后,男子瞬间暴起,一把将男童提起来,并狠狠的摔向了地面,随后对着男童的头部连踩3脚,男童当场瘫软在地……

其后,打人男子被警方处以拘留15日的处罚。

事情一出,网友们议论纷纷:

有人说熊孩子固然该教训一下,但是男子下手太重,没有分寸。

可是也有人认为,面对熊孩子就应该以暴制暴,不然不长记性。

熊孩子是如何“炼成”的呢?

没有熊孩子只有熊家长

知乎上有网友讲了自己亲身经历:

部门聚餐,同事把女儿带上了,他女儿吃了几口就开始满场疯跑,然后扔纸团玩。后来他们在火锅里面捞出来一团纸,大家也没说什么。

走在路上,突然有人让同事女儿叫他哥哥。

然后同事转过头看着我,对他女儿说,那你要叫她妹妹,你看她还没你高(因为我小时候患病,所以身高只有120)。

同事女儿开始疯狂的笑。

之前我遇到过一群小孩看到我开始笑我,其中有个小孩马上站出来制止了,他说我妈妈说她是生病了,你们不能笑她。

嘲笑他人的生理缺陷本身就是一个十分没有礼貌的行为,同事的行为不仅严重伤害了别人的自尊心,更给孩子起到了一个坏榜样。

知乎网友之前遇到的小孩的行为,则明显体现了其良好的家教。

孩子熊熊一个,爹妈熊熊一窝,100个熊孩子可能有1000种熊法,但无一例外背后总有一对熊爸妈。

前段时间有个新闻,四川德阳一位女医生在游泳池游泳时,被两名男孩侮辱。

她希望男孩道歉,但男孩不仅不道歉,反而继续做出侮辱性动作。

女医生的老公气不过,就上前教训男孩,打了男孩一巴掌,并把他的头摁进水里。

事后,男孩的父母非常气愤,就冲到更衣室狠狠地打了女医生一顿。

女医生的老公反思自己动手打孩子的行为的确不对,便跟男孩的家长认了错。

但没想到,事情并未了结,反而演变到失控。

第二天,男孩的父母闹到夫妻俩上班的单位,要求领导开除女医生,后又把剪辑过的视频发到网络上,造成社会舆论。

在巨大压力之下,女医生不堪各种辱骂,决绝地选择了自杀。

面对这样的结局,女医生的老公哭到崩溃,至今都不知如何告诉还未上小学的女儿。

无论男孩是否故意摸了女医生的屁股,但是对女性吐口水、侮辱性的动作,确实很不对!

作为男孩的母亲,别说道歉了,在面对女医生老公道歉后,还不依不饶。

很多家长在“熊孩子”打搅别人时毫无歉意,全程用母爱的光辉欣赏着自家娃,不论怎么熊都是完美可爱。

他们不仅为“熊孩子”的可恶行径极力开脱,还“以身作则”,助长熊孩子的嚣张气焰。

文章开头那个视频中的“熊孩子”因为“熊”尝到了苦果,不知他以后还敢不敢坐公交车。

而德阳女医生事件中的那个男孩恐怕也会因此在心中留下终生阴影……

在孩子年龄尚小、理性不足时,家长的言传身教就十分关键,熊孩子之所以放肆,多半是父母教育不好。

如果家长不教育好自己的孩子,那么将来社会会替你教育。

知乎网友分享了他朋友的故事。

朋友小时候,他妈妈带他坐火车,他那个时候还小,一路吵吵嚷嚷,他妈妈反复轻声跟他说,声音小一点,他不以为然,总是安静不到一分钟又开始大声一字一顿的读故事书。

于是他妈妈在下一站,离他们的目的站还有接近四个小时的时候拖着行李带着他下车了。

他妈妈说,我明白你有说话的欲望,所以我尊重你,但我也要尊重车上其他人,你现在想说多久就是多久,什么时候等你说完了,不会打扰到其他人了,我们就什么时候买票再走。

于是那一天,他们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陌生的车站呆了七个小时。

中途他也哭着打滚,他妈妈只是平静的说,这是你自己犯的错误,你要学会自己承担。你要哭闹就继续,哭累了我这里有吃的。我不会因为你用哭威胁我就答应你任何事情,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

等他保证,他再也不吵闹不打扰到别人的时候,他妈妈又重新买了票。

他说从那次以后,他就再也没有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吵闹过。

作为家长,首先得清楚自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没意识、没钱、没精力。

那么将来“熊孩子”惹事时,别人一句“孩子小,不懂事,难道身为成年人的家长也不懂事吗?”会让家长哑口无言、无地自容。

如果孩子第一次犯熊大人就及时制止,告诉他这不对,孩子不大容易熊下去;

相反,当他犯熊时,大人却说“哈哈,好萌”,那他将真的会成为一个人见人烦的熊孩子。

所有的孩子天性都是差不多的,区别他们成为不同的人的因素,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