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麦之后我国又对澳大利亚50多亿元葡萄红酒进口实施反倾销调查

近日,我国商务部发布公告,初步认定原产于澳大利亚的进口相关葡萄酒存在倾销,对国内相关葡萄酒产业造成实质损害,而且倾销与实质损害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这也是继5月18日我国裁定澳大利亚进口大麦存在倾销之后,对该国发出的第二个涉农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值得注意的是,针对我国的相关裁定,目前澳大利亚已经向世贸组织提出上诉。

根据每日粮油此前梳理的数据显示,在2019年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粮棉油等涉农产品总量达到367万吨,涉及品种主要包括小麦、大麦、棉花、食糖等。

从目前公开的数据来看,在2019年澳大利亚对我国出口的葡萄酒约为12.08万千升,高位我国葡萄酒进口来源国首位,并占到我国红酒市场总份额的16.30%。按照每千升46577元的单价计算,总计金额达到56.3亿元人民币。

需要指出的是,2004年以来,随着WTO的推进,我国葡萄酒关税大幅降低,全球葡萄酒大肆涌入国内市场,澳洲葡萄酒也趁机涌入。但在红酒市场,始终是法国居首。

随后,澳大利亚方面在国内开展多方面的营销,由澳大利亚葡萄酒管理局出面,组织了多项推广活动,比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中国区年度奖项,在糖酒会、ProWine等展会上组团参展等,逐渐取得市场的认可。

实际上,我们国内市场目前流行的国外农产品大多均是走的同类路线,比如美国通过大豆协会等组织在我国国内进行饲料养殖业技术服务,进而达到推广其大豆出口的目的,再比如日本大米在国内的高端推广营销策略,都为我国农产品能够走出去提供了有益的参考。